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新闻同质化几乎成为媒体尤其是报纸的通病,地市报时事新闻的同质化尤其突出。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必须认真面对时事新闻同质化的命题,研究如何将时事新闻进行差异化处理,为读者提供新鲜的、可读性强的、个性化的新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地市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眼下,时事新闻信息量不断增多,报纸的版面却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加。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版面向读者迅速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如何针对大多数读者的文化层次和阅读口味,精心编排出更具有吸引力的时事新闻版,标题制作结合版面编排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时事新闻是报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新闻版是体现报纸风格和品质的有机构成。同时,时事新闻稿件的编排组合、版面板块的分割、版面语言及美术元素的运用等,既是编辑思想、价值观和导向的体现,也是吸引读者目光,提高阅读体验,从而提升传播力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在有限的版面空间、有限的操作时间内,做好时事新闻版面的编排工作,无疑对时事新闻编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时事版面大致可以分为日常时事  相似文献   

4.
时事新闻目前已成为报纸新闻信息的主体。也是报纸竞争最重要的领域。时事新闻怎样加强冲击力成为编辑工作的一道难题,新闻冲击力包括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和报纸版面视觉效果两个方面,它是比吸引力更高的一个层次,吸引力主要是指搞件内容的可读性,而冲击力既包括内容,也包括对内容的版面处理,它是新闻对读的一种强势引导。一条时事新闻仅仅有好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编辑把稿件的内容优势转化为版面强势,这种转化工作包含编辑对新闻冲击力的追求,时事新闻的冲击力必须来自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具体说来。提高新闻冲击力的编辑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新闻稿件组合成版面,是报纸编辑过程的一道重要程序。运用不同元素编排出图文并茂的版面,既是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也是新闻产品的质量所在。而一张报纸或一块版面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的技术含量和编辑的编排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闻竞争程度的加剧,平面媒体的同质化问题也日趋严重.为了做到当日新闻资讯的完整,各家报社纷纷作出规定,对漏报新闻进行处罚,使得报纸上的新闻同质化严重;而各类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更是成了同质新闻的生产车间.如何在同质新闻中进行非同质采写,做到新闻版面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7.
就目前地市报的情况来看,与本地新闻版面相比,许多时事新闻版非常薄弱,稿件零散,内容大同小异。而一些地市报的时事编辑也仅仅满足于从新华社播发的稿件中随意选取一些,将版面填满。虽然地市报由于时事新闻版面不多,稿件来源相对狭窄,时  相似文献   

8.
纸质媒体一般都开设有国际、国内、文娱和体育等时事版面,稿件来源主要是新华社发布的时事新闻。众所周知。时事新闻基本与媒体所在地没有“血肉”联系,缺乏贴近性,再加上新闻来源单一,时事编辑又常常照抄照搬,导致各媒体时事新闻同质化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个性,降低了媒体吸引力。那么,媒体时事报道如何在保持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显示出贴近性呢?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都市报报的同质化一般是指同一城市的几家都市报的定位、风格、受众定位以及版面、编排手法、价值标准、新闻内容等方面都趋同的现象.<'①>我国新闻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已近10年.之前对北京、广州、成都、武汉、重庆、江西等地同城都市撤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本文感兴趣的地方在于,现在这一现象是否依然存在?如果存在的话,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同质化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如果不存在的话,上海的经验义能给我们哪些借鉴?为此,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五家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法作为规整资料的工具手段,分析其受众定位、版面风格,尤其是同质化的典型外现:新闻内容重合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将对现有新传媒管理制与都市报同质化现象、报业竞争与同质化的关系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地方新闻、时事新闻是构成报纸报道的主体,因其报道面不同,在报纸的版面上分割为不同的板块,由此造成两块新闻互相隔离。这种局面既不符合新闻的特点,又不能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地方新闻与时事新闻的互动,是由报纸的功能和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的。服务性是互动的缘由。服务是新闻的主要功能。报纸的服务性是可读性、必读性赖以存在的本质要求,它既是互动的原因,也是互动的目的。在增强报纸的服务性方面,地方报纸对地方新闻和时事新闻要同等对待,把时事新闻中读者想了解的与其相关的本地内容挖掘出来,拉近时事新闻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报纸对…  相似文献   

