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著名图书馆学专家H.K.克鲁普斯卡娅早在60年前对图书馆专科学校学生们的演说中就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一位不喜欢读书的图书馆员无论放到哪个岗位上都是不合格的……喜欢读书就意味着喜欢图书馆事业……作为一名图书馆员不仅应该喜欢读书,而且应该学会善于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乐趣和能够提高效益的导读艺术”。(见1982—1985年版《H.K.克鲁普斯卡娅全集·论图书馆事业》一文) 图书馆员要想使自身达到称职与合格,就应该时刻不忘刻苦读书。读书对每一个图书馆员来说,决  相似文献   

2.
以"读书诗"劝学: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发展需要看,或同美国与俄罗斯公民读书情况比,当前国人的读书热情亟待提升。图书馆员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纽带,有义务帮助读者培养读书兴趣。借助古代读书诗促进馆员与读者互动,激发读者读书热情,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一切为了读者 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图书馆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弘扬为读者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图书馆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认识自己在“科教兴国”中所担负的光荣职责,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主动积授地做好服务工作。图书馆要加强横向联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近水楼台先得月——试论图书馆员读书习惯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图书馆员的读书价值和意义更加明确。图书馆员要率先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终身读书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5.
李同生 《记者摇篮》2005,(11):23-24
观众对一个栏目是否喜欢,应该说因素是多方面的,内容的、形式的、技术的等都不可缺少,基础则是选题是否符合观众的收视需求,能否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精神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都具有一个产销对路的问题。一个题材选准了.记者的创作欲望强烈.采编制一路顺手,播出后容易引起反响;否则记者自己对选题兴趣索然,制作的节目也很难会有观众。记者与观众在对待统一题材态度上的一致性告诉我们。尽管选题具有很深的学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捷径可走.那就是在获得一个题材的信息时.记者不要仅从职业的角度去考虑取舍,而是把自己作为一名普通观众,问一下自己对这个题材是否感兴趣。记者自己不喜欢,那么观众很有可能不买帐。记者以平民心去审视题材,往往会赢得观众心。  相似文献   

6.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这分别大概就在于前者全凭感情.而后者却要靠理智。凭感情读书的人.全靠自己的好恶去选择.因此,他所读的书,范围就比较狭小。尽管也许在这狭小的范围之内.他有精与深的可能.但他只能“渊”而不能“博”。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名”,有人就把它同“争名争利”等同起来,认为这会使人们计较名利,抛弃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不值得提倡。其实这是对“出名”的错误理解。说实话,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机会出名。在工作上表见为职业自豪感,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别人的羡慕。图书馆员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也有这种心理需求。况且,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付出一份劳动,就应获得一份收获。图书馆员的工作理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人们的尊重。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论公安院校图书馆员的素质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院校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警察素质的高低,因此,作为向一线输送合格警员的重要阵地的公安院校,应该也必须具备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图书馆员队伍。  相似文献   

9.
动态集装箱     
父母读书习惯好坏影响下一代儿童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成年人的不良读书习惯已影响到了他们的下一代儿童,尽管绝大多数成人和儿童都相信,读书是进入大学校门和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关键;但大约仅有16%的15~17岁的青少年只是因为爱好而经常读书。调查也表明,父母喜欢多读书的,孩子也会读很多书,但大约只有21%的成年人可以归入“经常读书”一类。学术基金协会的莉莎女士说,即使父母不怎么爱读书,他们也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读书,并帮助他们寻找感兴趣的图书。调查还表明,儿童不喜欢读书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常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书。调查认为,父…  相似文献   

10.
为把各阶层广大居民吸引到图书馆来,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苏联的大众图书馆拥有巨大的潜力。《苏联图书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关于“培养读者阅读需求”和“把各阶层居民广泛吸引到图书馆来”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图书馆员只能依据读者的修养水平,并善于引导他们不断增长阅读兴趣。对大众读者阅读兴趣的研究成果及对其阅读需求所进行的分析,都会在这方面给从事实际工作的图书馆员以有效的帮助。当前图书馆服务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我们面前有一批修养较高的新读者正在形成。在一系  相似文献   

