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图1所示,光滑斜面AB与光滑水平面BC平滑连接.斜面AB长度L-3.0m,倾角口=37°.小物块在A点由静止释放,先后沿斜面AB和水平面BC运动,接着从C点水平抛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水平面BC与地面间的高度差h=0.80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不计空气...  相似文献   

2.
物理科     
例一:有物自一足够长斜面匀减速上升,由A向B运动,AB长30米。此物在A点初速率为5米/秒,加速度的大小为0.4米/秒~2,求物体由A至B用多少时间?[评析]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v_0=5米/秒,其方向为沿斜面向上,加速度为0.4米/秒~2,方向沿斜面向下,与v_0反向,若取v_0的方向为正向,则a的方向为负向。AB长30米,由A至B,位移沿斜面向上并为正向。将题目所给条件代入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_t=v_0+at,s=v_0t+(1/2)at~2。得30=5t-(1/2)×0.4at~2,解此式得t=15秒和t=10秒,这是因为当位移为30米时,t=10秒  相似文献   

3.
曹征军 《教学月刊》2003,(10):52-52
题目 :如图1所示 ,两个光滑的斜面 ,高度相同 ,且AB +BC=A′C′ ,今让小球分别从斜面甲的A点和斜面乙的A′点无初速释放 ,若不计小球在B点损失的能量 ,试问哪种情况下 ,小球滑至斜面底端历时较短 ?分析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力学竞赛题 ,由题意可知 ,小球在A′C′段运动的加速度介于在AB和BC段之间 ,但由于AB、BC段各自的长度未知 ,定量计算求取时间后再进行比较很难 ,故常用的有极限法和速度图像法。然而极限法不容易理解 ;速率时间图像法说理又不太充分。笔者发现用作图比较法可简洁明了地解出结果 ,供读者参考。巧解 :作出图2 ,让A…  相似文献   

4.
如图1所示,AB 为一斜面,小球从 A点以 v_0的速度作平抛运动,落地时的位置恰好在 B 点,已知∠α=30°,斜面长1米,求从抛出开始经多长时间,小球与斜面的距  相似文献   

5.
张睿 《物理教师》2008,29(7):38-38
题目:如图1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C,AB段为1/4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为R.一个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停止,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相似文献   

6.
原题:一段凹槽A倒扣在水平长木板C上,槽内有一小物块B,它到槽两内侧的距离均为1/2,如图所示,木板位于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槽与木板间的摩擦不计,小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系数为μ,A、B、C三者质量相等,原来都静止。现使槽A以大小为v_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已知v_0<(2μgl)~(1/2),当A和B发生碰撞时,两者  相似文献   

7.
题目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林贵 《物理教师》2008,(10):31-31
原题: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4个点,AB间的间距为l1,BC间的间距为Z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与A的间距。  相似文献   

9.
在《新编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辅导》(范小辉编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第4页上例2是这样一道力学题:如图1为两个光滑的斜面,两斜面高度相同,且AB BC=A′C′,今让小球分别从斜面(a)的A点和斜面(b)的A′点无初速释放,若不计小球在B点损失的能量,试问哪种情况下,小球滑至斜面底端历时较短?  相似文献   

10.
原题: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4个点,AB间的间距为l1,BC间的间距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间距.  相似文献   

11.
吴丹  余礼 《高中生》2009,(1):38-39
原题 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个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题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物理中有一道常见的力学题: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AB段位移为s。若物体在AB段的中间时刻(即从A运动了t/2时)具有的速度为v_1,在AB段的中间位置(即从A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3题题目如下: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黄金分割如图1,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ACAB=图1BCAC,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由于ACAB=BCAC可以写成AC2=AB·BC,所以黄金分割也可以说成是“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AC>BC),且使AC是AB和BC的比例中项”.如果设AB=1,AC=x,则BC=1-x.于是 x2=1×(1-x),即 x2+x-1=0.∴x=-1±52.∵x>0,∴x=5-12≈0.618.∴AC=5-12,BC=1-5-12=3-52.我们可以在单位长的线段AB上作出黄金分割点.实际上就图2是要作出长为5-12的线段.作法如下(图2):1过点B作B…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仅对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3题的解法作一探讨,供大家参考. 题目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原题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个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  相似文献   

18.
一、巧焊接屋架例1图1是人字型金属屋架的示意图,该屋架由AB、AC、BC、AD四段金属材料焊接而成,其中A、B、C、D四点均为焊接点,且AB=AC,D为BC的中点,假设焊接所需的四段金属材料已截好,并已标出BC段的中  相似文献   

19.
景海燕 《新高考》2007,(Z1):48-51
向量具有代数与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故它是联系多项知识的“桥梁”,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数学高考重视能力立意,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因此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的融合交汇是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复习解析几何时应适时地融入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渗透平面向量的基本方法.知识回顾1.|AB|→线段AB的长.注意:AB2=|AB|2.2.AB=λBC→点A、B、C共线(λ>0、λ=0、λ<0时,A、B、C三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何?).3.OC=λ1OA λ2OB且λ1 λ2=1→点A、B、C共线.4.AB.BC=0→AB⊥BC.5.∠ABC为钝角→BA.BC<0(但不…  相似文献   

20.
题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间距相等的A、B、C三点.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求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