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冯氏贺岁片《天下无贼》年底热映,很多热爱冯氏电影的观众都对“贼艺大比拼”那一场印象深刻:“贼公贼婆”刘德华、刘若英与以“贼王”葛优为首的李冰冰拼斗正酣,便衣警员“黄雀在后”,利用移动高科技将犯罪记录在案,并做出大量分析,这时HP的标志便出现在影片中,HP的笔记本电脑大显身手,在这一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光中趣事     
余光中在幽默散文《书斋·书灾》中云:“有的人看书必借,借书必不还。有的人看书必买,买了必不看完。” 余光中的一些文友均属借书不还的“雅贼”。他很想写篇杂文声讨这类借而不还,甚至久催不理的“孔乙己”式人物,可正当动笔时,发现自己也做过“孔乙己”。他自述道:瞧,书架上有一本《美国文学的传统》下卷,便是从同事朱立民教授那里借来的,“侨居”已多年矣。  相似文献   

3.
霍去病是西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他那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话,成了激励有志于民族解放事业的仁人志士的豪言壮语,影响深广。然而,在司马迁的笔下,霍去病的形象却显得并不怎么崇高。《史记》中,霍去病与卫育合传,称《卫将军缥骑列传》。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作《卫将军骤骑列传》第五十一。”对于卫青和霍去病,《太史公自序》只述其战功而不及其他,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次序的排列上,司马迁把同是抗匈名将而功业略低的李广的传记排在了《匈奴列传》的前面,而把卫青…  相似文献   

4.
南 京 市 “马 路 乞 丐 ”孙 进 虎 拦 车 索 要 钱物 ,引 发 车 祸 致 人 两 死 三 伤 ,被 南 京 市 浦 口区 检 察 院 依 照 《刑 法 》罪 名 “以 危 险 方 法 危害 公 共 安 全罪 提 起 公 诉 。以 这 种 罪 名 将 一 ”名 在 马 路 上 拦 车 索 财 的 乞 丐 提 起 公 诉 ,在中 国 尚 属 首 例 。这 种 罪 名 引 用 到 一 位 乞 丐身 上 是 否 适 当 ?有 无 依 据 ?围 绕 这 些 问 题 ,控辩 双 方进 行了 激辩 。  相似文献   

5.
去年《偶然集》出版后,寄了一本给杨绛先生。元旦过后收到回信,信中提到二十年前钱钟书先生为《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作序的事,有这样一句: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总理生前右臂摔伤一事,各报刊说法不一。有的说:“恩来是在延安和江青一起骑马时,江青猛的打马,使恩来骑的马受惊,把他摔下马来,造成粉碎性骨折的”(见1986年1月6日北京日报《我所知道的周恩来同志的一些情况》);有的说:“延安,1939年夏天的一个黄昏,周恩来同志在日本飞机的空袭之后骑马外出时,不料马踩到炸弹坑受了惊吓跳跃起来,周恩来同志被摔了下来,不幸跌断了右臂”(见1986年1月11日《周末》《周恩来的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总理生前右臂摔伤一事,各报刊说法不一。有的说:“恩来是在延安和江青一起骑马时,江青猛的打马,使恩来骑的马受惊,把他摔下马来,造成粉碎性骨折的”(见1986年1月6日北京日报《我所知道的周恩来同志的一些情况》);有的说:“延安,1939年夏天的一个黄昏,周恩来同志在日本飞机的空袭之后骑马外出时,不料马踩到炸弹坑受了惊吓跳跃起来,周恩来同志被摔了下来,不幸跌断了右臂”(见1986年1月11日《周末》《周恩来的  相似文献   

8.
刘世领 《传媒观察》2005,(12):32-33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位管理者曾说:“纽约时报的力量所在,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水平的新闻报道员,而在于每一个报道员都是他所从事的报道专项的专家。”作为美国的第一大报纸,《纽约时报》的编辑记者有1100多人,分工很细,有的专门报道交通,有的专门报道环境,有的专门报道股票,有的专门报道音乐。该报跑“政府线”的报道员人数多达40名,每个报道员负责报道政府的某一项职能。虽然他们的报道领域不广,但在他们从事的专门报道领域中,却都是业务精通的专家。一位在食品专栏负责罐头食品报道的记者,其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关于罐头的情报资料,基本上可以就每一种新上市的罐头都写出一篇有见地的评论和解释。  相似文献   

9.
黄江 《出版视野》2004,(4):37-37
近读燕知湖的读书笔记《母爱如天》(刊《出版视野》2003年第6期),受益匪浅。这篇文章很有特色:作者将同一话题的读书笔记集中在一起,这种表达方式较为新颖。由于作者广泛涉猎,这十五则笔记,有的来自书上,有的来自报上,有叙有议,内容丰富。作者转述的有关母爱的人和动物的故事,行文简洁,叙述生动,娓娓道来,情深意浓。议论得当,犹如点睛之笔,给全文增色不少。文章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这实际上是一篇优美的笔记体散文。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兰亭诗》和《兰亭序》的研究文章已经很多了,尤其是关于《兰亭序》的真伪,古今凡是涉及兰亭集会和王羲之的文章几乎没有不说这一问题的。可是,在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章中,有一点似乎被大家忽略了,这就是《兰亭序》与《临河叙》的关系以及《兰亭诗》创作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解释,以求教于方家。 一、 由《兰亭诗》的作品分布及写作规则看古人的诗体探索 现存的41首《兰亭诗》,有四言,也有五言。有的作者既有四言,也有五言,有的则只有四言,或者只有五言。既有四言又有五言的,有王羲之、…  相似文献   

