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再在里面找到一个饭碗。这是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忠告,想必她自己是达到了。  相似文献   

2.
中晚唐女冠诗人李冶和鱼玄机虽然出身背景和时代大致相同,也同样有着丰富的感情经历和众多的异性诗友,创作了不少情爱诗与酬唱诗,但是由于她们的人生经历不同,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她们诗作的意境并不完全相似。情爱诗,鱼玄机多爱欲求托身,李冶多伤感求真情;酬唱诗,李冶多友情与明志,鱼玄机则多暧昧与诱惑。  相似文献   

3.
作家三毛的一生经历坎坷。她为自己的心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坎坷中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也就是一个青春的梦幻。三毛各个阶段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她幽深的内心世界,也表现出对于个体生命存在与个人生活方式的探索,乃至最终上升到人类普遍生存方式的探寻,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好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鱼玄机是晚唐显赫一时、才貌双全的女诗人,虽然她的诗在《全唐诗》中收录的不多,只有50首。可是她和她的诗却备受后世学者以及道学家们的争议。当然关于鱼玄机其人其诗的评论,褒贬不一,在不同的视域下,学者们对鱼玄机及其诗进行了再解读。  相似文献   

5.
李肖飞 《现代语文》2006,(12):123-123
潘向黎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作家,她是一个在写作时间上很随便、在写作内容上却很较真的人。她从不固定安排自己的写作时间,有时候她可以整月、整年时间什么都不写,她唯一在意的是写作时的那份心境,在意写作带给自己生命的那一份独特的冲击与丰富。发表于《作家杂志》2005年第1期上的《永远的谢秋娘》,前不久获得了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五大学奖项之一的庄重学奖。这部小说深刻体现了潘向黎追求别致生活的人生旨趣,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谢秋娘那扇逐渐关紧的情感之门,表现出她对人生苍凉的无奈和对难以捉摸的情感的厚重悲悯感。  相似文献   

6.
女冠诗人鱼玄机好用宋玉《高唐赋》(并序)、《神女赋》(并序)与《登徒子好色赋》(并序)的典故语汇入诗。这从表层看,是因为宋玉三赋中的典故语汇便于诗人抒写情爱内容;但从深层看,在爱情追求、爱情遭遇与自主意识等方面,鱼玄机与三赋中的女性形象确实存在着相同之处,且三赋在当时影响甚大。正是这种同心式的人生挫折感与精神气质上的契合,才使鱼玄机喜欢借三赋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相似文献   

7.
比喻的成功运用是晚唐女诗人鱼玄机诗歌语言艺术的集中表现。玄机诗歌的比喻不仅类型多样,而且用得贴切新颖、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显示出她较高的语言艺术素养,具有强大的审美功能。同时,鱼玄机也借比喻这一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向世人倾诉了自己悲苦的身世和情感历程,这正是其诗歌主要的修辞动机。  相似文献   

8.
萧红是一个独具风格的女性作家,她习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创作之中,这种书写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作品容易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回望历史,萧红研究经历了从单一表层的思想主题研究到多视角深入的心理文化研究,萧红作品的价值不断被挖掘,但作品蕴含的丰富性与作者本身的复杂性给人留下很大的阐释空间。笔者试图将萧红的文学想象与她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在生活中寻找她的创作源泉,在小说中探寻她的生命影迹,从而探析爱这座大厦在萧红的生活实践与文学想象中的坍塌和重建。  相似文献   

