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贾婧 《今日科苑》2014,(2):92-94
<正>《自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到2100年地球升温幅度将超出预计的"红线"。专家表示,升温4摄氏度,是在人类不减排温室气体前提下的一种可能性,但我们并不需要因此盲目恐慌。"最近三个十年中的每个十年均比1850年以来的之前任何一个十年都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物理基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     
《百科知识》2007,(12X):I0001-I0004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幅度已超出了地球本身自然变动的范围,将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气候变暖将导致极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和沿海陆地,大量的物种消亡,极端气候频发,沙漠化加剧,疾病流行等等。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指出:2007年是世界极端天气不断打破历史记录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正格陵兰岛冰川消失接近关键临界点有科学数据显示,在21世纪结束之前,格陵兰岛冰川面积将大幅减少,如果地球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升温,预计到2055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大约2.7摄氏度,而格陵兰岛平均气温将上升大约4.5摄氏度。在这种情况下,预计到2100年,格陵兰岛每年冰流失可能会使海平面升高13厘米。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6,(2):31-31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为诸种异常现象所证实,而且也为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所确认,据观测数据表明, 自19世纪末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7至0.6?,尤其是近10年来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之大,已创过去110年问的最高纪录。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表明,下世纪地球表面温度大约以每10年升高0.37的速度上升, 预计到2100年将使地球平均气温升高3?,大大超过以往1万年的速度。据预测,2050年,亚洲天气状况将变得极其恶劣,其程度不亚于灾难影片《后天》中描述的情景。未来几十年,亚洲各国要同干旱、洪水、疾病、海平面升高、食物短缺作斗争。许多气象学家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只有全世界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亚洲才能避免遭遇恶劣气候侵袭。  相似文献   

5.
英国气象局2012年12月24日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未来5年的升温幅度将达到0.43度,高于1971年至2000年的平均水平,但低于此前预计的0.54度,调低了20%。这一升温幅度约高于1998年记录的0.4度。与1998年相比,0.03度的升幅说明未来5年的全球气温并不会大幅升高。对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人对气象局公布的数据表示欢迎,他们指出即使最近几十年的温室  相似文献   

6.
日前,刊登在《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科学家在一颗40年前撞击澳洲的陨石中发现来自外太空的基因物质。这一发现对地球起源的研究起重要作用,显示人类起源可能与外星物种有关。  相似文献   

7.
由于气候变暖冰山融化等因素,一些学者相信,到2100年整个地球都将被海水淹没,变成一片汪洋.为了不让人类遭受灭顶之灾,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卡勒波特设计了一艘"未来版诺亚方舟",它名叫"丽丽派德",犹如一朵巨大的百合花盛开在海面上,可供5万人同时居住.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09,(6):46-46
2009年3月,英国《卫报》报道了一项名为"把地球刷白"的运动,该运动提倡尽可能多地使用白色涂料,把建筑物刷白,以延缓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论,不仅引起了物理学家的注意,还引起了许多公众的兴趣,论的题目叫做“对地球自转曳引周围的时空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I0005-I0006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由地球物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尘埃能保持温度寒冷,它在最后一个冰川时期,是让大地保持冻结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推测,当今地球两极的快速变暖可能与缺乏尘土有关。这篇刊登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文章指出,过去的气候模型在试图解释南北两极极端气候的原因时  相似文献   

11.
正"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似乎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一条"真理"。然而有研究表明,糖分摄入水平越高,抑郁症患病可能性越大。英国《自然》旗下《科学报告》杂志近日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称,饮食中大量来自甜食或饮料的糖类可能会导致常见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和抑郁症)产生的可能性增加,这揭示了糖类与人类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安妮卡·库佩尔及其同事,运用22年间英国白厅I I期研究(英国一项在公务员中进行的大型健康研究)的数据,通过分析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和情绪调  相似文献   

12.
微小海洋生物可能极大影响气候变化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未来较暖的海水可以显著改变海洋浮游植物种群的分布,微小生物体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最新一期《科学快讯》杂志在线版上。研究人员称,到21世纪末,较暖的海洋会导致这些微  相似文献   

13.
吕皓 《科学生活》2007,(10):27-29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在题为《全球变暖与陆地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报告中指出,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100年全世界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将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将导致大量物种因不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相似文献   

14.
刘霞 《今日科苑》2011,(2):58-59
2010年12月22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对2010年的重大科学事件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自然灾难反击地球、欧洲各国削减科研经费、研究出新的对抗艾滋病病毒(HIV)武器等。  相似文献   

15.
数字科普     
《百科知识》2013,(18):23
到2100年,地球上人口将达到100亿。中国人口像欧洲一样减少,印度人口继续增长,人口增长最快的是非洲,预计2100年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是尼日利亚,每平方千米790人。2100年,全球居民的年龄结构为20岁、40岁和60岁的人口数量相当。全球人口平均年龄达41.9岁。  相似文献   

16.
今科 《今日科苑》2007,(5):32-33
2007年2月2日,联合国在巴黎发布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气候警告。报告预测,从人类工业时代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至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9至58厘米。据报道,这份报告侧重分析全球变暖的后果,其中,报告指出,气温上升将令中国和澳大利亚面临严重缺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郑宾 《科学生活》2007,(3):14-15
2007年1月17日,象征世界核安全局势的"末日之钟"被拨快了2分钟,时间距离代表爆发全球性灾难的"午夜零点"只有5分钟了。在宣布拨快"末日之钟"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发表的声明指出,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威胁丝毫不亚于核武器。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有着许多奇特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每日邮报》近日刊登了一组照片,揭开了这些自然奇观的神秘面纱,从冰岛的"巨象"状岩石到毛里求斯近海的"水下旋涡",这些自然奇观都是大自然的一道神来之笔,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文献   

19.
科技速递     
正前沿阳光真能杀死室内细菌"拉开窗帘,让阳光进来杀杀屋里的菌。"这是一句常会听到,但似乎毫无道理的话。不过,最近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证实,让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房间,确实可以杀死生活在灰尘中的细菌。进展科学家制造出转基因蓝玫瑰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9,(5):7-8
欧洲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生物地理学杂志》季刊上发表研究报告说,气候变暖导致越来越多的候鸟迁徙旅途延长,这将加剧候鸟的迁徙难度,使其繁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