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经典作品是提高高中学生探索精神、自身文学修养及积累文学常识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作品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作品时,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意识,其影响了学生理解、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因此,应有效的措施,消除距离意识。本文通过研究阅读文学经典作品产生的距离意识,并找出解决措施,旨在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在这座艺术宝库中有颗无与伦比的摧璨明珠,那就是文学大师布尔加科夫(1891-1940)的长篇小说《大师和马格丽特》。 它既是布尔加科夫的绝笔之作,也是他的传世之作。作者在他之前的许多作品受到批判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在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也日渐频繁,在这些交流当中,文学始终是处于正统地位的,而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学来说,大多数人对英美文学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即使有人读过英美文学的名著,但是对英美文学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英美文学的文化底蕴。本文主要分析的是英美文学的价值、功能以及相应的特征,并对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乡土文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够为中国文学和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我国近现代乡土文学发展中,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都突出了同一个鲜明的主题——还乡。本文就从还乡主题的内涵出发,简单阐述了这一创作主题形成的原因,最后对乡土文学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文化冲击下,作为人类社会传统教育三大基石之一的阅读正在发生着一场强大的变革。立足课堂、立足文本,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和文学、审美知识,大量地开展各种专题阅读,反复地阅读经典作品,建立和完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在期待视野的形成变化中逐步培养起文学阅读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6.
《庄子》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瑰丽多姿,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它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庄子》多借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理,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理。《庄子》的想象奇特怪诞,古今人物、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大鹏小雀、颅骨骷髅都成为《庄子》说理的艺术形象。《庄子》中超脱飘逸的人物形象、奇幻诡谲的想象虚构、纯美虚静的艺术境界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7.
刘莹莹 《科教文汇》2009,(15):217-217
《庄子》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瑰丽多姿,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它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庄子》多借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理,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理。《庄子》的想象奇特怪诞,古今人物、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大鹏小雀、颅骨骷髅都成为《庄子》说理的艺术形象。《庄子》中超脱飘逸的人物形象、奇幻诡谲的想象虚构、纯美虚静的艺术境界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这部脍炙人口的文学巨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它在给世人留下一幕幕身临其境的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一串串不解之谜。这些扑朔迷离、似真亦假的“红楼谜”令读者莫衷一是,尤其使红学家们备感困惑。  相似文献   

9.
汉语言文字在中国古今上下几千的洗礼和完善后己经越来越成熟,作为中国文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汉语言文学之于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人与人交流和人用于记录事件的媒介,而更是推动我国文学向更加广阔空间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与中国文学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一个重要系统。在今后发展历程中,汉语言文学势必会持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给予语言文字与文学更大的重视,努力推动两者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诗文意境深远、富含哲理,因此一直是我国小学生启蒙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首选。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对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对小学古诗文的学习和吸收,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已经广为人知,但是文学翻译因为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区别对待.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高度重视和原作者的情感交流.只有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全面的情感交流才能尽显原作的精神本质和译作的创造性并真正实现译者和原作者的跨文化的交流,最终体现文学的艺术之美和文学翻译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愚公移山》和《老人与海》是两部产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题材的作品,但它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相近的人物形象、相通的精神内涵。中西文学中这种惊人的暗合现象,也表明了不同地域的人类共同心理的客观存在,以及“和而不同”的深层文化意蕴。中西方社会所经历的社会阶段必然存在着重大差异,所以这种差异必然要反映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反映在不同民族的文学艺术中。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在寻觅不同文学发展通则和规律的同时,深入挖掘出各种相似文学现象的内在异质构成。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这一文学交流的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鼓舞之下,当代的蒙古族文学重新复苏,并开始逐步走向繁荣。这一时期蒙古族文学具有多个特点,比如与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广泛和最密切的联系、将人物的心理描写融于环境描写、深入发展革命现实主义、对典型的塑造拥有新突破等等,非常具有民族和地方的特色。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学宝库,正是因为有了蒙古族文学语言的提炼,才能够更加的丰富。  相似文献   

14.
赵宝荣 《科教文汇》2012,(23):121-122
《圣经》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自产生以来就对西方的文学艺术和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拟从英语中源于《圣经》的词汇入手,探讨《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美文学在国别文学研究上影响较大,通过对国别文学的概念及特征的探讨。分析以边疆主题为中心的中美文学和影响中美文学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而探讨中美文学的交流与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6.
《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代表作品,在语言表达方面独树一帜,与其他类型的散文有所不同,《滕王阁序》采用骈文的方式,通过灵活多变的句式以及不同声韵之间的不断变化,整体语言风格工整对偶。同时,《滕王阁序》作为一篇经典作品,语言表现力较强,景物描写生动细致,委婉动人,叙事流畅,字里行间流量出作者充沛的情感,在简单的文字内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电影史论主要是沿着时间的发展讲述电影的发展过程、电影的由来、电影对人类的贡献以及电影的文学价值,也包括介绍一些重要领域的开拓者、发明者和他们的贡献、一些历史性的事件及经典作品,在总结中有反驳,在反驳中又有认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为现在和以后的电影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老旧图书见证了不同时期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是我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珍存好老旧图书的问题。也阐述了如何利用好老旧图书这笔宝贵财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荷马史诗艺术特点初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哲一 《科教文汇》2009,(11):236-236
荷马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古代史诗的美好典范,希腊远古文学的不朽碑石。对于后世来说,荷马史诗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它在情节结构、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特点,是十分值得我们认识和解读的。  相似文献   

20.
靳桂玲 《今日科苑》2009,(22):142-142
《红楼梦》是一部史书,它又是一部诗集,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所具备的精湛的文学表现手段、丰富的社会思想内容,它在建筑、中医药、烹调等诸方面蕴藏着无限知识,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艺术和知识的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