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关于求平均数问题的教学 (一)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所谓求“平均数”就是把某一数量(即总量)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计算方法是:总数量÷份数=每份数。其中总数量和份数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这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形成了“平均数应用题”的  相似文献   

2.
综观小学数学教材,简单应用题具有下列四种数量关系:(-)部分数与总数的关系;(二)两数相差关系;(三)每份数、份数与总数的关系;(四)倍数关系。按照数量关系可分为十类。部分数与总数的关系有两类:(l)已知总数和一个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2)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两数相差关系有三类:(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2)求比一个数少儿的数;(3)求两数相差多少。每份数、份数与总数的关系有三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3)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倍数关系有两类…  相似文献   

3.
“每份数×份数=总数”这一数量关系式,我们认为在教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时,学生易于理解。但是进入二步计算应用题学习时,就显得不如用“每份数×份数=几份数”的数量关系式好。其理由是: 1、用“每份数×份数=几份数”这一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已知几个数的和及这几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称为“和倍”应用题。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透过已知条件的表象,找出可知,即找出几个数的和与份数的和,求出一份是多少。现举例说明 (一)基本问题例1.果园里有两种果树共96棵,苹果树是梨树的5倍。这两种果树各多少棵? 分析:如果把梨树棵数作为标准数1份,苹果树就是5份,那么两种果树一共是(5+1)份,利用公式“总数÷总份数=1份数”就可解题。 (1)梨树多少棵?  相似文献   

5.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与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一样,其基本数量关系反映在总数、总份数和平均数之间,变化形式大量地表现在总数和总份数之中。教学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记住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机械模仿例题解法解题,而应抓住求总数和求总份数这两个关键,充分揭示题目  相似文献   

6.
搞好正、反比例的教学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分析上: 一、掌握几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成比例的量有三个,一个是不变量,另两个是变量;其中,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几种带规律性的数量关系。 1.基本数量关系: 每份数×份数=总数 (因数)×(因数)=(积) 总数=每份数×份数→每份数=(总数)/(份数)→份数=(总数)/(每份数)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因数)→因数=积/(因数)  相似文献   

7.
一、复习旧知,以旧带新求平均数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之前,先复习关于总数、份数和每份数关系的基本应用题。例如:一台碾米机4小时碾米9600斤,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斤?要求每份数,即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斤,就是要把总数9600斤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即9600÷4=2400(斤),让学生明确:每份数二总数。份数。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数量关系,接着要求学生补充条件和问题:1、少先队员一人植树,一共植40棵,平均每人值多少棵?人王明小朋友3天做数学题,平均每天做多少道题?3、东在生产队有7亩早…  相似文献   

8.
<正>把一些物体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同样多,或者一份一份地分,分成同样多的几份,这就是平均分。在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时,我们要找出三个量:总数、份数和每份的个数。例题1把8根胡萝卜分给兔子吃,每只兔子分到的根数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相似文献   

9.
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下面介绍这种题型的几种形式。一、简单的平均数问题例1.一个班分成3个小组去果园采摘桃子,第一个小组有8人,共摘了350个,第二小组有7人,共摘了250个,第三小组有10人,共摘了420个。问这三个小组平均每人摘了多少个?解析:桃子总数350+250+450=1050(个)总人数8+7+10=25(人)平均采摘数1050÷25=42(个)答:平均每人采摘了42个桃子。总结:对上面这种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其总数不难求得,解题时就是求出总量,然后除以份数,即得平均数: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二、加权平均数问题例2.五年级3个班期末数学考…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设计。教一道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一个采煤队在一周前3天平均每天采煤15吨,后4天平均每天采煤20吨,这个采煤队这一周平均每天采煤多少吨?”如果我们过早地讲出“总数量÷总份数=每份数”、“总数量与总份数要对应”,然后提出问题:“题目告诉我们‘总数量’了吗?怎么求呢?告诉了我们‘总份数’了吗?怎么求呢?”等等。这种从现成结论出发所引出的问题与讨论,只能  相似文献   

