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编集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的编辑工作现已开始。我院中文系承担《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资料汇编》部份的编写任务,并为此成立了编辑组。关于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的资料,过去从未有人搜集整理过,也极少见到较有系统的记述及回忆文章。因此编辑这部分资料,借以初步填补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上的一段空白,是有一定意义的。所谓抗战时期沦陷区,地域广阔,其文学活动则集中于几个主要城市。故拟重点搜  相似文献   

2.
华北沦陷区的翻译文学,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不可缺失的一环.在华北沦陷区,众多期刊报纸继续刊载译文,出现了众多的翻译家,翻译的国别多种多样,翻译理论的建设继续进行.华北沦陷区的翻译文学呈现了自身的复杂性、多样性.中国翻译文学的发展史,在华北沦陷区没有中断.  相似文献   

3.
王莉 《教师》2010,(29):122-12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而成的作品。钱先生对它的几次修改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语言的艺术性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围城》中尽显钱先生的智慧,而这智慧显示在作品的语言中就形成了钱先生独特的幽默感。其中的叙述语言的凝练生动和人物对话的耐人寻味,让读者体会到钱先生的渊博和睿智。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简评容生在中国现代文学新的研究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研究始终是一个不断开拓、渐次推进、逐步扩大着其研究成果的领域。由于这一研究领域历史情况的复杂,每一个真正研究意义上的成果的取得,都需要经历史料上的挖掘、...  相似文献   

5.
在今天的中国文艺学界,似乎很少有人能够拒绝钱谷融先生那篇著名论文《论“文学是人学”》的影响——尽管它在四十多年前刚一发表便遭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围剿。今年,恰逢钱先生八秩华诞,我们特地组织了下面这一组笔谈,以表示对钱先生的庆贺。  相似文献   

6.
东北沦陷区的翻译文学,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一面,但却没有被写入翻译文学史中。在东北沦陷区,众多期刊报纸刊载译文,翻译家众多,翻译的国别更是多种多样。东北沦陷区的翻译文学与日伪的文化统制存在着一定关系。东北沦陷区的翻译文学与其他沦陷区的翻译文学一样,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应该被纳入翻译文学史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7.
论沦陷区作家的创作心态及其文学的基本特征──纪念抗战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文学以极其复杂的面目和形态承担了在法西斯文化专制下保持民族文学血脉的艰巨任务,它所提供的文学历史内容和形式是丰富的。沦陷区文学的构成比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8.
王莉 《教师》2010,(26)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而成的作品.钱先生对它的几次修改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语言的艺术性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围城>中尽显钱先生的智慧,而这智慧显示在作品的语言中就形成了钱先生独特的幽默感.其中的叙述语言的凝练生动和人物对话的耐人寻味,让读者体会到钱先生的渊博和睿智.  相似文献   

9.
《万象》是一份商业性的,都市大众的综合性文化杂志。《万象》的编辑、写作与出版,是上海沦陷区有良知的文化人的一次反控制、争自由的文化实践。由于编者的更换,《万象》杂志分前、后期,大体说来,前期《万象》主要任务是冲破占领者的封锁,打开言说空间,偏重于市民言说,后期《万象》,偏重于知识分子的言说,这样,经过前后两位编者的努力,《万象》的杂志空间里,就集中了上海沦陷区最广泛的作者,从《万象》里更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文学新人。《万象》更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始终保持了上万的销售量,成了“(沦陷区)非常时期的非常(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钱谷融先生是“文学是人学”观念的倡导者,他的一些重要文艺思想,在理论和创作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已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最近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散淡人生》,又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为此,上教社和本刊特邀华东师大中文系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座谈会气氛十分活跃,从《散淡人生》谈到钱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人格、心性人品和人生道路,涉及到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现将经本人修改后的会议发言摘要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长期以来,课程总是以一种“作为事实的课程”出现.对于数学教育来说,“作为事实的课程”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追求知识的逻辑性、注重知识的传递性、强调知识的抽象性.而“作为实践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体验思维的历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联系实际等优势.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课程问题需要从实践的观点来处理,倡导“作为实践的课程”.  相似文献   

13.
"做"百叶窗     
《初中生》2009,(27)
  相似文献   

14.
邱食存 《海外英语》2011,(3):188-190
小说《阿拉比》首先强调主人公具有"日神精神",通过梦的形式呈现出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病并进而揭去虚伪道德的外衣从而直达生活的本质。之后,主人公逐渐成长为了一名具有"酒神精神"的真正艺术家:肯定哪怕是最悲惨的生活,"重估一切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邓宇  栾薇 《海外英语》2011,(13):291-292
Metaphors can serve as cognitive instruments.In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ization,metaphors would reflex the way people think and affect the way they perceive things.Conceptual metaphors are often used to help layman understand abstract and complex political issues better.The author studies Martin Luther King,Jr’s famous speech "I Have a Dream" from the view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and mainly analyze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this political speech.  相似文献   

16.
释乌鸦     
本文从"乌、鸦"二字的上古读音入手,论证"乌鸦"一词的两个词素不仅是同义词素,而且是同源词素,是同一语源发生不同音变的结果.这项研究提醒人们在分析"乌鸦"的结构时不能把"乌"释为修饰成分、"鸦"释为中心成分.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学校中担任领导这一现象并不新鲜,但被概念化为"教师领导"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本文以英美教育改革中"教师领导"相关政策为例,将之置于"表现主义"教育改革的宏观脉络下,分析这一策略的思路,探讨其发挥的作用,运用权力的内外视角说明英美"教师领导"策略实为国家对全体教师实行规训活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山后作为一个独立地名,最早出现于残唐五代,消失于明初。在这一段时间内,山后的范围随军事政治形势的变化产生了变化。山后这一地名在历史上是比较特殊的,尤其是这种演变过程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9.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基础理论、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然而由于其内容饱满,且学习课时有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难以真正把握整个《自动控制原理》的知识体系。基于该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与"浅入深出"的复合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复合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是明代第一奇书,然而,对其作者至今众说纷纭。而“金学”界热疑的作者大都寓居过麻城,且与《金瓶梅》最早收藏者刘承禧有着密切的关系。《金瓶梅》里大量麻城方言的采用,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进一步说明作者是以麻城市井生活为模本进行艺术创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