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及其现代性意义。通过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普适性价值和共通价值观念,探讨它们在人类基本需求和共同经验上的联系。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思想、道德和美学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借鉴之处。同时,从历史的迷障和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探寻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普遍性价值。文章强调了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真正批判性继承,建立在开放视域和整体导向中进行思想创新的道路。最后,文章指出了从传统文化多方面、多层次挖掘其现代性意义的必要性,以及通过广阔的视角和前瞻性深入现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该研究的目的在于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超越,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将幽默作为一种泛人生与文化的概念来推崇。他认为这种人生态度与美学观集中了中国文化中一些好的东西 ,比如对于真诚的推崇 ,对于宽容的提倡 ,对于人类的同情与仁爱等。林语堂在对中国传统美学与哲学的反思中 ,体现出深邃的反思目光 ,他既对儒家的森严礼教导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的现象十分反感 ,同时也对道家的一味嘻笑怒骂持批评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王春鸣 《文化学刊》2011,(3):170-173
本文试图从晚清知识分子王韬的"废时文"说入手探究其政治文化观。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时代环境以及多元、客观的文化思想;在道、器之外,重视"人"的因素,促使王韬选择了"废时文"作为讨伐传统文化的入口。"时文"在他的文论中,既是承载旧文化的符号,也是传统文人的进身之阶,还泛指一切"不古若"、"不西法"之学问。从他对"时文"的解释与讨伐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王韬为代表的晚清先进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一直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王韬"废时文"的呐喊,虽然充满了矛盾,却仍然高度彰显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转型过程中的革命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洪刚  孙俊华 《文化学刊》2010,(5):120-122
池田大作先生一直致力于人类的文明对话与生命尊严与价值的实现。他明确提出,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而和平思想要为人们普遍接受与认同,必须经过教育的养成;教育的全部价值在于追求和平,实现和平的根本途径是促进文明对话。根据池田大作先生的这些论述,教育应帮助每个人真切地认识到和平的价值,确立培养"国际人"的和平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朱博韬 《文化学刊》2015,(1):129-132
中华民族艺术教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自先秦以来便与中华文明进程同步,影响深远。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传统艺术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教育方式和优良传统。艺术教育应积极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辟新的途径,进一步提升其内在价值和外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深邃的优秀思想对唤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进行"职业探索"具有极高思想引领价值.该文以大学生引用的先贤古人名言警句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影响,并进行课程教学的融合探索.  相似文献   

7.
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它所留下的丰富遗产和深厚的文明积淀已成为中国现代文明建设的宝贵历史资源。同时,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中,愈加突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取向,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人类在活动时期所形成地意识形态被称为文化,这种形态在人类进化、社会发展历程中地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的思维、习惯会受到文化价值地影响,文化共识就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通过活动交流形成地价值体系,在这一阶段,企业的氛围会受到多种因素地影响,通过直观表象可以看出,企业管理工作地核心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说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重...  相似文献   

9.
赵晓歌 《文化学刊》2009,(3):136-139
《金翼》是一部浩瀚于世的文化人类学巨著,它展示给世人的中国乡土生活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通过对《金翼》中丧葬礼俗所体现的人生情结和人类观念意识进行社会学考察,并透过文化人类学中的习俗关切,进一步揭示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和人类观念被习俗化的演革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培养国家认同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国家认同思想资源,承载着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价值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国家认同教育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共鸣,有助于学生将国家认同由思想自觉落实为行动自觉,有助于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进行更充分结合。该文主要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培养国家认同的思想资源,以及思政课融合传统文化对培养国家认同的价值优势,探讨思政课融合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路径。高校思政课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培养国家认同的思想资源,并对其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3):117-123
要陇南白马藏族美术造型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形式与文化含义,尤其以人物面部造型中的"纵目"、"三目"等"目文化"现象最为独特,这种"目文化"与源自氐羌族群的西南地域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创世神话有密切联系,同时《山海经》中也有"一目国"、"深目国"、"三目国"等奇异形象的描述。另外,甘青地区史前彩陶纹饰和造型也向我们流露出一些与氐羌民族"目文化"相关的视觉符号。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中的"目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傩面具造型中,另外在白马藏族的宗教造像和服饰图案中也有明显表现,体现出源自远古氐羌族群"目文化"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综合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2.
陈序经认为,"个人主义"是尊重与发展个性的学说;它是近代西方文化发展的主力,也可成为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力。"个人主义"是陈序经西化思想的实现途径。他意识到了个性对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以一种新的思维视角解读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困境。其个人主义所提倡的充分发展个性及对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塑造,体现出个体的创造意识、自由精神及改造固有文化、探求中国文化出路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3.
蒋晋光 《文化学刊》2011,(1):146-150
辜鸿铭中西文化观的价值,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秩序越来越需要一种文明的规范或者是一种文化的范式来约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相比于西方文化,存在着同样甚至更加适合于今天社会生活的精神价值。辜鸿铭中西文化观的价值,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下逐渐地显现出来。重视文化间的融通与互补、探求文化内的转型机制是辜鸿铭中西文化观思想价值的集中体现,对社会转型的独特视角和独到的见解则构成了辜鸿铭中西文化观社会价值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实现文化落地,应从转变员工思想着手,使其能够去恶存善、心怀感恩,进而由内而外的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能够与企业共同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鲜活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洪海 《职业圈》2013,(20):14-14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具有正面的价值导向、深厚的革命内涵、鲜明的历史印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既涉及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内容价值,也包括外在特征和形式上的价值创造与重塑。从产业开发的角度看,当前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运用模式主要有:红色文献整理、红色文艺的创作生产、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与设计产业的融合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保护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优化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多维度开发模式,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乡村振兴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作为一个有着时空广度和人文厚度的历史人物,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近年来,对于文化问题的关注日益升温。而费老对于文化的研究,从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的宽阔视野和独特角度出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在晚年,费老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并注重吸收国外优秀的科学精神,认真思考文化的社会性,经过数十年思考与研究写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大力倡导"和而不同"文化观,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出"文化自觉"理论,强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对话与文化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研究费孝通的文化观,不仅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共同繁荣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徐建新 《职业圈》2012,(23):19-19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最重要的体现方式之一。是企业形象策划中最富有魅力的内容之一。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刊》2011,(5):118-118
杨思远在《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全球化进程引发了文化的多种危机,使人类文化呈现出分裂趋势。可以说,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之间的矛盾就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生存困境在文化价值内在张力上的反映。在世界历史性构成人的基本存在特征的情况下,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的定位必须以世界历史进程和全球化时代为基本参照。中华民族既是人类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员同时又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20.
赵妍 《生态文化》2021,(1):15-16
北京是"五朝帝都",人类社会发展史50多万年,建城史3000多年,建都史800多年,绵长的历史使京味文化呈现出八方荟萃、丰富多样的面貌,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 生态文化概述 生态文化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导致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源自意大利人佩切伊,他认为人类利用技术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