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就现况而言,现在“网络版”还有许多弱点。羽翼尚未丰满,纸质媒体在许多方面还占有很大优势。但从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去看,纸质媒体现在应及时抓住机遇,及早介入网络竞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大行其道,纸质媒体的发展日渐式微。毫无疑问,纸质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今后纸质媒介该何去何从,不仅仅媒体从业人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课题。从长远趋势看,纸质媒介与新媒介的不断融合是纸质媒介获得长远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每一种媒体都是不可缺少的。鉴于此,本文对媒介融合下纸质媒体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逐一驳斥了纸质媒体具有的所谓"优点",指出在便携性、权威性、真实性经济性、阅读习惯、健康影响、保存性等方面,新媒体其实具有更多的优势.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事实论证了纸质媒体在迅速衰退,认为新媒体在不断进步与完善,而纸质媒体已经没有技术飞跃的可能,新媒体的许多优势是纸质媒体永远不可能具备的,因此,纸质媒体会在50年至100年内消失.  相似文献   

4.
田思佳 《新闻传播》2023,(16):80-82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计算机网络时代,而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传媒行业也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数字媒体形式逐渐得以快速发展,而数字媒体形式的大力发展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的良好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数字媒体属于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具有创新性,而当今社会上的创新发展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说数字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的传播理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从实际意义上予以有效分析,数字媒体虽然将传统的纸质媒体形式进行了一定的拆解,也颠覆了其实际结构,但是在此过程当中,也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实现了重组。相比较之下,传统的纸质媒体拥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在长期发展中,有着一定的依靠和支持,再加上其能够良好适应很多政策改革,所以数字媒体要想完全取代纸质媒体也是存在较大困难的。鉴于此,本文对计算机与网络背景做出了相关阐述,分析了数字媒体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就纸质媒体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变革做出了相应的叙述,最终提出了在网络背景下的数字媒体实际应用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纸质媒体既重视信息传播,更重视观点传播:既重视信息采集,更重视信息的加工和解读。从中央媒体到许多省市报纸纷纷开设时评版,就正是适应了这种趋势。党报评论话题的严肃性与时评话题的广泛性之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播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媒体,特别是传统的纸质媒体也愈来愈关注。众所周知的外国纸质媒体主要有美国老牌时事刊物《新闻周刊》、德国《金融时报》等等,在亚洲范围内的影响都比较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一种品牌管理的成功,让我们都熟知这个品牌。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纸质媒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类报刊的竞争,而是将这类报刊相关的、整体的作为一种品牌层次上的竞争,就好比现在市场上的衣服、家居、汽车等,作为一种品牌来进行管理与竞争,得到大众的认知与好评。因此,纸质媒体如何发展建设是时下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主要探究了当今时代纸质媒体发展的道路以及途径,希望能对纸质媒体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张兵 《军事记者》2009,(2):14-15
准确把握纸质媒体在现代传媒中的定位 信息时代,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纸质媒体成了“速食品”,被“快餐式”消费。在许多城市,人们在等车间隙、上班途中买张报纸,快速地浏览一下,或只看一下标题就随手扔掉。  相似文献   

8.
匡文波在《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一文中指出: 新媒体在不断进步与完善,存在的不足也正在被逐一克服;相反.千年历史的纸质媒体已经没有技术飞跃的可能。例如,人们在阅读纸质媒体时可以在上面划线、批注、圈点、折页,甚至撕页,等等,过去的新媒体则不行,但是现在许多电子图书已经实现了对图书内容的批注、圈点功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纸质媒体日渐衰落,澎湃新闻新媒体上线,综合利用传统媒体的报道模式和采编团队和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如何在电子屏幕上呈现出纸质媒体的深度内容成为媒体行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将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纸质媒体的内容结合起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之争热烈而持久。时间和空间是人类存在和获得知识的先天维度,人类从时间中获得生命意识,在空间中获得生命意义。电子媒体的空间性交得模糊,时间变得无序而破碎,它在人类超越感性的意义世界结构层面上无法完全替代纸质媒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成为纸质期刊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纸质期刊的生存发展也不可避免受到种种影响。本文从媒体融合背景下纸质期刊面临的挑战出发,探讨纸质期刊编辑需要具备哪些工作素养,通过哪些途径提升工作素养,从而能够从纸质期刊编校工作这个中心环节入手,激发纸质期刊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新的传媒格局中,一些新兴媒体在分割着传统纸质媒体所拥有的读者市场,也在分解着纸质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这一新形势下,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既建立在固有的权威性上,更建立在深邃的思想性上。  相似文献   

13.
沈彬 《新闻窗》2009,(4):18-18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家媒体的影响力参照的标准主要有3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传阅率。在新闻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信息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同城媒体新闻同源,面孔雷同,加之网络等新媒体的新闻迅捷性,极大地影响了纸质媒体的读者忠诚度。如何重塑和有效提升纸质媒体的影响力,是纸质媒体面临的“生存”还是“死亡”的严峻问题。当下的新闻实践中,从国外到国内,从东部发达地区到西部,都有一些成功的个案,  相似文献   

14.
胡俊 《新闻前哨》2004,(6):21-22
为提高办报质量,增加个性化差异,目前许多纸质媒体不断推出各种专栏,吸纳优秀记编辑,争取打造出具有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品牌专栏。品牌专栏经营的意义是什么?纸质媒体经营品牌专栏的要素有哪些?目前一轰而上态势中又存在哪些误区?本旨在这些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钱方 《新闻世界》2009,(9):110-111
目前,纸质媒体在新兴媒体冲击下,市场份额缩小,再加上新闻同质化现象曰益严重,许多报纸面临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为适应市场竞争,媒体除了在新闻内容和表达形式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外,有计划、有目的地策划和组织各类活动已被广泛采用.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社已将策划新闻活动作为做大做强、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纸质媒体的优势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质媒体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的发展势头迅猛,纸质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纸质媒体一些优势依然存在,本文通过分析纸质媒体的优势和生存状态,认为纸质媒体在信息时代若要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金甦 《出版广角》2014,(18):70-72
纸质媒体是我国的传统媒体形式,主要指报纸和杂志等,网络媒体则是通过互联网为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并以其快捷、信息量大和资源丰富等特点深受读者的喜欢,在这种情况下,纸质媒体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过纸质媒体也具有其自身的优势,为了应对网络媒体给自身的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纸质媒体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得更加长久的发展潜力。本文对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两者在传播中的优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者发展博弈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竞合措施,以期为媒体传播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吕道宁 《新闻传播》2005,(4):63-64,70
随着报业形势的发展,许多纸质媒体成立了报业集团,同时办有几张报纸,这本来是件好事,是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具体体现。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那中哪一种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媒体内部广告竞争的问题,甚至有时出现相互杀价、相互排挤的被动局面。那么,作为纸质媒体内部的广告经营如何做到有序竞争呢?笔者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研发推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进程,而新媒体及时更新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较为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的纸质媒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经济效益低下,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新媒体与纸质媒体的优势,研究当前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现状,探讨地区性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选择了弃纸上网。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应用市场失灵、供给-需求、投入-产出、主导产业选择、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美国几家百年大报弃纸上网的原因,以及中国纸质媒体所面临的生存环境。通过对纸质媒体弃纸上网的经济学分析,探讨中国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理性面对弃纸上网的发展趋势,如何选择更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