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英语世界》1985年第5期《也谈英语自学》一文中,刘承沛教授说:“学会英语,一般是指做到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一样灵活地使用英语。这不是做不到的,但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有英语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台湾语言学者,双向英语教学法专家扶忠汉先生在《扶忠汉再谈英语速成》一文中对什么是语言环境作出了十分通俗的解释,他说:“环境就是您所接触到的事物,英语环境就是让您一直不停地听英语、讲英语。”  相似文献   

2.
简介之前,首先让我引用一段现代格言:“在知识爆发与资讯导向的未来社会中,语言(外语)能力将等于谋生能力.十年之内,我们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专业知识、经历、学历等固然重要,但他的语言(外语)能力将决定一切!”真是一语道破语言(外语)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突出地位!学习英语到底有没有捷径?这是很多人(其中包括我)一直抱怀疑、否定态度的.但是,当我通读了台湾著名语言专家扶忠汉教授编写的《双向式英语》及其《英语速成法》之后,尤感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教材、教法明显具有实用、易学、强效的特点,而学员们所取得惊人学习效果,确实使人不得不在事实面前折服.  相似文献   

3.
《新思维综合英语》这套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学习的教材,首先从名称上就突出了这套教材编排使用的“新思维”和“综合”性。《新思维综合英语》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既侧重语言交际的流利度,又强调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同时注重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能力是综合性的,在整体语言教学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应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在活动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互动”式教学是大学英语《综合英语》在落实课改中的一种创新方法,这种方法的操作可以由“讨论参与”、“角色模拟”等方式来具体运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的应用。”作为农村学生,接受英语的渠道单一,缺乏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如何让农村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感受英语、学习英语、就成为摆在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我所科技人员的口语能力,所里1992年9月举办了一期英语口语学习班。聘任我担任教员,时间二个半月,坚持不脱产的原则。教材是扶忠汉先生的《双向式英语》。学员为八二年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大专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悬殊甚至很大,听说能力差又是一个共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于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那么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它的特征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有效地实施任务型教学法?这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54):26-27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更是西方语言文化的源泉。它对英美文学产生的重要影响在许多作品中都得到印证,使《圣经》故事发挥其隐含的参照作用。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深受《圣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圣经》中的人物对英语习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和掌握与《圣经》有关的英语习语,有助于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掌握它们的实际含义,并在英语学习中得以准确应用。  相似文献   

9.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阅读或听人讲话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语感的培养应贯穿在语文学习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05,(12):38-41
《美国语文》的中文版主编张健鹏、胡足青先生在《序言》里介绍:“一般来说,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部教程:一部《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还有一部《文学》,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本书就是较权威的一个《文学》版本的中文节选译本。”由此可知,美国语文教材是分科类型的语文教材,《美国语文》只是其中之一。我国目前普遍流行的语文教材是综合型的,即将阅读、写作、语法、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融为一“册”。从我国现在教材编写状况来看,全国各地语文教材编写者似乎一致认为综合型的语文教材好。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也曾试验分语法、文学来编语文教材,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次试验夭折了。到底是分科型的好还是综合型的好,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只流行唯一的综合型语文教材,是不是有点儿太统一了?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一种语言其本质是在学习一种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可以说学习英语,其本质是在学习英语文化,即西方文化。《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圣经》经常被标注为西方之书,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支柱。本文主要从《圣经》对英语文化的影响,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英语人名、英语典故、英语习语、英语格言的影响,说明《圣经》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起着莫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譞 《中国考试》2023,(8):65-74
随着我国英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推进,《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英语教师教学和评价实践的影响日益显现。通过对5位一线英语教师一对一的深入访谈,调查他们学习、应用和研究《量表》的情况和《量表》对其语言评价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知识、能力、原则及态度4个维度,《量表》的理论学习和评价实践会对英语教师的语言评价素养产生积极影响,教学经历和授课学段是其中的干预因素。建议充分发挥《量表》的指导性价值,切实提升英语教师的语言评价素养和评价者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学习一种语言其本质是在学习一种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可以说学习英语,其本质是在学习英语文化,即西方文化。《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圣经》经常被标注为西方之书,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支柱。本文主要从《圣经》对英语文化的影响,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英语人名、英语典故、英语习语、英语格言的影响,说明《圣经》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起着莫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最新颁布的《课程要求》既重视打好语言基础,又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方法以及文化素质。这种新型教学指导思想更加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更加符合外语的工具性特点,更加符合外语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这昭示着我国外语教学思想发生了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5.
《开放英语2》是专门为具有初级英语基础的成人自学英语而设计的。本课程以1,100词为起点,通过三个模块的学习,使你的英语达到中级水平,认知词汇4,000左右。《开放英语2》使你在学习语音、语法、词汇、语言功能等语言基础知识,掌握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化习俗,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安美荣 《河北教育》2006,(12):32-32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亲身体验,从而加速语言知识的内化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情境”无处不在,只要留心一些,课内课外学习英语的情境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英语四种学习方法的介绍人手,比较了双向式英语、AAA英语、疯狂英语与逆向英语学习等方法的功能、特点及其利弊,提出了英语学习的几点建议和适合学习者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曹瑞娟 《考试周刊》2013,(53):91-91
《新概念英语》是一套畅销全球的英语学习书籍,深受中国学生的喜爱。《新编实用英语》是一套以遵循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的为思路编写的英语教材,两者在编写思路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新概念英语》的设计体系,结合《新编实用英语》的课堂教学实例,以期高职英语教师更好地使用《新编实用英语》这本教材,最终达到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真正实现"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学为了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基础英语教学是打好语言的基础,而专业英语教学是使所学的基础英语得到实际应用。在教学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二者又有着显著的区别。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三多”、“三少”。基于此,基础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好专业英语,掌握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  相似文献   

20.
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继续奋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语文》2001,(7):4-4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重要社论,题目是,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语文界习惯上把它称作“六&;#183;六社论”)。这篇社论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修改后批准发表的。它的发表宣告新中国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全面展开。在社论发表的同一天,《人民日报》开始连载吕叔湘和朱德熙两位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社论和《语法修辞讲话》的发表,在全社会掀起了重视汉语运用规范和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这篇社论曾经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在语文教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