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大运河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凿和扩建,开通后漕运成为其主要功能。运河对便利南北交通及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大运河的开通,运河沿线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特别是江浙地区的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隋唐时期江浙地区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江浙地区兴起了一系列的新型城市;第二,江浙地区的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第三,江浙地区的城市经济繁荣,港口城市增多,对外贸易发达;第四,江浙地区的城市突破了传统的"市"、"坊"格局。  相似文献   

2.
康乾南巡期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与江浙地区的文人士绅群体积极互动,通过特恩加试、官绅书赋能力测试等方式考察和延揽人才,并积极搜寻典籍或接受文人士绅进献书籍画册。帝王对江浙地区文人及文化资源的吸纳,为其在京师和江浙地区以汉文化典籍刊刻为核心的典籍编纂事业储备了力量,并在南巡中及南巡后,将经过清政府重新调整、系统整理后的文化典籍颁赐给江浙地区,而江浙地区颁赐典籍的贮藏之所多为南巡影响下的行宫或名胜景观。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片面强调普通教育和升学率的倾向,以城市为价值取向,为本民族地区经济服务的意识不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脱离少数民族地区生产与生活实际,同职业需求联系甚少.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是,除少数学生升学外,大部分学生面临着要回到原来的地区,这种以普通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使他们不可能具有发展地方经济所需要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自主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当嘉道间,姚鼐之后,桐城派一方面需应对汉宋之争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对阳湖派的分歧以及仪征派的讨伐,加之常州地区素来就有学术传统,因此桐城派在江浙地区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遭受一定程度上挑战。吴德旋生于斯,长于斯,坚持授徒讲学,勇于突破传统,以桐城为宗,传桐城心法,成为该时期江浙地区桐城派传衍的中坚,其意义当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5.
"靖康之难"后形成了中国移民史上的第三次南迁高潮.江浙作为南方地区的代表,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发展,至宋代已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高宗立南宋于江浙后,江浙也因此成为众多移民的归附之地,其中不乏河南裔的文学家.移居的文人群体在受江浙地域影响的同时也对江浙的文学文化走向以及繁盛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浙地区文化繁荣,拥有着具有其地区特色的文化土壤,在这片土壤上产生、发展的舞蹈形态也拥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江浙地区舞蹈总体来说,具有清秀雅致的美学风格,追求自然而细致、重清丽而拒浓艳的审美感受。并且深受其地方音乐风格的影响,具有较为一致的总体特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普通教育已形成一定模式,广大农村地区普通教育也有一批典型,如山东平度、辽宁海城。但是城市郊区普通教育发展困难,城乡差别增大。尤其是城市郊区农村高中办学模式向城市看齐,结果既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又不能向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以北京市海淀区山后农村地区为例,从1988年以来,生源严重不足,高中呈萎缩状态。该地区7个乡,有6所初级中学和3所完全中学,有8万亩土地和11万人口。1985年以来,初中毕业生升入中专中技,呈上升趋势,高中招生和升学出现严重滑坡现象。高中生源不足,录取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江浙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将他们的成功可取的经验进行分析比较。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例,从他们办学的理念、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湖北乃至其他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宋代江浙诗人用韵四声分押格局占绝对优势,这说明中古四声格局在宋代江浙基本未变.不过上声与去声之间有较多通押.宋代江浙地区全浊上声字正处在向去声演变的过程中.宋代江浙吴语中全浊上声调类可能存在,大概读成阳上.  相似文献   

10.
食品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相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本文比较了江浙与台湾两地与食品相关高职专业设置的现状,以期为江浙地区此类科系的合理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江浙泸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浙沪作为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如何通过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促进教育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将是未来本地区和相关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江浙沪教育资源的优势和资源共享的体制障碍,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江浙地区卫生学校发展现状,特别是独立升格学校(高职高专)的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3.
宋代江浙诗人用韵四声分押格局占绝对优势,这说明中古四声格局在宋代江浙基本未变。不过上声与去声之间有较多通押。宋代江浙地区全浊上声字正处在向去声演变的过程中。宋代江浙昊语中全浊上声调类可能存在,大概读成阳上。  相似文献   

14.
为残疾儿童造福──广西玉林地区特殊教育之一斑刘红在广西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山区,特殊教育还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发展较为缓慢的当今,玉林地区各级党政领导能够把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列人义务教育的范畴,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并于1990年率先在全地区建成了...  相似文献   

15.
普通教育评价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深受各国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它一般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普通教育评价,指以教育的全领域为对象,它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国家的、地区的教育评价,一个国家的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理论.狭义的普通教育评价则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领域中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身体发育、审美情操、劳动表现以及个性品质的形成等方面的评价.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教育评价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领域,现在我想通过对它的发展、现状的回顾,从而进一步分析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在普通教育评价中的意义.一、我国普通教育评价的兴起80年代以来,随着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教育战线也出现了改革的新气象.改革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江浙地区卫生学校发展现状,特别是独立升格学校(高职高专)的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7.
明代江浙南曲用韵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南曲是一种很少受到人们关注的汉语语音史重要的研究文献.本文通过对南曲的渊源、南曲体制的分析,说明明代的南曲语音价值所在.通过对目前学术界对江浙地区南曲研究的现状分析指出,应该在广度、深度上加强对江浙地区南曲用韵的研究,从而为近代吴语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18.
明中叶后,广东、福建、江浙等地的中日走私贸易逐步发展起来。到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福建地区的对日贸易特别活跃,超过了广东和江浙。这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明末隆庆开禁的地点就在福建漳州月港,虽然“严禁贩倭奴”,但海商还是想尽办法通过月港赴日贸易;在明末清初特殊的政治环境下,郑氏海商集团以福建为基地,垄断了东南沿海的对日贸易。这些因素都为福建对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科技竞争呼唤人才竞争,人才靠教育。面向21世纪,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从80年代起就把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转向普通教育,把普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摆到战略位置的高度。一场波及全球的,以普通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普通教育质量为重点的教育改革浪潮掀起来了,形成了世界性的教育大战。  相似文献   

20.
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比普通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因此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更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