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和机械能     
【典例精析】例1一辆功率为5.88×104瓦的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途中要经过乙地.已知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与从乙地到丙地的距离相等,汽车的功率一定.如果汽车匀速地从甲地到乙地时所受阻力为3920牛,匀速地从乙地到丙地时所受阻力为4900牛,求汽车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分析: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牵引力和阻力)平衡,也就是说汽车的牵引力F和阻力f大小相等.汽车从甲地匀速运动到乙地的过程中,汽车的功率P=F1v1,汽车的速度v1=FP1=Pf2=5.38982×0104=15米/秒;汽车从乙地匀速运动到丙地的过程中,汽车的功率P=F2v…  相似文献   

2.
从整体入手     
题目: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只有上坡路和下坡路。一辆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行驶20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行35千米。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9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需7(1/2)小时,问  相似文献   

3.
阶梯收费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经常在各类试题中出现.现举例说明其解题策略.例1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为8元,起步里程3km(3km以内按起步价付费),后每千米收2元(不足1km按1km计算).小王乘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费16元,求甲地到乙地的距离.分析首先,要理解出租车车费如何分段累加计算,如图1:把总路程分割为两部分:起步里程3km(含3km以内)为第一部分,收起步价8元;超过3km的里程为第二部分,每千米收2元.设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xkm,第一部分3km,收起步价8元;第二部分(x-3)km,收2(x-3)元.根据题意得:2(x-3)+8=16,解得x=7,所以甲地到乙地…  相似文献   

4.
[题目]甲地到乙地公路全长352千米。汽车原来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1小时,建成高速公路后,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是原来的2.5倍。现在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只需多少小时?  相似文献   

5.
解物理题时,不要总拘泥于过去的老方法,要善于总结和探索,并从中找到更为简单的方法.假设法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例1某人从甲地到乙地,速度为v1,接着他又以速度v2沿原路返回.那么这个人从甲地到乙地再由乙地到甲地的平均速度为( )  相似文献   

6.
列方程两法     
一、首先由题意列出不等关系,然后再根据题意将不等关系调整为相等关系即得方程例1 从甲地到乙地海路比公路近4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轮船从甲地驶往乙地,当日下午2时一辆汽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它们同时到达。轮船、汽车的速度分别为25千米/时和35千  相似文献   

7.
解应用题通常思路是少设元,少列方程,然而有些问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即多设元,多列关系式.只要思路清晰,不难消元最后归结为求解一元问题.例1 一轮船从甲地到乙地顺流行驶需要 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逆流行驶需6小时,有一木筏由甲地漂流至乙地,需__小时. (第十三届“希望杯”) 分析流水问题涉及的量较多,如速度就  相似文献   

8.
例 某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始的2小时内以5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中途停下来装货用了半小时,然后又以7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1小时到达乙地,问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例一 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A)(以下简称“课本”)第80页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图1给出的答案是:“共有3 2=5种不同的走法·”并由此引出了分类计数原理·这是很正确的·因为“从甲地到乙地的走法”是指“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的走法”·“一些人乘火车1,另一些人乘汽车1”不能算作第6种走法·课本第83页习题10·1的第4题是———“如图2,一条电路从A处到B处接通时,可以有多少条不同的线路?”文[1]认…  相似文献   

11.
一、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它们的推论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例1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地是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时的速度为60km/h;接着又从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函数应用的复习课上,笔者适时地放手让学生们交流,激发他们积极地思考,让课堂自然生成.一、问题呈现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1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题目]客车从甲地行到乙地,每小时行全程的1/5,货车从乙地行到甲地,每小时行30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4.
<正>近些年函数应用型问题成为考试的热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通过建立函数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本文通过实例谈谈一次函数图象题的解决策略及考点分析.例1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  相似文献   

15.
例题1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汽车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到乙地恰好停下,已知甲、乙两地相距为s,那么要使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最短,汽车应做怎样的运动?最短时间为多少?  相似文献   

16.
一、真题呈现(2011年高考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1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1)2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相似文献   

17.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重要的是寻求等量关系,本文说明通过列表寻求等量关系. 1.行程问题 例1明明骑白行车从甲地以12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乙地行驶,40分钟后,亮亮骑电动车从甲地以18千米/小时的速度追明明,结果在明明离乙地还有6千米的地方追上了明明.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模型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到乙地恰好停下,已知甲、乙两地相距为s.要使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最短,汽车应做怎样的运动?最短时间为多少?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 1.甲地比乙地高120m,丙地比甲地低50 nl,已知内地海拔高度 是一lonl,则甲地海拔高度是n,,乙地海拔高度是,TL 2.数轴上,到表示一2的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个, 表刁又的数是 3.3袋大米分别标有“50土0.1 kg”,“50土0.2 kg”,“50士0.3 kg”,则 其中任意两袋重量相差最大可以是___kg. 4.气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气温约降低0.6℃.现海拔 2()0,1:的某地地表气温是5℃,该地高空探测气球测得气温为一7℃, 则气球的高度约是海拔m. 5.绝对值不大于81的整数有个,它们的积是,它们的和 是· 6.已知,“=一2,b=3,则ab“=____,(动)2…  相似文献   

20.
<正>相遇和追及问题对不少同学来说,往往由于找不出问题中的关系式,因此难以顺利解决问题.笔者总结了通过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介绍如下.一、相遇问题例1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的行驶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