9.
宋睿 《现代语文》2006,(11):98-99
晚唐诗人鱼玄机,在唐代寥若晨星的女诗人中,是一位女性意识鲜明、才貌出众的作家。她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是古代女性诗歌中的佳作,在我国古代女性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萧红是一个有着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冷静地关照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把目光投向了底层的劳动人民和现实的人生世界,抒写了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1.
鱼玄机是唐代著名的女冠诗人,她的排律在诗歌体裁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不容忽视的地位。鱼玄机的排律在内容上吐露了她的一腔真情,表现了细腻又率真的诗风。鱼玄机在排律的创作中克服了平仄、对仗、用韵等章法上的困难,留下了唐宋二代五、七言排律诗的压轴之卷,为排律体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悲剧意识和悲剧文化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用自己传奇式的一生和传奇性的作品演绎了一个个悲剧故事。这种仿佛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悲剧意识促使她以近乎冷酷的现实主义手法解剖了人性的卑陋和扭曲,揭示了人生的孤独漂浮感和生命的虚无幻灭感。张爱玲敏感内省的气质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形成了对世事的否定情绪和敌对的人格心理。张爱玲潜意识中的文化心理是她在特定时代对东西方文化悲剧性体认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鱼玄机是晚唐最具有个性特色的女诗人,她的不幸身世与她的诗作一样,成为后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唐代法律制度、典籍资料和鱼玄机其人其诗三方面来深入探究玄机杀婢一案。  相似文献   

14.
鱼玄机是唐代著名女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她由于笞杀女婢获罪而颇不见容于封建正统观念.文章揭示了鱼玄机的悲剧的根源是由封建门第婚姻、妻妾制度以及她所处的道观畸形的环境共同造成的,不幸的爱情婚姻遭遇,使她在心理上积聚了诸多的消极因素,终于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鉴赏》2010,(7):41-44,109
她,“一个容易掏心的人”,掏心给她的学生、她的事业、她的读者。正因为如此.她在赢得他们的心的同时,也为自己挣来了无数的荣誉:特级教师,中国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2012,(26):2
有这样一个人,她的心中有一个梦,一个"办一批名校、兴一方教育、育一方栋梁"的绚丽的追求者之梦。而她的人生轨迹也清晰地昭示着一个执著的寻梦者的奋斗历程,多年来,她坚定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诺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兴校、兴教的奇迹,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点亮了一个执著的教育者五彩缤纷的梦的天空。  相似文献   

17.
在熠熠生辉的唐代诗坛,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女冠诗人——鱼玄机。长期的男性话语的文学史上,没有她的芳名。《全唐诗》也仅收其诗作30多首,与那些浩然大气、成就卓异的名家名作比起来,她的作品无论从题材还是艺术成就上都难以媲美。但是细细研读她的作品,会发现夫权社会下一名才女的悲剧命运。她的受压抑的才干和歪曲的生活追求都是男子霸权的一个阴影。本文试通过对她经历的考察以及作品的分析,探索她所处时代不平等的两性角色定位对她正常女性心理的伤害,兼论其诗歌和心理特点。 鱼玄机(约844-约871),女冠诗人。字幼微,…  相似文献   

18.
从尼古连卡到聂赫留朵夫,“托尔斯泰式主人公”虔诚的社会道德探索也是托尔斯泰的探索。从娜塔茨到马斯洛娃,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出作家在妇女问题上的思想轨迹。 从冲过客厅、滑脱披肩、大笑的那一刻起,娜塔莎的光彩就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睛。她纯洁、聪颖又敏感好动。她会想象自己在月圆之夜“飞起来”,她会天真地认为自己前世是天使,她会“从进入舞会的那一刻起,就陷入了恋爱状态”……这就是少女时代的娜塔莎,全身心洋溢着生命的欢乐。 但作为具有强烈道德感和使命感的现实主义艺术家,托尔斯泰的主人公身上都负载着一定的道德和人生使命。娜塔茨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出现的,不仅仅是迷人的少女。作家展示了娜塔莎的生命全景图。已经定婚的娜塔莎因爱情欲本能控制,差点与花花公子私奔。她被  相似文献   

19.
三毛是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在她散文化的生命世界里,她为了追寻梦中的橄榄树而流浪,流浪是为了追寻.她的生命形式是自由的,她的人生踪迹是脱俗的,她的生命存在是本真的.她的散文为她的人生的"诗意的栖居"作了最美的注解.  相似文献   

20.
陈染作为当代私人化写作的代表,在她独具特色的女性经验文本中,孤独是她用来探寻人类生存困境和精神家园的一个特殊的视角,是作家当下的写作与人生方式的直接体现。孤独在作家的小说文本里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分裂的自我、自闭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