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教师以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为依据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制定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教育方案,教师的眼光总是盯在孩子应当是怎样的,而不注意孩子实际上是怎样的。如:小班的幼儿在作画选用颜色时,只能用红、黄、蓝、绿色,如果有幼儿提出选用其他颜色作画,多数老师会说这些颜色我们以后再用,缺乏鼓励孩子探索的意识。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其他教师在今后美术教学中借鉴。一、发掘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用不同手段进行美术创作,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媒介和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不同的城市拥有的资源不同,对于每一所幼儿园来说都具有无法复制和模拟的特色文化,而这些恰恰是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活教材。  相似文献   

3.
让每个孩子爱上歌唱,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活动中亲身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唱歌是使儿童进入音  相似文献   

4.
活动过程: 1.引发讨论 指导语:你见过哪些漂亮的花灯? (评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与回忆.帮助幼儿获得更多有关花灯的讯息,积累有关花灯的表象经验.)  相似文献   

5.
窦婴 《今日教育》2009,(12):45-46
音乐是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的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通过音乐教育活动,能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而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节奏能表示一首歌、一个舞蹈、一个律动的性质。早在婴儿阶段,孩子就接触了拔浪鼓、小摇铃等能发出声响的玩具,以昕到悦耳的响声为愉快和满足。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电脑多媒体,对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引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和愿望幼儿的注意力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易受情感支配,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小班的孩子刚进入幼儿园,什么都是以激发兴趣为主,教他们画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提起幼儿园,人们想到的是美丽如童话般的王国,那么是谁把幼儿园打扮的如此美丽呢?一定是老师吧。那么你的答案就错误了,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是环境的主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所有这些让孩子做主。  相似文献   

8.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绘画活动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象和创造.儿童借助绘画活动可以交流感情、表现生活感受,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师不应过多考虑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教幼儿画出多么美丽、完整的画面,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去想象、去操作,用手中的画笔去体现智慧、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解:我班开展了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围绕"落叶飘飘"系列活动,我们开展了《拾落叶》、《我眼中的落叶》等相关活动的经验铺垫,在启发孩子回忆秋游时看到的"落叶飘飘"的美景时,孩子对"落叶"有了强烈的兴趣。《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10.
阮桂香 《贵州教育》2009,(11):28-29
一、发展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目标 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启蒙、产生、发展幼儿对美的审视、探寻。 感受美:幼儿的美感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美术活动能直接用感观看到美并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发现美:人类生存的世界,美的事物很多,幼儿发现美一般依赖客观事物的鲜明特征。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抓住个性特点,培养其发现美的能力。创造、表现美:幼儿有了对美的感受和发现,产生美的情感,教导幼儿开展美术创作活动,用各种方法、手段表现给大家,与人交流、沟通、共享。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喜欢五彩斑斓的东西,他们对色彩也很敏感,有着浓厚的兴趣。白板对于幼儿来说即新鲜又奇妙,都想在白板上动手画一画试一试。所以有些课程运用白板来完成,幼儿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也很高。一、利用白板识色彩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事物都会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观察色彩可以帮助幼儿感知丰富的色彩世界。在儿童画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从周围的事物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宗旨,因而明确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所经历的阶段至关重要。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初始阶段、意象阶段和创造阶段。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感知、情感、智力、想像、创造发展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一、怎样培养儿童的美感 (一)让孩子到大自然中感受美 1实地观察、体验、表现直觉感受 在台北担任绘画比赛总评选期间.偶见台湾余名桦老师编著的教材。他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关注儿童审美培养的经验。《美丽兰屿》这两幅儿童风景,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美丽印象.同时还用诗歌写出了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美丽奇观。大自然使儿童不仅得到快乐...  相似文献   

14.
科技知识     
电脑家庭教师目前上海出现一种娃娃电脑,可以部分地代替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娃娃电脑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以美丽的图画,娓娓动听的话语,循序渐进地进行辅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娃娃电脑教幼儿学习数数,非常形象生动。它先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几个色彩鲜艳的苹果,让幼儿数,然后,幼儿将他数的结果通过键盘告诉电脑。答错了,电脑还允许幼儿重数。如果连续10次都未答  相似文献   

15.
《今日教育》2008,(1):36-37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诗一般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可爱的形象、美丽的意境、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反映幼儿的生活情境,表现幼儿的情感,从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的心。用传统的欣赏、讲解,根本不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这就向我们老师提出了要求:提供必要的情景和环境支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营造良好氛围,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去感受、体验,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巧妙地推动和提升幼儿的发展。在近一年的实践中。我们作了很多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和作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绘画是他们表达美表现美的重要形式。可是我们评价幼儿绘画好与不好时,往往忽略了幼儿内心的体验,只用成人眼光去关注画面好不好看,画的东西像不像。为了让孩子的画更美观,画的东西更像,教孩子们画画时我们会出示范画,有时还会出示绘画步骤图,让幼儿照着一步一步地临摹。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千篇一律,全班孩子的作品和范画大同小异。大部分孩子和老师画得一模一样,这自然会受到老师的  相似文献   

17.
"一周简评"是每周五都要做的事情,主要总结一周来幼儿的表现,通过评价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反思自己,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以往都是采取老师评、幼儿听的方式,效果并不好,幼儿大多是听时有所反思,过了双休日回来又是老样子,这就是所谓的"5 2=0"。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把评价的任务交给孩子,让孩子回忆一周的表现,客观地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孩子们非常喜爱蝴蝶,设计这一活动,旨在领着孩子步入蝴蝶王国,让孩子了解一些关于蝴蝶的知识,知道美丽的蝴蝶小的时候就是那干坏事的、长得丑丑的毛毛虫。我们不强求幼儿记住蝴蝶的成长过程,只是让幼儿通过愉快的活动获得有关蝴蝶成长的一些粗浅的印象。目的:1.观察毛毛虫和蝴蝶,体验观察的乐趣。2.简单了解毛毛虫、蝴蝶的生活习性以及蝴蝶的成长过程。3.学习用手指印画的方法表现蝴蝶和毛毛虫。  相似文献   

19.
舞蹈有利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审美感。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认真了解孩子美丽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吸收幼儿舞蹈的基本材料,创造出让幼儿喜爱和接受的舞蹈。幼儿舞蹈教学要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更好地利用舞蹈带给幼儿快乐和自信。  相似文献   

20.
绘画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珠语言,倾听这种语言,是教师了解幼儿、帮助幼儿发展的途径之一。带大班的时候,我曾对一名幼儿的绘画表现、绘画作品进行了系列的观察和解读,从而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心灵,激励他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