11.
省编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在“表内乘除法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单元中,安排了运用“每份数×份数=总数”的关系,列简易方程解答应用题的内容,下面谈一谈我们对这内容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2.
《乘法九九表内的除法》是初小算术第四册的教学重点。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能够解答除法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应用题。这一单元共分六节,下面拟逐节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乘法复习掌握乘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在学习除法时,先要复习乘法。通过复习,要使学生明确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交换特性,熟练乘法九九口诀。课本上的例1是复习乘法的意义的。学生了解5个×6就是5个+5个+5个+5个+5个+5个,5个×6=30个,“30个”是总数,“5个”是每份的个数,6是份数。这就为已知总数与份数求每份数(等分除法)及已知总数与每份数农份数(包含除法)作了准备。例2是复习乘法的交换特性的,学生了解3×8=8×3,遇到较小的数乘以较大的数时,就能迅速选用口诀求得结果。表内除法是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乘法口诀的熟练是掌握除法的一个关键。练习一中的习题,形式多  相似文献   

13.
乘除法应用题按其数量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了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之间的关系,与乘、除法意义有直接联系的应用题;一类是反映了两个数与它们的倍数之间的关系,需要间接运用乘、除法意义进行思考的倍数关系应用题。前者大体上有三种情况,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应用题。这类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联系乘、除法的意义进行思考,从而掌握解答方法。后者也有三种情况,即:…  相似文献   

14.
[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27千克,丁同学的体重是35千克。这四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一般解法]根据“总数÷总份数=平均数”这一等量关系和题意可知,要求四位同学的平均体重,可以先求他们的总体重。列综合算式为:(27×3+35)÷4=29(千克)。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堂简单的“直进归一问题”新授课。某教师讲完课本上的例题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给学生练习: “一个运输队4次运送72吨货物,照这样计算,5次可以运送货物多少吨?”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讲的“先求一份数是多少,再求几份数是多少”的方法,这样列式计算的: 72÷4×5=18×5=90(吨)有一个学生却写出了这样的算式: 72÷4+72=18+72=90(吨) 这位教师将两种解法都写在黑板上,肯定了前一种解法,而否定了后一种解法。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认为前一种解法,体现了简单直进归一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这种解法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很多同学在解答“倍数”应用题时,由于没有掌握它的分析方法很容易出错。其实解答倍数应用题,要从关键句中分析出: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把标准的量看作1份,另一个量就相当于这样的几份。然后根据数量关系:1份的量×倍数=几份的量、几份的量÷倍数=1份量、几份的量÷1份的量=倍数进行列式计算。例湖边有12只白鹤,灰鹤的只数是白鹤的3倍,灰鹤有多少只?分析与解:灰鹤与白鹤比,以白鹤为标准,把白鹤的只数看作是1份,那么灰鹤就有这样的3份。现在已知白鹤有12只,就是知道1份是12只,求灰鹤的只数就是求3份数12×3=灰鹤的只数。12×3=36(只)。如果把…  相似文献   

17.
首先,引导学生画出课本中例解的思路图:其次,指导学生根据思路图作第一次变换分析:先求平均每只母鸡4个月生蛋的总数3640÷35=140(个),再求平均每只母鸡每个月的生蛋数140÷4=26(个).列成综合算式是:3640÷35÷4=26(个).第三,指导学生根据思路图作第二次变换分析:  相似文献   

18.
被乘数和乘数在求总数的乘法应用题里分别叫做每份数和份数。引导低年级学生快而准地找出“每份数”是解答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找“每份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根据乘法的意义找“每份数”。 例1 同学们参加植树劳动,每人种3棵,5人一共种了多少棵?  相似文献   

19.
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点是,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要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而总数不变,求所得的一份数是多少。其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教材按两个层次分别安排了简单的和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简单类型时,应注意下面几点。一、依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平均数是一种重要的统计量数。但在过去,求平均数一直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进行教学的。因此,从应用题由简单到复合的变化来看,通常认为它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从平均数的一般算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的算理来看,通常认为平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