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种连续体为基本观点,讨论了影响中介语变异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按不理论模式进行的中介语变异研究往往各有侧重,已取得的研究结果对完善中介语变异研究模式和进一步了解中介语变现象的类型和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约翰·奥斯汀明确提出语言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行为的思想。语言行为说打破了语言表达论的传统认识定势。日本社会语言学界对人们的话语行为作了细致研究,探讨语言变异是怎样产生的。从语言变异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参加者的社会特征在语言变异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性别、阶级、种族、年龄、地位等。日语中的语言变异显示了人类语言行为的社会特征。确立语言是人类行为的思想使日本社会语言学取得丰硕成果。我国的语言工作者亦应关注奥斯汀语言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谷若峥  栾荷莎  贾如 《海外英语》2012,(18):224-225
语言变体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很多研究方向,报刊语言变体的研究便是这一理论的一个研究视角。对于它的分析应该遵循语言变体理论的研究方法,首先探究报刊语言变体的形成原因,分析它的变体种类和变异模式。其次,归纳报刊语言变体的具体表现,也是对这一研究的很好的梳理,主要总结其词汇和句法的变异表现。就其表现的研究,还需借用文体学的一些理论,通过学科交叉的手段进行深入论述。报刊语言变体的研究对于丰富语言变体研究视角,探讨语言变体形成模式有着较为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告语言求新求异,突破常规的语言模式,从形式上给受众以陌生化的心理刺激.但不能违背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从语用上看必须是正常的、有效的。广告语言变异主要有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等表现形式.结合语用学理论对广告语言变异现象进行例证分析,认为广告语言必须顺应受众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语境,广告创作中利用认知语境化语言超常为语用正常。利用语用预设化语言超常为语用正常,有效地传达广告意图。  相似文献   

5.
杨文 《考试周刊》2014,(55):26-27
语言与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纵观西方语言变异理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拉博夫、特鲁吉尔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变异派",开创了语言变异理论,为语言变异理论作出了建设性的贡献。本文旨在对西方语言变异学派对于语言变异与社会影响因素,如年龄、社会地位、社会职业、性别的关系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性别语言研究发展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语言学家在研究男女两性语言差异的同时,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对“性别语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该文就性别语言研究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语言的社会性变异与艺术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变异从内容上看,可分为社会性变异和艺术性变异。语言的社会性变异与艺术性变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其共性,也存在区别。探讨社会性变异与艺术性变 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和建立起这两变异理论的框架有益于提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语言变异对社会及社会心理的折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变异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言语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关系密切,既为复杂的社会因素所制约,又有各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人的社会心理错综复杂,而语言产生变异的原因则有多个层面。只有联系社会及社会心理来研究语言变异,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语言变异的方式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并建立社会语言学以来,在社会语言以语言问题,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语言应用与语言规范,语言接触与语言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变异,领域语言,濒危语言,双语双方言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语言变异现象在广告语中大量存在。从语用学角度讲,广告语中的语言变异正是广告的制作者利用变异语言的隐含意义,从而达到吸引、鼓动、说服其交际对象(消费者)接受其产品的目的。运用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可从语用学角度解释英语广告语中的语言变异是如何通过违反合作原则来表达其隐含意义的。英语广告语言变异现象在英语广告中有特殊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现代认知论的语言习得观简要综述和讨论的基础上,对“外语学习双元结构”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描述,并较为深入地分析和讨论了二语/二语习得、双语/双语习得、外语/外语学习等相关系列问题。笔者明确指出:母语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固有的文化属性,对外语学习过程所施加的作用和影响,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有别于母语习得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受到充分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审视了外语教学的发展流派,对语法教学法、听说法、社团语言教学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教学法、沉默法等进行了综述对比。经过对外语走向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现行的外语教学有淡化语法内容的趋势。文章还对目前中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探讨了教学成功的得失,得出了在外语教学中语法的重要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我们要对语法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语法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改革。  相似文献   

13.
简谈网络语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语言是一种适合网络群体在Inter网上进行交流的新兴语言,具体表现为拟音词语,字母构成的缩写词语、代用词语和象形符号等四种情况。社会上对网络语言有两种看法,一种持担心和疑虑的态度,另一种持支持态度。作为语言工作者,对待语言现象要有高瞻性、预见性,并能作出相应有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汉语方言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汉语方言研究的几种理论和方法。并以语言事实为例,说明汉语方言在研究过程中,既要尊重语言事实,又要重视对语言理论的学习和提炼。既要借鉴西方语言学的合理成分。同时又要结合汉语实际,大胆创新,丰富世界语言学理论,使汉语方言的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汉语方言研究的几种理论和方法。并以语言事实为例,说明汉语方言在研究过程中,既要尊重语言事实,又要重视对语言理论的学习和提炼。既要借鉴西方语言学的合理成分,同时又要结合汉语实际,大胆创新,丰富世界语言学理论,使汉语方言的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话题。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等层次上的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可归结为模因保留、选择、传播、变异及模因创新复合的结果。应该说,模因作用下的语言变异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一个人对第一语言的习得并不需要特别的努力,他只需要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下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学会使用自己的母语。然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却是另外一回事。本文旨在从习得环境,语言习得者,教师几个方面来探讨第一语言和第二门语言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熊英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3-17
语言是不能脱离其生态环境、具有自组织调节能力的动态开放系统。土家语是一种濒危语言,她的濒危与她赖以生存的语言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越来越开放、兼容的外生态环境是土家语急剧濒危的客观条件;"先天"不足、语言功能衰退、语言活力不足,是土家语急剧濒危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在其蓬勃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传统语用原则相背离的现象。本文在对这些现象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语言模因的理论视角对网络语言语用背离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武敏 《海外英语》2012,(15):82-83,95
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强调把语言的意义构建到结构的、社会的、文化的维度,通过三维的语境功能来表述语言的具体或抽象意义。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研究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言外之力,实施各种言外行为。交际教学法是言语行为理论在教学领域的有效体现。该文主要通过语言哲学的语用层面,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指导性以及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