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竞技能力是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根本,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1)先天的遗传因素,如体格、体形、运动素质潜力、专项运动智力等;2)后天的训练及培养因素,包括训练、管理、竞赛等等。能否科学地处理好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形成和提高篮球项目的竞技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对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提高篮球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以国家 (地区)为单位验证文化差异对篮球竞技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男子篮球竞技能力主要受到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p<0.05)、不确定性规避 (p< 0.01)文化特征的影响;女子篮球竞技能力主要受到长期取向/短期取向 (p<0.05)文化特征的影响,同时健康投入对女子篮球竞技能力有显著影响 (p<0.05)。建议从国家文化特性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措施来提升篮球项目的竞技实力。男子篮球在选材和训练竞赛中要重视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影响,在学习和借鉴篮球技战术风格方面要发现适合自己的对象。女子篮球要推动多民族布局,融入多元文化,重视实效与短期目标,形成与长期目标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借助系统科学理论阐释了竞技篮球训练是根据项目运动特征要求对球员机体进行多方向协同肌肉群、深浅层大-小肌肉群以及神经—肌肉运动单位等系统的全方位训练,忽略了任何一个系统环节都有可能对训练效果产生影响,故应该重视球员肢体多方向移动速度与力量训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文章提出了“多向功能性训练法”的概念及其在竞技篮球训练中的应用机理,并对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运动员的防守移动脚步和运球变向跑能力等施加干预,以验证球员的竞技能力提高状况。  相似文献   

4.
现代体育运动是人类的优秀文化,是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在各种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体育运动传播过程中又产生了跨文化的种种运动项目理念,这些理念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运动项目的理解凝聚、升华,形成了运动训练和比赛中自觉遵守的原则,因此,它对运动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篮球运动从美国传入中国已百余年,然而至今中、美篮球理念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造成我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停滞不前的深层次的原因。“英雄主义”和“团队精神”是美国篮球理念形成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5.
竞技篮球的发展要从文化角度寻找突破,文化对竞技篮球的影响方式无疑是需要厘清的基础性问题.篮球运动员是竞技篮球的主体和发展的核心,研究文化影响竞技篮球的方式,核心在于探索出文化对运动员的影响方式.研究认为:(1)文化对竞技篮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影响运动员处理相互之问的关系和自身的关系.具体为对于对抗关系和协作关系的处理、对于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及其关系的处理.(2)文化通过影响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精神取向以及团队精神、协作风格来影响篮球运动员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文化通过影响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价值观来影响篮球运动员处理自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1.前言影响篮球运动员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仅需要具有超群的技战术、扎实的身体素质、极大的生理潜力和遗传方面的优势,而且还要有运用、动员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潜力,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些因素的结合就是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简  相似文献   

7.
对于集体球类项目(篮球、足球、橄榄球、手球等)来讲,运动员为了有效地完成比赛的技战术要求,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在场上进行反复的高强度冲刺活动,所以反复冲刺的能力(Repeated-sprint ability:RSA)对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反复冲刺能力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归纳出反复冲刺能力的能量代谢基础、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以期能对我国竞技水平普遍不高的集体球类运动项目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是运动竞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整体的竞技和竞争能力,综合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受到竞技体育训练系统、竞技体育竞赛系统、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支持程度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分析竞技潜能、竞技势能、团队效能、团队智能、环境制能等五大因素的影响,构建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认识运动项目的整体竞技能力,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对目前我国竞技篮球运动改革是一种隐性的,力量巨大的制约因素。直觉思维使篮球理论研究不深刻,落后于实践;篮球运动以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忽略个体意愿和需要;政府过多干预职业篮球,使职业篮球市场化难以较快形成。  相似文献   

10.
篮球运动是一种激烈的对抗性项目,对抗性意味着力量的延伸,通过力量训练培养运动员的对抗能力水平,提高运动员在激烈对抗条件下身体完成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能力。研究和探讨发展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对推进中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对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在中国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向2220名男女中国运动员实施了开发于日本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中国运动员平均年龄20.1岁,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和专业运动员。因素分析验明了6个运动认知物质焦虑因素,即社会评价、比赛准备、竞技水平发挥、失败、对方实力以及受伤。经过标准化程序,得到了用于中国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中滥用药物的生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为了保证训练强度,超越运动周期的束缚,继续提高运动成绩,人们选择了训练与比赛中辅助以药物的强力刺激来实现这一目标;滥用药物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虽然说随着医药学的发展,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呈现出了逐渐减小的趋势,但在长期大量服用后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人文社会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是使运动员尽可能早地达到竞技能力高峰期,并尽可能长地维持这个高峰期,创造出更多优异的运动成绩。选择人文社会学视角为切入点,以运动员、教练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咨询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研究,揭示影响江苏省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人文社会学因素,对江苏省乃至我国运动员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取我国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针对她们的运动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运动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1)我国优秀400 m栏运动员达到竞技最高水平的年龄偏小,保持高水平的最佳竞技能力时间较短,退役过早。2)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范围在21-25岁之间,保持竞技年龄段的年限较短一般为2-5 a,整个运动寿命较短。3)影响我国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比例从大到小排列为:训练学因素、社会-教育学因素、医学-生物因素、心理学因素。其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动态的,是各个系统总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花样滑冰是一项竞争非常激烈的表现难美类竞技体育项目,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研究并最终确定花样滑冰运动员专项心理特征有五个主因子,即:认知水平、表象能力、注意能力、情绪控制和自信心水平。针对各专项心理特征,结合运动实践提出相应的心理调控方法,以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使其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的运动特质焦虑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焦虑-C量表测试了2 220名男女中国运动员的运动特质焦虑.结果显示出以下显著差异:1)男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失败、对方实力,以及受伤测度上的分数,低于女运动员;2)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准备、竞技水平发挥、失败、以及受伤测度上的分数高于集体项目的运动员,而在对方实力测度上的分数低于集体项目的运动员;3)较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在失败和对方实力测度上的分数,低于较低运动水平的运动员.这些结果提示,在我国的运动心理学实践中应该考虑到运动员的运动特质焦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竞赛状态焦虑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其水平的高低甚至会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通过问卷测量的方法,对我国50多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与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在赛前整体偏高,但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与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有着密切的相关,但其相关性在竞赛状态焦虑的不同维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应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选定1997 年四次国内外重大田径比赛进行调研,针对快速力量性项目不同群体决赛选手竞技能力表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运动员迎战世界大赛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其整体实力和竞技能力水平表现稳定性两方面因素的协同优化。2)运动员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运动成绩,是竞技能力状态和规定比赛时间之间有序水平的反映。3)对我国选手参赛竞技能力的可控性水平和极化现象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对于提高训练规划和竞赛组织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许多优秀运动员在年龄不大、竞技状态仍然较高的情况下选择了退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各方面的投入相当的巨大,这个时间选择退役是培养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运动员的培养周期很长,在没有足够的新手上来之前,如何发挥这些可能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作用,延长他们的运动生命就成为中国体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了这一问题的形成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选材至今没有完整、系统的研究模型。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专家咨询、改革实验测试方法以及大样本测试,概括了羽毛球项目的制胜规律;从新的视角论证了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子结构之间的关系;量化了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中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