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修订的《大纲》明确指出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指点 ,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 ,我认为可以我国语文专家张田若先生的“三为主”思想为指导 ,通过教师的“扶”与“导”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会学习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为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打好坚实的基础。一、“以学生为主”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  相似文献   

2.
叶小霞 《成才之路》2013,(11):91-91
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读法的分类及训练六安市东方红小学张琼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使其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所以“以读为本”、“以读助讲”、“以读串文”已成为广大小语教师的共识。而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就必须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阅...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报”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实际是说阅读教学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讲解,使学生自己能够理解书面语言,由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任何能力的培养过程,都是要经过由讲到不讲,由教到不教的过程。学生理解书面语言也是这样。教师的讲应着眼于不讲:既讲语文知识,又教理解语言文字的方法;讲是“举一”,在“举一”的同时教会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反三”。事实充分证明,中、高年级学生在不断提高语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不是靠讲所能达到的,主要靠正确方法指导下的读书实践。因此,阅读课应该上成读书训练课,要突出读书训练,使学生学会自己读书。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自读课文的教学是从教师讲读到学生独立阅读之间的“桥梁”。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自学能力。如果说讲读课为教学生走路,自读课让学生独立走路,那么,课内自读课便起到了“挽”、“扶”的作用。叶圣陶说:“给指点给评说,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多下功夫。”叶老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学好课内自读课文的启发很大,我们只有在  相似文献   

8.
“大纲”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是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最终达到“由教到不教”这一目的。所以,阅读课文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讲读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自己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后的“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及教师补充设计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回答、讨论来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学有所获,以此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认真学习的习惯。  一…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你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人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教’都是为达到用不着‘教’”,“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要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怎样才能完成使命呢?促进学生元阅读能力的生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的阅读课变得厚实、充盈,从而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大纲提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阅读教学的深化改革更显得迫切。但是,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是学生手中没有学习的主动权,其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形成。而教与学的关系没有摆正是阅读教学改革步履维艰和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在阅读教学中就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如何读书。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点和诱导下,在自己的参与、尝试和练习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我们设计了“半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我常想,如果学生们都能够自己去探索、辨析、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不就达到“不用教”的目的了吗?  相似文献   

15.
刘贵芝 《成才之路》2009,(13):I0018-I0018
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随着对“教”与“学”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但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长期目标来看.仅仅停留在“教师给”的阶段上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选择、运用、创造适应个人情况的阅读方法。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学生才能运用自如,形成良好的、科学的、独立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革命老人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即读书时必须动笔墨,这样才有收获。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教会学生动笔墨读书,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动笔墨读书。这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尽快地达到学生能够独立阅读,这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自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手段,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佳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去感知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读...  相似文献   

18.
一、何谓自能读书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未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蒯福棣谈阅读教学(之一)咨询台问: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i力,我们的老师们往往认为只要学生把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读懂了,就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您说对吗?(肖华)答:阅读教学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通过我们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自己能读书,达到不需要老师教,他们自己就可以读书,能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把读懂文章作为教学目的,就是模糊认识的一种表现。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讲得很深刻,”课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