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邮政日戳既是邮政史的记录者,又是地名文化的最佳载体。北京的邮政日戳在这两方面体现的就更充分一些,从而引起了众多集戳爱好者的瞩目。1997年2月20日,适逢北京邮政开办一百周年,北京所有的邮政局、所统一换用了原邮电部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新戳式,掀开了北京邮政史上的新篇章。也就是从这一天起,笔者开始了本人集邮史上历时最久、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项集邮工程——收集北京邮政日戳。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将北京各局、所用戳戳图收集完毕,了却了一桩心愿,而集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下面几则小故事就是发生在集戳过程中的真实而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邮戳和签条     
《上海集邮》2000,(1):41-42
邮戳是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邮政戳记,邮政签条是邮政部门印制,用来粘贴在邮件上的各种标志。实寄封上的邮戳和签条与邮票同样重要,带有记录邮件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过程的信息,成为邮政史集邮的研究对象。 邮戳包括日戳和副戳两个大类。日戳标有地名和日期,具有盖销邮票并认定邮资已付的功能,风景日戳、纪念邮戳、临时邮局日戳都属于日戳的范畴。副戳具有标记、指示、通知、表明责任或宣传的作用,挂号  相似文献   

3.
邮政总局1987年7月11日(1987)邮政字96号文《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指出:“最近,发现集邮总公司以非正常渠道索取和复制邮电日戳印模,制作和出售集邮品,使集邮品失真。”1988年7月13日(1988)邮政字98号文《关于调用集邮品所需邮政日戳印模的函》称:“我局同意集邮总公司为制作集邮品调用附表所列日戳印模(戳样),调用的具体事宜可与集邮总公司议定。”从中可见,就在此时,我国邮政出现了“复制日戳”。  相似文献   

4.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5.
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据上加盖的,表示收寄、投递时间的印记。邮政日戳记载了邮政业务在办理、交接、运输和投递邮路中的过程。"平原"邮政日戳由于使用时间短,样式特殊而受到集邮爱好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全国集邮联首批会士张芝繇先生积半个多世纪的心血,搜集、研究邮政日戳之成果——《天津邮政日戳图谱(1949-2006)》于2007年12月由海潮出版社出版。张芝繇先生集邮近70个春秋,邮政日戳是其研究重点之一。该书所收基本涵盖了从1949至2006年计57年间,天津辖区内的普通日戳,邮政专用日戳,国内、国际及港澳邮资已付日戳,机盖落地戳、投递戳、包裹  相似文献   

7.
《集邮博览》的前身是《北京集邮》,1985年第4期《北京集邮》奏响了风景日戳序曲,该期第26页刊载的杨慧琳先生《重视极限明信片邮戳的选择》一,提出了极限片的邮戳应以邮政日戳(包括风景日戳)为最佳选择,这是较早提倡用风景日戳制作邮品的章,因而特别引人注目。第29页刊载的杨耀增先生《借鉴、择善而从》一,首先介绍了台湾省邮政部门镌刻和使用风景日戳的情况,又联系大陆实际谈到:“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全国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大量的游客,  相似文献   

8.
1967年1月1日和2月10日,原湘潭县韶山冲邮电支局启用一种邮资已付戳,戳上刻有毛泽东旧居图案,共计20枚,编号(1)-(20)(见附图)。这是我国历史上一套特殊的邮政日戳。现将它的启用始末、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以便让它在我国邮戳史上有个正确的地位,让邮人了解这段特殊的邮政史。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一款邮政日戳始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2月22日的上海海关邮资已付戳~①。此后,邮政日戳的格式不断更新,迄今140多年来行用过的邮戳种类多而复杂,其中实线腰框式邮戳自清代开办国家邮政的后期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诞生起,经中华邮政至中国人民邮政都有使用的记录,是代代相传的"三朝元老",可以说是中国邮戳史上的老寿星,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0.
单圈双月牙腰框圆形日戳是新中国最早自行设计的邮政日戳,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以(56)邮业字第52号通知颁布“邮政日戳戳面规格式样”,规定自1957年1月起在全国使用,其后20多年不断补充完善,直到1995年文件宣布该戳样“退休”。  相似文献   

11.
    
