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很多在家活泼可爱的孩子,其实都隐藏着性格胆怯、内向等不良性格——一到公众场合就显得畏缩、胆小、拘谨、怕生,不爱说话,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痛。如果说你家中有这种"家外冷家里热"的孩子,父母就得在平时多留意,在改变孩子性格胆怯方面动些脑筋,给予适当的训练和培养,让孩子成为一个不怯场不懦弱的"小小外交家"。  相似文献   

2.
家里有个胆小的孩子,确实让家长头痛。胆怯,影响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本期刊发的这两篇文章,从生活中不同的角度对孩子胆怯的表现、成因、对策提出了作者的看法与观点。我们希望也衷心祝愿家长朋友们都拥有一个健康、活泼、勇敢、可爱的孩子。——编者  相似文献   

3.
贺珍 《陕西教育》2011,(7):37-37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大部分家长都出门去打工.有的在附近.有的则在外地且常年不回家.孩子就由爷爷、奶奶看管,而老人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教育关心较少:在家的家长对孩子要么太严厉.把打骂当作教育;要么则不管不问.称之为自主发展.其实是放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这是几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得不接触的信息,谈到这些,孩子会胆怯、会忧虑。因此,家长也就往往避免与孩子谈论这些话题。事实上,家长采用开放坦诚的态度与孩子谈论,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单亲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1.胆怯自卑 家庭变故后,有些单亲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会因此缺乏安全感,也容易因社交合作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而缺乏自信,变得胆怯自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园幼儿家长尤其是大班幼儿家长爱让孩子在幼儿园过生日。这是为什么呢?我访问了许多家长,了解到他们的一些想法。一是现在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又大多生活在小家庭中,孩子在家过生日显得太冷清了。让孩子在园过生日,小朋友多,热闹,孩子可以得到感情上的满足;老师和小伙伴都来为孩子祝贺,促进孩子与老师以及小伙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孩子互相友爱的品质。二是为家长解决困难。有的家长在外地工作、学习或者临时出差,有的家长工作特别忙,个别孩子是单亲家庭,其父亲或母亲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更多一些,他们都想为孩子的生日庆贺一番,对孩子作些鼓励,但又力不从心。由此家长们就想到让孩子在幼儿园过  相似文献   

7.
如何指导孩子过好双休日唐光明1995年下半年始,中小学普遍实行了双休日制度,学生在家时间多了。我在走访学生家庭中了解到,实行双休日制度后大部分家长感觉经济与思想负担加重了,孩子更难管了。家长们的担忧主要来自:一、孩子两天在家,而一些家长(主要是个体户...  相似文献   

8.
当高中班主任期间,听到有家长倾诉:"孩子长大变得叛逆了,不与家长沟通了。""孩子在家不爱学习,整天沉溺网络,家长感到很无奈。"等等。近年我在教育孩子与家长沟通方面勤于探索,进行孝心教育是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一、缘由与效果一位在校表现很好的学生,回到家就变得很叛逆,不与家长交流。家长一开口,他马上让家长刹住话题:"不用吵,你们不懂!""不用唠叨,知道了。"每次放假,他在家就呆在电脑前。在校时想着回家完成作业,可  相似文献   

9.
孩子在家上网课,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的具体情况,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互动,更有助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非常时期的网课教学,从学习心理角度说,确实存在一些不理想的情况,会让孩子遇到新的心理问题,让家长遇到新的心理困扰。  相似文献   

10.
现状     
《中学生电脑》2011,(11):5-5
不满目前教育体制 不少家长让孩子“在家上学”当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斥重金要把孩子送进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的时候,一些父母、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却对身边的基础教育有着诸多不满,并涉足学科教育——让孩子在家上学。亲力亲为地做起了老师,或者让孩子进入个人办的私塾、学堂。他们的做法可行吗?  相似文献   

11.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按说,家长们可以松一口气,与孩子共同过一个愉快轻松的假期了。但孩子放寒假在家,有些家长反而更操心了,孩子在家庭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既  相似文献   

