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题: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12倍,甲数比乙数大18,甲、乙各是多少? 思路点睛:本题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用设未知数的方法来解答。  相似文献   

2.
换个说法     
问题:甲、乙两数的和是16.5,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相似文献   

3.
例1 甲数比乙数多5,两数的积是1800,求甲、乙两数。 [分析与解] 由于甲、乙两数的积是1800,所以可把1800分解质因数。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奥赛题中,有些题目利用不定方程求解,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思路清晰,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例1〕甲乙两数是自然数,如果甲数的5/6恰好是乙数的1/4,那么甲、乙两数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1991奥林初赛试题) 分析与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Y。依题意列方程: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已知甲乙两数的和为28.16,若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得乙数,求甲、乙两数.此题乍看似乎很难,许多学生看后竟束手无策.认为题中只告诉了甲、乙两数的和为28.16,而两数之间的其它关系并不明确,所以无法解题.  相似文献   

6.
[题目]已知甲数比乙数大3,甲数的平方比乙数的平方大75。求甲、乙两数。[分析与解]这道题,如果设乙数是x,则可列方程(x 3)~2=x~2 75。这一方程小学生现在无法求解,得另辟解题途径。根据题目特点,用甲、乙两数分别表示两个不同正方形的边长,用这两个数的平方分别表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画出下图。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分解质因数,这知识在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中有用,在以后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因式分解、解方程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为一些数学问题提供新的解法,还能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启迪创造性思维。 [例1]甲数比乙数大9,两个数的积是1620,求甲、乙两数。解:由于甲、乙两数的积是1620,所以可把1620分解质因数。  相似文献   

8.
这是六年级学生练习中的一道判断题。要求对的在()里打“√”,错的在()里打“×”。甲数比乙数多1/4,则乙数比甲数少1/5……( )从命题者角度考虑,是考查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对比的理解,根据“甲数比乙数多1/4”这一条件把乙看作单位“1”,则甲是乙的1 1/4(1+1/4)倍,从而可以求出甲、乙两数比为5:4,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铺垫,疏理沟通1.填空.(集体讨论后指名回答)(1)甲数是乙数的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3,甲数是乙数的( )倍.(3)甲数是乙数的25%,甲乙两数的比是( ),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2.根据“甲,乙两数的比是3:7”,在空格里填上分数.(1)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2)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两数和的( ).(3)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比甲数多( ).  相似文献   

10.
未雨绸缪,预作铺垫“按比例分配”就其实质来说,即是将一个数量,按其各部份所占的“份数”来分配的问题。因此,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关键是将题目中的“几:几”转化成份数比的概念。为此,教师在讲授“比”的意义时,就必须有意识的补充如下的一些练习题,为教学“按比例分配”作好垫底工作。 1.看图填空: 甲数:△△△△△乙数:△△△△△△△①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②乙数和甲数的比是( ):( );③甲数是乙数的( )/( );④乙数是甲数的( )/( );⑤甲数是甲、乙两数的和的( )/( );⑨乙数是甲、乙两数的和的( )/( )。  相似文献   

11.
[题目]已知甲数比乙数大3,甲数的平方比乙数的平方大75。求甲、乙两数。[分析与解]这道题,如果设乙数是x,则可列方程(x 3)~2=x~2 75。这一方程小学生现在无法求解,得另辟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12.
3.1991~(1991)+1992~(1992)+1993~(1993)的个位数字是几? 4.甲、乙两数的差是1793.7,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数是多少? 5.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并相加得370,已知差是减数的12/25,题中的减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时,同学们根据“编一道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应用题,使得这个方程组的解是19、20”而编得: 1.已知甲、乙两数的和为39,甲数比乙数小1,求这两个数。 2.某同学到书店购买新书和笔记本,共用去39元,其中购书  相似文献   

14.
怎样教“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文/吴慰兹一、复习旧知,引进新课教师让学生完成以下四题:(1)六甲班植树7棵,六乙班植树9棵,六甲班和六乙班植树棵数的比是()。(2)已知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份,乙数是()份?甲数占两数和的()()?乙数占两数...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类题:甲数的( )/( )和乙数的( )/( )相等,判断甲数与乙数的大小。例:甲数的4/5与乙数的2/3相等,甲数大于乙。要求学生作出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效果较好。 1.图示法从图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出乙数>甲数,证明题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2.假设法 (1)可以假设甲、乙两数中任何一个数为单位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1.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可表示成、.2.x的m%与y的n%的差用代数式表示为3.若甲数为x,乙数为y,则甲、乙两数的积除以甲、乙两数的差用代数式表示为..4.每箱饮料原价b元,某店以原价的95%的优惠价出售,那么m箱饮料的优惠价/一元.5.代数式a3+b3的意义是..6·代数式M的意义是7.已知一个圆环外圆半径为R,内圆半径为。,则这个环形的面积公式S=.吕.方程3x+7=28的解是。=_.9.方程Zx+b=a的解是x=_.10.当a=4,b=12时,代数式a‘-”的值等于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4是代数式,4不…  相似文献   

17.
一个六位数,前三位是“765”,能分别被7、8、9整除。试求这个六位数。分析与解:我们首先重温一点数学知识,作为解题的根据。如果甲、乙两数之和能被丙数整除,那么甲、乙两数分别被丙数除,其结果或者是两数都能被丙整除,或者除得的两个余数之和等于丙数。例如12+16=28能被7整除,则12÷7余5,16÷7余2,两个余数之和等于除数,5+2=7。这种方法即为分离法。同理,用分离的方法把要求的六位数看作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为两个数之和,765000+□□□。因为1000是8的倍数,所以765000能被8整…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较复杂的问题,可以把它变为一个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这是一个诀窍。我在数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遇到这样一种类型的题,如“甲、乙两数的和为21,甲数的1/2等于乙数的1/5,求这两个数。”这类题用方程解不算难。若用算术方法,则不易理解。算术解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 翟 1.已知么AOB一136。,射线0C在么AOB的内部。0M平分么AoC,ON平分么BOC,则 呵么MpⅣ的度数是 . 1 2.如果么A一÷么B,么c一3么B,那么么c一 么A. 3.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1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度. 4.如果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的和等于这个角的4倍,那么这个角等于——. 5.小红中午12点放学回家,下午2点离开家去学校,问这期间时钟的时针转过的角为 度. 6.甲、乙两数和的1去倍等于90,乙数是甲数的1告倍,设甲数为z,乙数为y,依题意可列方程组 . 7.桃子z个分给y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分5个.则剩下8个桃子;如果每人分8…  相似文献   

20.
“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3/5,甲、乙两数谁大?”这是同学们常常遇到的一类问题。通常的解法是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单位“1”,然后求出两个分数的比值,再来判定大小。这样做不仅繁琐,也较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改换一下思路,即抓住3/4和3/5这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这一特征,把甲数看成“4”,乙数就是“5”,4的3/4等于5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