自从邮票诞生,便有人动了"集"的念头,有的觉得集起来好看,有的觉得集起来有趣,有的觉得集起来有用……一枚枚地收集着自己喜爱的邮票,便成了集邮者。 随着邮政的不断发展,集邮者不再满足于邮票的收集,他们将视角放眼到邮政通信所产生的封片简戳和一切单据,收集的对象扩展到与邮政有关的物品。他们开始对邮品进行整理和研究,在促进集邮活动发展的同时,记录了邮政史、集邮史。  相似文献   

12.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13.
任德孚 《收藏》2001,(3):53-56
邮政日戳是邮政通信部门经办各项业务的专用戳记,通常主要用于盖销邮票,表示邮件寄发和到达日期。生产单位处理日常业务用戳,也是邮局与用户及企业内部局所之间、工作台组之间责权关系的印信。邮政日戳上的地名与日期在集邮学研究上,法律事务查证上,都具有物证的重要意义。如在一些有时间性文件或通知以及工商事务运用上,经常注有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2015年7月号刊登的《包裹单上的各类邮政业务日戳》一文,举例介绍了实寄包裹单上加盖的各类邮政业务日戳,计有包裹日戳、营业日戳、分拣日戳、封发日戳、筒取日戳、转运日戳、投递日戳、平信日戳、挂号日戳、印刷品日戳、快件日戳、汇兑(储蓄)日戳、报刊(发行)日戳、电信日戳共14类,拜读后受益匪浅,深感包裹单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集邮课题。除了上述14类,笔者所收藏的包裹单中,还盖有另外两类邮政业务日戳,现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是一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上海龙门路邮政支局曾于1997年8月28日启用过32毫米直径的"中共一大会址"风景日戳(图1),展示了这座石库门建筑。遗憾的是,此戳在日期字钉上下加了两条横线,成了不规范风景日戳。2001年3月5日,上海邮政调集了一批风景日戳为"上海集邮节"助兴,上海的风景日戳研究者秦逸发现"中共一大会址"已经重刻,因为戳上的石库门花发生了变化(图2,见红色箭头处),但是,究竟何时重新刻制至今仍是一个谜。"中共一大会址"风景日戳的启用令邮迷们兴奋,但是,外地集邮者或旅游者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后加盖却十分不便,因为一大会址离龙门路支局足足有一公里路程。  相似文献   

16.
黄文秀 《上海集邮》2003,(11):44-46
本刊2000年《上海集邮》第9期,载曹国星《"处"字日戳的探讨》一文,对朱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中将"处"字戳定义为代办所的早期日戳提出质疑,我赞同曹氏的看法。我认为:朱氏误解了新中国建立初期邮政局所名称的性质,他没有认识营业所这个自办邮政机构与代办所这个委办邮政机构的区分。代办所或其他名称的委办邮政机构在清末、民国时期就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名称早于营业处或邮政所,邮政营业所的名称则早于邮政所。因此,朱氏书中的错误必须纠正。  相似文献   

17.
"县"、"支"邮政日戳是我国邮政日戳中的一种特殊戳式。几年前,我就在屠业驰先生(曾任上海市川沙县集邮协会常务理事)所著的《解读邮戳(1949—2005)》(学林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中看到过此戳式的样图,却从未见过实物。然而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收到一枚加盖"县"、"支"日戳的包裹单残片。该包裹单残片贴有《普16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普通邮票》20分"古田会议遗址"4枚。邮票上盖有三枚"上海1977.7.10(县)七宝(支)"日戳(如图)。从戳面信息来看,我认为此戳式应当系单线圆形双环(双月牙)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医生,已退休多年。 2005年国庆期间我抽空翻阅了 从《北京集邮》第一期到最近一期 的《集邮博览》,寻找“中药”日戳。 其中2001年第4、5、12期三次刊 登邓胜通收集的“中药日戳”; 2004年第7期又刊登了曹国印 《与“中药”有关的邮政日戳》的文 章。我的《戳趣——中药》邮集,除 有上述邮戳外,还有一些,现抄录 于后,权作补充。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电脑邮戳出现在邮政业务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但电脑邮戳现在基本是用于一些给据邮件的相关凭证上,而没有用于日常普通函件上。在笔者收集到的一些日常函件上,却出现了一些电脑打印的不规范邮戳。一、邮资已付戳邮资已付邮戳曾经和邮政日戳、风景日戳一起并称我国邮政三  相似文献   

20.
清华园邮局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校园邮局,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成立清华大学的同时,就设立了清华园邮局。在整个民国时期,因政权的变更,邮戳戳式的改变,陆续启用了多种不同戳式的邮政日戳。笔者最近收集到一枚早期的清华园邮戳的实寄片(图1为正面,图2为背面),现予以介绍。此片是1912年6月3日清华园寄往北京的本埠明信片,同日到达,盖有北京的中英文小圆戳,使用的是清四次蟠龙邮资明信片,盖"清华园"腰框式英中文的民国"元年"日戳。有意思的是,民国时期使用的是公历纪年,也许是因为清华园邮局还没有领取到新的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