12.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伦敦幼儿园负责人迈克·马尔凡内先生要求家长与幼儿园订立合同,共同帮助孩子提高阅读水平。幼儿园要求家长保汪每天在家抽出十分钟时间来听听幼儿的朗读。如果家长不能每天做到的话,至少一周进行三至四次。幼儿园负责告诉家长在家教育幼儿的方法。家长在听孩子的朗读时,要把孩子抱在身边,让孩子偎着家长。当孩子读完以后,家长  相似文献   

13.
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家长过度严厉,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关系紧张,家长的正面影响不抵社会的他人的不良影响等,都会导致孩子一时冲动离家出走。这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问题,实质上原因都在家长身上。也许有人认为这样说太片面太绝对,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不难看出,孩子的离家出走的确都与家长有关。孩子离家出走,孩子肯定有问题。具体原因各种各样:犯了错误、学习考试成绩不好、要求得不到满足、承受不了家长老师的各种压力等。他们惧怕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  相似文献   

14.
场景一:"老师,孩子参加运动队训练,会影响学习成绩吗?""老师,孩子的父母不在家,孩子在家不听话,您帮我教育教育!""老师,课本上的知识都学不好,还需要读什么课外书吗?""前天,孩子要帮我洗洗脚,说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谢谢老师,孩子懂事了。"……每一次家长会上,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理解支持,有困惑不解,有寻求帮助,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在一次次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三年级学生林晓伟的母亲说,他儿子在家基本上什么作业都会做,可一到学校或考试时就会做错,不知是性格太内向,还是心理上过于依赖父母在旁边指导?班主任与晓伟谈过几次话后,跟家长进行沟通时说,不是晓伟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平时父母在家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对孩子的提问有问必答,也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理解,所以在学校没有父母提示的情况下,晓伟就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了。  相似文献   

16.
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太贪玩,对书籍不感兴趣,岂不知孩子阅读习惯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一、早期培养1.从小开始。我们家长在孩子出  相似文献   

17.
有关方面曾对各国小学生每天劳动时间作过统计: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1.2小时,韩国孩子每天07小时,英国孩子每天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约0.2小时。研究者通过对中国某幼儿园100名6岁儿童的家长问卷调查发现,有86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什么活都不做,有9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长的催促下偶尔做点家务活,有5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能帮助家长做家务活。哈佛大学学者在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爱于家务的孩子与不爱于家务的孩子相比,成人后失业率比为1:15,犯罪率比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专家认为,要让孩子热爱劳动,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模仿家长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逐渐养成劳动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家长对儿女的期望往往是在外活泼伶俐,在家温文有礼。然而,不少家长却发现,孩子在家是胆大妄为,一出门却蔫了。改变孩子“内淘外怯”的有效做法,首先是打破封闭式家庭教育环境,亲朋之间的家庭聚  相似文献   

19.
张毓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从小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过分呵护下,性格胆怯羞涩。上学前,就对学校的一切充满怯意。为此家长十分担心。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刚上学两天,就对妈妈说:“妈妈,我真愿意上学 !”  钱翔宇是一个腼腆的小女孩,上学的第一天她妈妈就告诉我,小翔宇从小就想当老师,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后,经常召集邻居熟悉的小朋友来听她“讲课”。但她特别害怕和生人说话。妈妈正是担心她上学后太拘谨而影响正常发展,特意找到我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实践证明,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胆怯羞涩心理消除了,勇敢地走上讲台当起了小…  相似文献   

20.
时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表现不一致。针对这一情况,有位老师利用小班孩子喜欢望远镜的特点,想了一个办法:她告诉孩子,老师有一架能把每个人在家的表现看得清清楚楚的神奇的望远镜,希望孩子在家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个让望远镜喜欢的好孩子。在家长的配合下(他们将孩子的表现悄悄告诉老师,但不揭穿“望远镜”的秘密),这个办法果然“行之有效”,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乖多了。这样做似乎效果显著,我却感到有些不妥。第一,这种神乎其神的“望远镜“是子虚乌有的,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