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数据是读者需求的隐性表达,是图书馆了解读者的窗口。阅读报告基于读者数据梳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情况及服务效果,是图书馆优化资源和服务的决策支撑,是读者自我定位和提升阅读质量的指南针,也便于院系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科学开展教学管理。文章全面梳理了北京大学2016年阅读报告的内容框架设计、实施方案等关键流程,将阅读报告的结论应用到推广阅读和优化服务中,总结了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报告规范化、科学化、深入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提出读者数据利用框架,以有助于引导图书馆更规范地对读者数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保存和挖掘,实现其增值利用。[方法/过程]引入数据监管和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拓展理念,建立基于生命周期的读者数据监管框架,并基于此框架,以《2017年北京大学阅读报告》为例,分析如何面向图书馆和读者进行读者数据监管。[结果/结论]读者数据监管一方面可以帮助图书馆明确读者来访及借书规律、核心读者群体、资源利用情况,合理优化各类资源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向读者推荐阅读资源和服务,帮助读者提高自身阅读质量,使其充分地利用图书馆,从而为读者数据监管和增值利用的规范化、深入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构建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模式,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发布年度大数据报告提供借鉴。通过对3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高校图书馆应保持发布年度大数据报告习惯,构建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模式,组建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工作组,制定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制度等,为高校图书馆"十四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对各项业务数据更加重视,将其整理成年度阅读报告来展现图书馆一年的发展情况。本文运用网络调查法调研分析了我国11个公共图书馆年度阅读报告的内容和特点,发现报告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质量参差不齐、互动性弱等问题。据此笔者提出图书馆应提高重视程度、充实内容、增强互动、调整推广对象和推广方案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阅读报告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图书馆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5.
自2013年初以来,上海图书馆依据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整体运行数据推出了一系列面向读者的创新型数据服务的内容,共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年度阅读报告是基于上海图书馆领衔的中心图书馆总体运行数据的分析报告,反映区域图书馆总体运行状况,以信息图表为主,可以说是面向阅读推广的阅读白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已正式发布《2005年美国各大学图书馆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涉及的统计数据包括1100个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总支出、电子资源支出、个人和公共服务(包括博士学位授予情况,工作人员人数,服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数)。报告还调查了各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查的内容包括电子期刊、参考工具源、图书、网络资源与服务、图书馆的数字化活动。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以资源利用的原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全面研究,针对读者需求,结合实际提出了馆藏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读者利用文献资源情况调查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文献需求。对福州大学图书馆读者利用文献需求特点、阅读规律、读者评估等做了数据调查分析,并依此提出一些图书馆文献保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泉州师院读者阅读与利用文献信息调查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读者阅读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调查,分析了读者在阅读方法和倾向、利用图书馆的目的和能力、对图书馆的评价、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等几个方面的情况;并就读者的阅读情况、对图书馆的评价、利用图书馆的目的三个方面对1993年的调查作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图书馆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Balis馆际互借系统采集2008–2021年间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馆际互借记录,该数据由读者信息、图书信息、借入馆信息、出借馆信息、借阅信息等组成。其中,为保护用户隐私对读者信息进行了脱敏处理。本数据集共有229961条记录,可用于分析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联盟纸质文献的共享利用情况、用户阅读行为的动态变化等,亦可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借阅服务改进等决策提供支持。利用该数据集可为读者个体或群体开展智能化资源推荐、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等服务,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