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 感受: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能较自然、熟练地演唱歌曲。表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歌曲情趣理解的能力。创编:培养学生根据歌词及旋律创编简单动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复习乐曲《龟兔赛跑》以及歌曲《小白兔和小乌龟》,并且根据不同的音乐片段创设合适的音乐故事情景。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听赏乐曲《龟兔赛跑》,达到使学生喜欢音乐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的目的,从分辨乐曲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不同的音乐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景,并且可以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式来表现和创编新的故事情节,从而更好的掌握音乐。教学重点:对新的音乐片段的理解与情感的掌握。教学难点:对新的音乐片段的故事创编。教学过程:(一)感受“兔子”“乌龟”的音乐特点阶段目标:感受“兔子”“乌龟”的音乐特点,能从不同的音…  相似文献   

3.
课型:艺术综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游戏,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知识,感受奥林匹克精神,使学生情系奥运,在关注世界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2.通过视觉艺术、想象艺术、综合艺术、听觉艺术等艺术作品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奥运精神的广泛传播,并感受奥运带给艺术的影响。3.通过奥运相关歌曲的欣赏,在调动学生感受奥运歌曲的同时,多角度体会其他姊妹艺术的魅力,让学生都动起来。教学重点:奥运精神在音乐和其他姊妹艺术中的体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信封和小纸条、简单道具教学过程:第一板块“一心多用”协调能力的培养1.导入(课前播放歌…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用“童言无忌”来形容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话语,他们不经意间冒出的话常常让人捧腹大笑,在一次公开课上,我也领教了一回现代孩子的“直言不讳”。那是一节音乐课,我教孩子们学唱一首歌曲《我的心情》,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了解颜色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创作的图画仿编诗歌,用创编的歌词唱出新的歌曲。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快的,创编能力也很强,有的说出了:“妈妈生气时是黑色的,我开心时是红色的。”“妈妈温柔的时候是蓝色的,发脾气的时候是灰色的。”……为了让孩子们创编更多的内容,我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5.
年级:小学三年级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录音机、录像机、口风琴、打击乐器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曲《哈达献给北京城》,感受藏族民族音乐的风格,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二、能用给定的音符和节奏创编一小节旋律,并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春天     
随着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孩子们也非常愿意交流他们的新发现,“王老师,柳树上都长小芽了”,“我看见龙潭湖上的冰都化了”……怎么引导孩子们把他们的发现用更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呢?我决定选择一首春天的儿歌,让孩子们在感受、表现、创编儿歌的过程中,进一步表达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同时发展他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音乐同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表现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采用趣味性的节奏游戏,形象感受X 与X X 的时值,同时能按节奏创编动物歌谣.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按节奏创编动物歌谣. 教学设想:在歌声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  相似文献   

8.
【课前思考】 1.《平均分》一课的重点是什么?确立本节课的重点必须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平均分》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且能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六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郾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快乐中表达。2郾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3郾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体验民谣歌曲的感情,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教学重点:1郾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在简单的模仿与创造中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2郾唱好民谣风格的歌曲,并能用节奏强弱去表现歌曲。教学难点:1郾“请你进来坐一坐”唱准、唱清楚。2郾“呜哦呜哦呜哦呜哦”唱出强弱力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江凤莲 《儿童音乐》2014,(11):75-77
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以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并通过绘画、歌舞等方式来感受和表现歌曲。2、情感目标:通过艺术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蜜蜂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  相似文献   

11.
五线谱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记谱法,比简谱记谱法形象、科学。为了普及五线谱知识,我在幼儿园进行了五线谱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得当,是完全可行的。一、培养幼儿对五线谱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在进行五线谱教学的第一节课上,我拿了一些曲谱给孩子们看,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我看到了许多豆芽菜。”有的说:“我看到许多小蝌蚪在河里游。”然后我把这些曲谱唱给孩子们听,原来都是他们会唱的歌曲。于是,孩子们一个个兴奋起来,对五线谱有了浓厚的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必须有高水准的灵敏的耳朵,才能有效地去感受和理解音乐。因此听觉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歌曲教学中强调音乐的听赏作用,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表现音乐,是音乐教育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对“爱”这种永恒的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本节课通过对以“爱”为题材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让学生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感悟歌曲的主题,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美与爱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懂得爱与被爱是并存的,要用一颗感恩的去心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4.
1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从教学目标来看,目标设计的具体、合理.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非常明确,要求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并且会选取两个适当的点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程方法目标合理,让学生“经历探索画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在经历探索画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从教学实录可以看出,由于教学目标具体、合理,所以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特别是通过探究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后所带来的智力满足的快乐,基本实现了本节课设计的情感态度目标,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良好,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藤儿长长牵着瓜》是苏教版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短小的乐句使歌曲很有生气,本课以春天为主题,抒发了少年儿童"爱春天、爱阳光、爱树木、爱花香"的心情.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通过聆听、感受、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在这节课中,老师们会用到一些教具辅助教学,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所用到的教学方主要有创设情境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视听结合法等.老师使用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本节课老师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讨论、表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去演唱、去表现,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听、唱、说、演等方式,感受表现动物的音乐。让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同时,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各种音乐手段,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音乐的美,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于二、三年级学生的教学。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巧妙,在创造图案的过程中发展智慧。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难点是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相似文献   

18.
当我翻开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时,《咚咚仓》这一单元主题马上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是一节典型的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的表现创造课。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敲一敲”是演奏打击乐器,侧重在表现;而第二部分是创编音乐故事“风雨雷电的故事”,侧重在创造。目的是让学生探索打击乐器的声响,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乐器的声响产生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呢?第一步:“感受、体验”。这一步是通过“听”和“看”来实现的。“听”是指先不给出画面只听“风雨雷电”的声响,要求学生认真…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应善于抓住一切可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音乐实践能力。一、通过创编律动培养实践能力,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律动,用律动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20.
在动物园里     
教学目标 :人文素养 :1.让学生在多种艺术活动中大胆表达 ,敢于交流 ,领略合作的愉快 ,培养与同学一起学习的兴趣。2.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创编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萌发创造意识 ,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艺术素养 :1.学生喜欢聆听《在动物园里》歌曲的音乐旋律 ,能够用活泼、诙谐的情绪演唱 ,能随歌声展开想象 ,并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2.通过唱歌、表演、美术等多门类的艺术活动 ,培养学生艺术感受能力、表现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 ,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