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钟樑老师在七年级讲鲁迅的《风筝》时,言明他讲这篇课文坚持"三不讲":一不讲背景,二不讲《野草》,三不讲鲁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2005年全国省会城市讲课比赛活动中的示范课教后说明)这一"坚持"的确很高明。陈老师是中语界的前辈,心中有学生,教学有针对性,这一点对于  相似文献   

2.
教有法而无定法,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路旁的橡树》一课的教学使我感触颇深。一、立足"以学定教",转变教学模式陈老师立足"以学定教",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成为学生的"帮促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在《路旁的橡树》一课的教学中,陈老师有效地利用前置教学法,先从课文的学习目标出发,设  相似文献   

3.
贵州契约文书词汇丰富,同义词语数量可观。以《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等八种契约文书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义类聚"的方法,对贵州契约文书表达"愿意"这一意义的词语进行研究,可以管窥贵州契约文书表情达意时用语丰富性特色之一斑,而利用"套语结构"来考释契约文书同义词语的尝试,则能够为词语考订的方法和理论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10日,历时近一年的由全国中语会、《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语文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五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高中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由此可见,阅读背诵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激发孩子背诵的兴趣,从而提高低年级学生背诵效率,成为优化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心里学原理,我总结出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快速背诵"法,即"读读"、"说说"、"演演"、"背背"。  相似文献   

6.
《画杨桃》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启发学生理解"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也就是实事求是这个道理。文章内容看上去并不难懂,可是要想让学生真正读懂它,要理解"实事求是地对待任何事物"这个道理,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怎样设计既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又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呢?有幸在市级培训会上,聆听了陈老师执教的《画杨桃》,陈老师抓住文本、妙借呼应、善换角色、巧抓标点、以"读"为本,为我们演绎了精彩的课堂。一、妙借呼应,"读"破难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通讯》 (以下简称“《语通》” )是全国办刊最早、最有影响的语文刊物之一。“锐意革新,不断进取,稳中求变,切合实际”是《语通》一贯坚持的办刊原则和方针。 1978年 10月在连云港召开的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听了李春芳先生介绍《语通》的办刊宗旨和原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语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以后,我从未间断订阅《语通》。可以说,所有的电视连续剧不连续看,惟独《语通》连续阅读 22年之久。常常静坐书房,久久面对着《语通》,《语通》就是我惟一的一道风景线。 22年来,《语通》在办…  相似文献   

8.
习作内容: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宫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发主在《林冲棒打洪教头》前后的故事……通口阅读,找找语文书里的故事,匠一两个写下来。也可以写写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读《雷锋的故事》有感雷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大家都要学  相似文献   

9.
李灵仙 《成才之路》2014,(14):14-15
正教师甲:语文课最好上了,让学生读读书,写写字就行。教师乙:《国家课程标准》有啥学的!还不如多看几份试卷,多选几道习题。教师丙:就这本语文书,我都教几遍了,还要备课?纯属浪费时间,不如多改几本作业呢!教师丁:语文课嘛,掂本书,念几个字,布置个作业,只要让学生多背笔记,多背作文,等长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以上说法,以及类似的心态,在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中普遍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在低段阅读教学中聚焦语言文字呢?这是我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陈老师的《活化石》教学让我如沐春风,给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活化石》是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科普短文.细读文本,不难发现有许多特质的东西潜藏在其中,如:科普文字词的精准选用、语段的构段方式.陈老师在课堂中紧紧围绕"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这个理念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1.
“今天,请大家一定要背诵《黔之驴》”! 话音刚落,教室后面不知谁冒了一句:“陈老师。你背背看!” 怎么,叫我背背?!是谁这么大胆,竟敢如此放肆!我脑中嗡嗡,面红耳赤,胸中冒火。循声望去,竟是表现较好的黄××同学!只见他舌头一伸,鬼脸一扮,钻到  相似文献   

12.
不少学生将"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其实"厉"与"励"是有区别的。 "再接再厉"的意思是再交战,再磨刀。比喻一次接一次地不断努力,毫不松懈。厉:通"砺",磨快。语见孟郊、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阅读了《江苏教育》2007年第11期上发表的由陈进春老师撰写的《"小题"也要"大做"》一文,该文主要谈习题开发,陈老师讲了两点:一是"小题"能"大做"吗?二是"小题"怎样"大做"呢?文章最后是陈老师的思考:"小题大做"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设计》2007年第2期发表了陈力老师的《预设之外的精彩,源于"有效引领"》一文(以下简称陈文),陈老师面对课堂意外进行有效引领的"做法"给了我们一线教师新的启示。但笔者对陈文中出现的"意外"及其引领的方法有不同的看法,现提出来和陈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5.
一、细节之美源于精心预设【案例1】我校陈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抓住"神机妙算"一词,大处落笔,整体勾勒,引领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地感受诸葛亮的惊人智慧。在设计体会诸葛亮的"笑"时,更是思路独特,慧眼独具。学生在  相似文献   

16.
<正>依风小语:同学们想必还记得,本刊2008年第3期"时文英华"栏目选编了孙郁的《美国的语文书》一文,文中指出:"华夏文明几千年,教育的根底却是让人‘信’……美国的语文书也有这一共同点……不过还有一点不同,就是不都让人去‘信’,而是让人生‘疑’。"孙郁先生是读到了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语文》,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7.
读《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札记郑炳林,冯培红池田温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一书①,是关于敦煌文书题记辑录最全、年代考订较准的专著,方便了学术界的研究。这部书以年代为纲,把文书题记按年代顺序排列辑录编辑,没有纪年的题记,考订出相对年代,附之于...  相似文献   

18.
对语文教学来说,仅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正如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描写的那样: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理念的束缚,有了这种新课程意识,就能把教材看成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做到准确地加工教材。  相似文献   

19.
陈老师提到的情况,可以说是《电磁铁》一课教学中,几乎每个课都会出现的情况,只是陈老师的“有位学生”向陈老师提出,陈老师又据此写了文章。因此大家来研究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建议研究:1.用已知极性的磁铁的一极接近电磁铁,同电磁铁的任何一端都是相吸引。这个现象怎样解释,也就是我们如何认识这一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今年第5期《语教学之友》刊登了陈祥书老师的《高考语“电脑阅卷”应该缓行》一。在陈老师看来,电脑阅卷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条件“还很不成熟”,因而对电脑阅卷的质量很不放心,甚至得出电脑阅卷“意义不是很大,价值不是很高,充其量只是名声好听一点”这一结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