11.
时事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的事实的报道”,或者“本地人们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外地新闻”。从其特性来看,时事新闻具有广泛性、重大性、显著性、普遍性和急迫性。因此,对时事新闻、特别是重要的时事新闻,如果版面编排处理不当,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就会出现错位现象。这样,势必削弱重要时事新闻的社会宣传效果,甚至有可能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文字新闻与图片新闻是报纸的“两翼”,缺一不可。新闻界的不少前辈对此曾有过不少精彩的论述。现在新华社每天发送大量的图片,如何在众多的新闻图片中进行取舍,让图片给读者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在整个版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时事新闻编辑面临的重要问题。《闽南日报》时事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时事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读的重要阵地。新华社发布的时事新闻以其新闻的重要性、地域的广博性、内容的丰富性、报道的权威性、反应的快速性而成为各类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报道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不少党报习惯于对新华社稿件的照抄照搬,使时事新闻“同质化”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地市报的情况来看,与本地新闻版面相比,许多时事新闻版非常薄弱,稿件零散,内容大同小异。而一些地市报的时事编辑也仅仅满足于从新华社播发的稿件中随意选取一些,将版面填满。虽然地市报由于时事新闻版面不多,稿件来源相对狭窄,时事新闻难以和一些全国性、区域性的大报相抗衡,但只要编辑多学习、肯策划,小版面也是能做出大文章的。  相似文献   

15.
从整个新闻事业发展的现状看,各地媒体在定位、报道内容,加上采编人员的素质和对新闻价值判断上的趋同化,不少媒体出现新闻同质化倾向.在编排手法、版面风格、新闻报道重叠和趋同等众多新闻同质化现象中,对同一题材的相同报道,是新闻同质化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也是最令读者厌烦的一种做法.  相似文献   

16.
潘凤亮 《新闻前哨》2012,(11):77-78
市场竞争中的同质化现实需要正视。新闻产品的同质化与差异化并不是不可调和的。顺应用户需求和新闻传播规律,通过不断探索产品创新的策略和方法,是可以在提供基本信息服务的同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本文以门户网站的新闻专题为例,分析了新闻产品同质化现象的成因,就如何突破同质化困局,进行个性化产品的有效创新,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媒介的发展,时事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作为<塔城日报>国内版编辑,每天要面对来自新华社的上百条时事新闻稿件.编辑要从这么多新闻稿件中编选出八九条(<塔城日报>是八开的小报,每期只有一个国内版)来组织一个版面,必须要从多个方面人手,才能编辑出版式美观大方、冲击力强、内容丰富,让读者喜爱的版面.那么,如何让时政新闻更精彩?在此,笔者谈一下对编辑时事新闻版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党报时事版面编辑,我们经常思考如何让时事版面出新,使之更加贴近读者,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突出新闻性,把握贴近性。让新闻短下来,新闻信息多起来 每天时事新闻层出不穷,党和国家需要通过时政新闻宣传方针政策,人民群众也希望通过时政新闻了解政治信息。  相似文献   

19.
周力 《新闻传播》2013,(12):129
地市党报时事版面担负着向当地人民群众宣传报道国内国际新闻的重任,是群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窗口。如何经营好这块版面,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营养可口的国际性大餐,是时事编辑的重任,这首先是对时事新闻稿件选择的问题,也就是说选择好稿件是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多年来编地市党报时事新闻版的经验,谈点一得之见,仅供参考。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兴安岭日报只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的快速发展及其媒体空间的不断扩大并没有增加新闻信息量,反而时事新闻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这与时事新闻自身的特性和标准式的报道方式相关,更与媒介融合的环境紧密相连。媒介融合速度较快,生活文化的同质化等皆促使时事新闻报道逐步呈现同质化。同质化现象显然为我国时事新闻报道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阻碍性问题,为此,还需联合多力来加以解决同质化问题。本文首要分析新媒体时代时事新闻同质化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