11.
吴琼 《兰台世界》2016,(3):125-127
李无未先生于1998年发表《〈周礼〉"诸侯之邦交"断句正误》一文,以"诸侯之邦"断句。"邦交"句读问题一直聚讼莫辨:如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最早断句"诸侯之邦";其后王引之《经义述闻》对此大加反驳,并校订《大戴礼记·朝事》经文的衍文讹误;继而孙诒让、王树枏都采用王引之的观点。笔者通过文献搜集和分析,认为《周礼·大行人》、《礼记·朝事》句读应为"诸侯之邦交",在上博简《曹沫之陈》中也有"邦交"之文例,否定了"邦交"一词为较晚时期才出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全宋词》1514页黄中辅《满庭芳》"太平楼"词:"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佞臣"直斥与金和议的秦桧,忠愤激烈。然仅存此断句,未见全阕。《全宋词》乃据黄潘《金华黄先生文集》附宋濂《金华黄先生行状》所引入录。按,黄潘为黄中辅六世孙。《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有两篇文章与《满庭芳》词有关。一篇是《记居士公乐府》(黄中辅自号细高居士),谓太平楼为秦桧秉政初所建,绍兴五年(1135)五月杨沂中发卒辇怪石真太平楼,为殿中侍御史张  相似文献   

13.
明代民歌以其独特的魁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位置,成为继唐诗、宋词、元曲之后中华文苑中的又一奇葩。明代民歌集多以诗意很浓的名字命名,有些还带有一定的民俗气息,如:《挂枝儿》、《夹竹桃》等,有的干脆名之日《山歌》。1935年中央书店出过一种明代民歌集——《黄山谜》,收人《国学基本文库》,为该丛书的第一集第五种。“黄山谜”这个名称明显与其他明代民歌集不同,没有一点意趣,令人迷惑。著名俗曲研究专家赵景深先生就曾对此产生过疑问,他在《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序中谈到:“《黄山谜》这书名也许不可靠,内容也任意…  相似文献   

14.
《宋会要辑稿》礼四一、礼四四涉及不少临奠、辍朝、赙赠情况,据此可考一部分宋人的卒年。方健先生在《〈全宋诗〉证误举例》(《学术界》2005年第1期)已对其作过初步查核,从136人的卒年资料中,发现其中18人为《全宋诗》失考或有误。今笔者重作查核,共检675人,又新考出6人的生卒年,可补《全宋诗》小传之缺。《全宋诗》册一卷五五页六○一马亮。礼四一之四六载“天圣九年八月”,《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一○亦载“(天圣九年)八月丁丑,太子少保致仕、赠右仆射马亮卒”。而晏殊《马忠肃公亮墓志铭》(宋杜大=《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组织文献分类表》系国际知识组织学会(ISKO)创始人Ingetraut Dahlberg博士为1974年创刊的《国际分类》杂志“分类法文献”栏目编纂的。1993年在该刊发表时,Dahlberg职博士在前面增加了一个导言。本表的许多类目可以根据学科或专业进行复分(以*标示),复分的依据是Dahlberg博士编纂的另一部分类表——《信息编码分类表》(ICC)。在多数情况下,ICC代码与《知识组织文献分类表》代码结合时需加“一”,只有5—6大类直接按ICC复分。例:“048—51/4医学叙词表”,而“651/4有关医学叙词表的文献”。本表根据《知识组织》杂志1999年第4期刊登的修订版译出。该刊编辑根据知识组织领域研究的进展,对类目作了少许更动,并将《信息编码分类表大纲》附在表后,以便对照、使用。  相似文献   

16.
《档案春秋》编辑部:看了你刊2009年第5期《上海城墙拆除记》一文后,感到文中把拆城功劳主要归于姚文栅,而李平书只是作为官方支持者。我查阅了《李平书七十自叙》和其他有关文章,现把有关情节补充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7.
《上海档案工作》2009,(10):31-32
《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9月4日刊登谭晶晶、王字丹文章: “主席台墙壁上挂毛主席像;台上铺蓝毯,放鲜花两盆:主席台右设记录席……”一份1949年11月7日的解密外交档案,这样描述第二天外交部成立大会的布置计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侠文化的角度对古典说部巨著《水浒传》进行解读,总结《水浒传》所蕴含的以“尚武重义”为内在结构、以“义”为核心的侠文化精神的多侧面,进而从侠的角度对《水浒传》研究中聚讼纷纭的招安描写作了别具新意而又不失合理的阐释——“忠义并行”的人格追求.驱使水浒群侠最终一同卷入招安暗流.走向人生与事业的穷途末路:而侠文学只除恶贼不破纲纪、任侠而不造反的文学传统,历史上侠的逸离现实社会而任侠、然后重归现实社会的现实出路,则决定了《水浒传》招安描写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和池莉都是以边缘视角和平民视角从事文学创作的新时期小说家,但他们的审美情趣却大相径庭。写意与写实、审美与审丑、雅趣与俗趣分别是汪曾祺和池莉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异趣在《大淖记事》和《烦恼人生》中得到鲜明的印证。  相似文献   

20.
提起古籍中带有“马”字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的有“青梅竹马”、“金戈铁马”、“盲人瞎马”、“指鹿为马”、“塞翁失马”、“厉兵秣马”、“车水马龙”、“老马识途”、“万马齐喑”、“天马行空”、“走马看花”、“马革裹尸”、“一马不跨两鞍”等,但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现辑录如下,以迎接“马”年的到来。犤立仗马犦排立宫门前为皇帝作仪仗的马。喻畏祸而不敢直谏的臣子。《新唐书·李林甫传》:“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阙杜环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封令。因以语动其余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