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显祖《牡丹亭》中“袅晴丝“较为费解,夏写时教授力主此丝为柳丝,但所持论点缺乏说服力。“袅晴丝”者,晴空中游丝作“袅袅”状,极为纤细。既是吹来,绝非柳丝。而且柳丝,无论天睛、下雨均长在柳树上,又何必晴天才能看见?空中游丝,当属昆虫所吐丝缕,以蜘蛛丝为主。汤显祖之“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源自宋代叶梦得的[虞美人]可能性极大,与杜甫《春日江村》无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2.
咏柳惜别 ,折柳送客 ,这在古诗文里可以见到很多。《诗经·小雅·采薇》里就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名句。“依依”的杨柳把一个久役异乡的戍卒那种思乡之情和盘托出。“柳”和“留”谐音 ,可以表达人的挽留之意。后来人们似乎感到仅对“柳”的依恋还不足以寄托情怀 ,于是干脆折下一枝送亲别友 ,渐渐地成为习俗。到了唐代 ,折柳送客之习更盛。刘禹锡《杨柳枝词》云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 ,惟有垂柳管别离。”唐末诗人罗隐的《柳》诗也写道 :“灞岸晴来送客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  相似文献   

3.
《学习之友》2009,(2):64-64
明代诗人蒋一葵曾写了一首只有十个字的《咏春》回文诗,诗曰:“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这首诗能读成一首“七言绝句”:“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这首独具一格的咏春回文诗,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  相似文献   

4.
“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元稹《生春二十首之九》)柳,是春天的使者,它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历来是诗人骚客的宠儿。在我国古典诗苑里,既有“杨柳”“垂柳”“高柳”“绿柳”,也有“寒柳”“金柳”“烟柳”“雪柳”,此外还有“柳枝”“柳叶”“杉口梢”“杉口絮”“柳绵”……诗人借助“柳”这一意象,或状景,或抒怀,或喻人,或讽世,不一而足,魅力无限。  相似文献   

5.
历代不少诗人把乐曲融入诗歌,借以抒发各种情感。我们现在还能从很多古诗词中领略这些乐曲的魅力。1.《折杨柳》,也称《怨杨柳》《杨柳》,笛曲名,抒写离别之苦或思乡之情。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折路边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宵人静时,诗人听到了笛曲“折柳”,想到春天已至而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有“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以杨、柳暗含杨开慧、柳直荀二烈士的名字,以杨柳飞絮比喻烈士忠魂直上九霄,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赞颂之情,极富诗意。“柳”是柳树,是没问题的;那么“杨”是什么树呢?是人们所常见的白杨树吗?不是。这里的杨也是柳树的一种。《尔雅》注云:“杨,蒲柳也,可以为箭(杆)。”  相似文献   

7.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是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词句,其中的《后庭》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其实把乐曲融入诗歌,借以抒发各种情感,在历代诗人的诗作中多有体现。1《.折杨柳》,也称《怨杨柳》《杨柳》,笛曲名,抒写离别之苦或思乡之情。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宵人静时,诗人听到了笛曲“折柳”,想到春天已至而自己却漂泊在外,不禁勾起思乡之情。2《.关山月》,也称《关山》,笛曲名,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杨柳”是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等。许多人在读到这些诗词时,可能会以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是杨树和柳树两种树的并称。那么,杨柳是指一种树还是两种树呢?其得名依据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古时交通不便,亲友远别,难免伤情。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折柳送别亲友是古时的习俗。汉乐府中就有《折杨柳》篇。折柳送别,唐代  相似文献   

10.
历代不少诗人把乐曲融入诗歌,借以抒发各种情感。常见的乐曲有:1.《折杨柳》,也称《怨杨柳》《杨柳》,笛曲名,抒写离别之苦或思乡之情。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宵人静时,诗人听到了笛曲“折柳”,想到春天已至而自己却漂泊在外,不禁勾起思乡之情。2.《关山月》,也称《关山》,笛曲名,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之情。如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诗中呜呜咽咽的笛声,如导火索般引发了征人积郁在心中…  相似文献   

11.
咏柳     
[导引]柳树婀娜摇曳,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洋溢着诗意。“‘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人们熟悉的朱自清《春》中的妙笔。微风拂面,痒在脸上,也痒在心里,如身临仙境,惬意、温馨。难怪古今的文人墨客对柳情有独钟。历代文人墨客咏柳作品不胜枚举。陶渊明  相似文献   

12.
上面春夏秋冬诗,各诗仅10个字,然而每10个字都包含了一首七言绝句,顺读得两句,倒读得两句。40个字,即四首七言绝句,而且不失季节特色。《春》诗应读成: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夏》诗应读成:香崖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汉代流行“折柳相赠”习俗,《三辅黄图·桥》云:“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折柳送别,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 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送别多了,柳条也要折尽了。邵谒《苦别离》:“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若遣折扬柳,此地无树根。”岂止是柳条折尽了,再折下去,连树根也快折完(枯死)了。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杨柳折尽不要说了,送别人的眼泪也要  相似文献   

14.
古人咏木,除“岁寒三友”之松、竹、梅外,便是杨柳了。植柳、赠柳是古代传统习俗;爱柳、咏柳更是文人共有的审美情趣。 杨柳入诗,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古代诗词中。有时用“杨”,有时用“柳”,有时又并用“杨柳”。韦  相似文献   

15.
所谓“隐含信息”就是指试题中隐隐约约、含而不露,命题者告诉你的信息。这种“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考生如善于利用,则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有这样一道考题:下面是宋人萧泰来《桃花》诗与宋人陈郁《城东看柳》诗的混杂排列,若把《桃花》四句诗挑出来,其正确的排列是哪一组? a.翻暖为寒一信风 b.无雨无风春亦归 c.风前桃絮点人衣 d.春归杨柳无私意 e.春归不用怨风雨 f.雨后桃花作片飞 g.画桥南北岸西东 h.深浅青黄自不同 A.abcd B.bhde  相似文献   

16.
古诗讲究语言精练。诗人常把两个名词组合成一个新的词组来反映事物的特色。“水村山郭酒旗风”(初中语文第二册《江南春绝句》)与“吹面不寒杨柳风”(转引自初中语文第一册《春》)中的“酒旗风”和“杨柳风”就是这方面的例子。“酒旗风”既写出了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的酒旗的动态,又表明春风的轻盈柔和。“杨柳风”既让我们看到了杨柳发青,又感到了春风拂面。真是言精意赅耐人寻味。这两个“风”又有不同之处。“杨柳风”教材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汉代流行“折柳相赠”习俗。折柳送别,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送别多了,柳条也要折尽了。邵谒《苦别离》:“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若遣折杨柳,此地无树根。”岂止是柳条折尽了,再折下去,连树根也快折完(枯死)了。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杨柳折尽不要说了,送别人的眼泪也要流尽了。翁绶《折杨柳》:“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江山雨雪多。”人生道路坎坷,仕途险恶,行人得多多留意呀。施肩吾《折柳枝》:“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  相似文献   

18.
诗歌意象分类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相似文献   

19.
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注释]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省)人,有《淮海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万丝,指雨丝。因是“轻雷”,所以下的是细雨。“霁光”句,指第二天雨晴时阳  相似文献   

20.
拜谒柳湾     
正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唐代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再到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应折柔枝过千尺……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再到现代毛泽东《送瘟神》(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人们或因柳抒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