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炳麟的《成均图》是其古音学研究的重要发明。梳理《成均图》韵转类别,对图中奔侈含义进行辨析;分析章氏建立韵转所依据的材料,并从同语异质视角考察大量韵转的语言经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戴震《转语》一书提出“疑于义者以声求之 ,疑于声者以义正之”的“因声求义”原则 ,建立了周秦古音阴阳入三足鼎立的系统 ;章太炎继承戴氏“转语之法”和“音转义通”的理论 ,创为表示韵部流转关系的《成均图》 ,用来说明文字转注、假借和孳乳之条例。其间之承继关系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3.
对武威藏西夏文《五更转》进行了全文译释,并与敦煌文献中的《五更转》和俄藏西夏文《五更转》作了比较,指出流行于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五更转和西夏五更转,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西夏文《五更转》是西夏少数民族在唐五代敦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编创的西夏民间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转词是《马氏文通》所论的句读成分之一,《文通》卷十彖四对转词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在 书中的其他章节对转词也都有所涉及。根据动字的类别,转词可分为外动字之转词、受动 字之转词、内动字之转词与同动助动之转词四类。转词的用法涉及到所系动字、所用介字 与转词先后之位等方面。《文通》中对转词的论述存在着未给转词下明确定义、转词与止词 界限不清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歌舞戏转踏与《调笑》在宋代关系密切。《调笑》是宋人写作转踏最为常用的词调,转踏从南宋开始式微,《调笑》词保留了作为转踏歌辞的痕迹,同时又有变化。关于《调笑》和转踏的离合这一具体问题,如果以歌舞戏为本位,得出的结论似乎是《调笑》离开转踏单独发展,离散了音乐先天赋予它的形制,割裂了与音乐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戏剧性;而如果以词为本位,得出的结论或许就是《调笑》接受了转踏赋予它的某些特征,为词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即使在后世已经不再与歌舞相融,也启发了词体的某些新因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正恰恰从反、正两方面显示着《调笑》与转踏离分之后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报》今年6月10日第四版刊登了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陈景福老师的文章《转换教学仪器供求机制》(以下简称《转》文)。笔者认为,由于《转》文作者对教学仪器计划、生产、供应、管理等环节了解不够,同时没有考虑到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因此,《转》文的主要观点是  相似文献   

7.
1.0 古代汉语由于历史音变、方言音变以及文字通假等原因,导致语音产生流转,通称为音转。音转包括声转和韵转两个方面。清人言音转者,当首推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他们在其代表作《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简称“王氏四种”)四部著作中,不但提出了许多精湛的音转理论,而且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对先秦两汉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  相似文献   

8.
《邯郸学院学报》2013,(2):45-4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4期第61—63页长篇转摘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柯马丁(MartinKern)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发表的研究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子的论文《(荀子)的诗性风格》。该文摘是中国最高学术文摘刊物,转摘的文章均来自全国著名学术期刊。《邯郸学院学报》是该期唯一一家地方高校学报发表的文章被转摘,而且转摘的篇幅最长,这是近年来《邯郸学院学报》发表的文章第3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  相似文献   

9.
近日得到《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发表文章的转摘信息,其中,2009年《邯郸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的《女娲:中华民族文化之母》一文,在2010年被4家著名转摘刊物同时转摘,分别是人民  相似文献   

10.
《广雅》177组单音节同源词,有音同、音转、音同音转、混合音转等四种语音关系类型,以音转为主。声转规律表明,声母流转,韵部以叠韵为主,声母关系的远近,与韵部流转频率的高低密切相关;韵转规律表明,韵部流转,声母以双声为主,韵部关系远近,与声母流转频率的高低紧密相连。《广雅》单音节同源词声转和韵转规律体现了汉语同源词音转规律的共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转词是《马氏文通》所论的句读成分之一,是动字的一种连带成分。卷十“论句读”专门论述的四种句子成分依次为:起词、语词、止词、转词。转词在《文通》卷四论动字、卷七论介字中曾多次论及,但都是附带讲到。《史通》到卷十彖四才对转词进行了专门论述本文拟对转词的用法与矛盾之处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新华文摘》第12期(第164-165页)转摘了我院学报主编杨金廷教授等发表在《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的《赵简子与孔子史迹述略》一文。这是《新华文摘》首次转摘由我院科研人员撰写的赵文化研究文章,这说明邯郸学院的赵文化研究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华文摘》转摘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论文影响、转载排名与学术期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能“以刊论文”(即以刊发文章的刊物级别来论文章质量本身),学界已经讨论颇多,大致得到认同。尽管在成果考核和奖励的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但是在看待学术论文的影响和期刊转载排名以及期刊的评价体系等方面仍然走的是“以刊论文”-“以文论刊”的循环之路。一、怎样看待学术论文影响学术论文的影响,一般来讲有两种:一种是转摘,一种是引文。先看转摘影响。转摘刊物和形式各有侧重。现在我国比较重要的学术类转摘刊物有:《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下文简称《社科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下文简称《高校文摘》)等;转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戴震《毛诗补传》中语之转、一声之转、声义通这三种声训进行了考察,考察后得出:戴 震在《毛诗补传》中所提出的语之转、一声之转、声义通都以声纽双声为主;韵部则复杂多样,有的以韵部有 联系为主,有的则与韵部无多大联系。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中南财经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部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教育文摘周报》等122条检索途径,对《中小学管理》1999年文章的被转裁情况进行了检索。检索的结果是:《中小学管理》全年共被转裁文章31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1篇、《新华文摘》1篇。  相似文献   

16.
曹操的《短歌行》心情是由忧转喜,由绝望转希望。主人公的精神是由清醒到半醉,由半醉再到清醒。《短歌行》是半醉半醒之中的忧思妙想。  相似文献   

17.
郑玄对音转现象的正确处理,解决了许多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更给清代学者以直接影响。一部音转研究史,即应从郑玄的笺《诗》注《礼》开始。  相似文献   

18.
清代山东《诗经》研究丰富了清代诗经学。音韵学方面,孔广森提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阴阳对转理论,牟应震在论古韵的性质、通转、分部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精到的见解。解经方式方面,牟应震、牟庭及郝懿行夫妇等对《诗》旨的解读不拘泥于毛、郑之争,摆脱汉儒和宋儒的窠臼,基本抛开《诗序》《毛传》《郑笺》故说,立足于文本推求《诗经》大义。牛运震、王照圆等则立足《诗经》文学本位,对《诗经》进行文学评点。《诗经柄歌》和《毛诗集解训蒙》是清代山东地区训蒙之作的代表,体现了山东地区对《诗经》教育和普及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马氏文通》中的“转词”在句中的位置、所表示的意义,转词与动字、止词、状语、状辞、司词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探讨,指出了转词与止词及与状语、状辞发生混淆等问题,并对《马氏文通》转词范围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马氏通》的转词较为复杂,在形式上可以从“所系动字之类为别”、“转词所处先后之位”、“有介、无介之别”等三个方面来考察。《马氏通》所论的转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