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此稿着重分析了泰安北魏太和十八年金铜佛像在青州风格佛教造像形成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之后,讨论了典型青州风格形成时期,广义青州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佛教造像,以及青州地区继续吸收外部因素,和青州风格对外部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
青州市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出土以后 ,立即引起了强烈地反响 ,它们那变化多端的造像风格 ,各具特色的人物造型 ,维妙维肖的面部表情 ,都为我们展现出一种特殊的佛教造像艺术特征。龙兴寺出土的这批佛教造像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为青州出产的石灰石。这种石灰石 ,质地细腻 ,硬度适中 ,易于雕刻。青州地区有着传统的石雕工艺技术 ,汉画像即为汉朝的代表作品之一。青州地区有着极高的石雕工艺传统。龙兴寺出土的窖藏造像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而创作出的一批佛教艺术精品。这批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 ,刻有佛像、菩萨像、飞天…  相似文献   

3.
明道寺造像中,部分造像的主尊与两胁侍之间、背光上部八字形飞天之间或圆雕造像的袈裟上浮雕佛传故事、经变故事等。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七件造像分别进行了描述,并参考相关佛教文献,对部分造像的浮雕内容进行了阐释。雕塑艺术与题材同南朝、河北地区及古青州地区出土造像中的类似浮雕内容进行了比对,从中可以看出其受南朝与河北地区的影响,但其自身的地域性风格特点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佛教造像贴金工艺是较早的装饰工艺技术之一。首先要求把黄金捶打成极薄的金箔,然后用粘合剂粘在造像的胎体上。在贴金装饰保存较好的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的400余件佛教造像中,近60%为南北朝时期,其贴金装饰的造像技术证实了文献记载、体现了南北朝时期精湛的贴金工艺水平。龙兴寺造像多数为石胎造像,在石胎造像上采用贴金装饰,较之前秦代兵马俑的陶胎贴金、汉代漆器的木胎贴金和同时期其它地区的佛教造像的服饰贴金都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青州龙兴寺发现佛教造像窖藏 龙兴寺始建于北魏,至明初废弃。青州市博物馆对龙兴寺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遗址北端发现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出土了北魏至北宋石、玉、陶、铁、木及泥塑等类佛教造像200余尊,其形象优美,雕刻精湛,为研究我国早期佛教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20日,“中国北朝造像与石窟暨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发掘十周年国际学术研究讨会”在山东省青州市召开。这次学术会是由青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青州市博物馆承办的。国内外研究佛教考古及艺术的专家五十多人出席了这次盛会。9月20日的开幕式上,青州市市长孙忠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谢治秀、潍坊市文化局局长王振民先后致辞。开幕式结束后,由青州佛教造像研究专家,原青州市博物馆馆长夏名采先生介绍了当年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发掘的情况,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介绍了龙兴寺窖藏…  相似文献   

7.
山东大学李森同志的博士学位论文《青州龙兴寺历史与窖藏佛教造像研究》,在他获得学位后历经7年的充实修改,终于付梓了。这是造像发现16年来关于龙兴寺历史和佛像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也是迄今学术界对此课题所作的最详尽论述,必将对推进龙兴寺佛教造像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崔峰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6):124-128
在陆续发现的一批北齐墓葬中,我们可以看粟特文化曾经对中原地区产生过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也发生在同时代的佛教艺术中。在遗存的北齐石窟以及青州、临朐等地出土的北齐佛教造像中都曾受到粟特文化的影响。北齐造像新样式就是结合了当时绘画风格变化而来的,这种画风变化与西域粟特画风的传入是密切相关的。当时的北齐皇室内部就有“尚胡”的风气。  相似文献   

9.
青州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丰富多彩的石窟造像、摩崖题刻、寺院造像、刻石造型、碑碣墓志等,文化遗存丰厚,具有重要的旅游审美价值和文化史料价值。云门山的大"寿"字和摩崖石龛佛教造像及驼山摩崖造像群等是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和我国佛教艺术的重要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0.
青州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今山东地区佛教文化的中心。青州龙兴寺的佛教造像,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逐步走向完美和接近现实,有着极强的地方个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近20年小说叙事中的少儿视角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视角艺术的建构方式,并探讨它对于文本内容传达以及文本叙事形式突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叙事作品形式技巧的重视,严格以时间为标准,使得当代叙事学的时序研究在传统叙事理论的叙述顺序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The Bible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Western culture,especially on Western literature.The Bible is the source of Western literature,and Writers often incite characters,legends,etc.from The Bible in their works to describe or clarify the theme.By analyzing the 19th century American novelist Nathaniel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ible from the aspects of character archetype,symbolic intention,and redemption theme.  相似文献   

14.
在新升格本科院校中,影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学习习惯的影响和学习策略的欠缺;中学新课标的实施与大学英语教改脱节;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条件、师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重视学习策略的传授和培训;提高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大学学报》2021,(1):89-95
美国亚裔作家李昌来的小说《屈服者》以朝鲜战争为历史背景,以亲历者的身份回忆、再现朝鲜战争和战后生命政治的运作机制。朝鲜战争产生的例外状态使士兵和平民都沦为不受保护的赤裸生命;战后美国社会以医学为运作装置实现对韩国移民个人身体的管控与规训;亲历者的视觉记忆和多视角记忆呈现为生命权力捕获、管控和规训的个体生存状态,也以记忆唤起对"被遗忘的战争"的回忆,批判生命权力对于个体生命的征用和管控。  相似文献   

16.
17.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用意像的象征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点明了主旨。同时,在这篇小说中她也抨击了在白人文化的影响之下黑人审美观的扭曲以及批判了对黑人女性的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18.
作为17世纪英国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乔治·赫伯特的诗歌向人们传达了无处不在的人神观念。赫伯特的诗歌《祭坛》,除了在形式上巧用圣经元素以外,从诗歌题目的选取到意象再到人神观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诗中丰富的圣经原型不仅很好地体现了赫伯特对于宗教的虔诚之心,同时也将诗歌的形式、内容和主题完美融合,赋予诗歌一种整体性和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曹霞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24-126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为读者展示了一幅20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画卷:丰裕物质生活的背后是人们的精神荒原,荒原中的人们醉生梦死。主要从人物刻画、象征隐喻入手,探索"荒原"在小说中的表征,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荒原时代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历史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0.
《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真与善的赞美和对假恶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