11.
胡昌方 《军事记者》2013,(10):38-38
读书,当然要读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岂有此理?有的。比如,有的人喜欢读消遣性的书而不大喜欢读知识性的书,结果书读的不少,却收获甚微,知识水平没有多大长进。因此,从扩大知识面来说,读点自己"不喜欢"的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探究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读书意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杏 《图书馆论坛》2004,24(2):61-62,103
文章对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读书意识的价值、特征和所应该具备的前提条件、主要因素等,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一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他在很多文章,书信中谈过自己的读书经验,还专门写了《读书杂谈》、《读几本书》、《随便翻翻》等文章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背书法 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的小楷字,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个字。读了几遍后,他就理解默诵一会儿,以加强记忆,等他把书签上的10个小楷字盖完,也就把—篇文章背下来了。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崇尚读书的良好氛围,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往可以知来,宋代大儒朱熹所提出的"读书明理"的读书观对现代图书馆建设有着三方面的启示:即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实现图书馆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每个图书馆员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营造图书馆乃至整个社会的良好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15.
孙玮 《新闻记者》2005,(10):64-67
近两年,新闻传播书籍成为出版业的一个热点,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常常听到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专业学生乃至教师无书读、不读书的议论,甚至衍生出一种新的“新闻无学论”来。为此,我们开设这个“新闻传播学名著阅读札记”专栏,刊登专家学者阅读新闻传播学经典著作中的所获、所思、所感,以求开拓广大读者的阅读视野、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6.
章睿齐 《湖北档案》2007,(12):34-34
我们一直倡导要多读书,读好书;却很少提及要读自己,读懂自己。读别人不易,读懂自己更难。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是对千百万人通向成功的忠告。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对手,到底有多少成功的路子,恐怕是难以计数的。但有一个对手,有一条路子,我们必须要认清,这就是我们应该辩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知道自己该把脚踏向何方?  相似文献   

17.
常见小学生上课读书,有时候会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要是让他们看戏看电影呢?立时就精神起来看得津津有味。这现象里头包含着一个道理,那就是戏和电影一般都有栩栩如生的人物,生活化了的语言,生动曲折的情节,还有什么序幕呀、高潮呀、结局、尾声呀,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让文章写得都像戏和电影,那不合实际,但写得不要太平了,注意有些“戏”,应该说是并不过分的要求。有人说,农业喜欢坦荡的平原,文章喜欢起伏的高山。的确是这样,这话正同中国的一句古语相合:“文似春山不喜平。”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粗粗地想了想,文章要…  相似文献   

18.
新闻照片是瞬间形象性新闻,具有群众性和时代风貌,最容易被群众接受,是广大读者喜欢的一种宣传形式。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去采拍新闻照片?我认为要把信息观念用在摄影采访上,要把信息涵量多少作为采拍新闻照片的主要条件之一。一张有价值的新闻照片是以真实生动的典型的瞬间形象记录新闻事实,传递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9.
买书琐话     
买书琐话路景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厕身文人之列的我,却很少去图书馆,也不愿借别人的书来读,只喜欢一人独处书斋,静静地翻读自己家中的藏书,这也便养成了我爱跑书店,逛书摊的兴趣和习惯。买书,从买与卖的商业角度看,似与购买其它商品无异。但书作为一种文...  相似文献   

20.
想读这样一本书张永胜想读这样一本书,一本当代人为古今中外名著“挑刺”的书,不是闲谈时吹毛求疵有所谈资,而是不把读书仅当消遣的自然需求,文学艺术同其他科学一样,总是在总结、吸收、扬弃、超越前人的基础上,推动人类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欲想超越,必先明白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