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缺一不可的基本新闻手段。它们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新闻媒介的两大文体。如果说新闻报道是主体、是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则是旗帜、是灵魂。但是,近几年在广播电台这方面的缺憾很是明显,有些广播电台近几年编发的新闻评论寥寥无几。只有让新闻和评论双翼齐飞,才能  相似文献   

2.
陈昊 《记者摇篮》2009,(5):43-43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报道是将新闻事件原滋原味地告诉受众,而新闻评论则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评述阐明某种道理。新闻评论的价值通常表现为作品题材重大、说理透彻和强烈的新闻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等,它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的总称。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则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达媒体意见的一种方式,它代表了媒介的态度、水平和风格。那么,如何写出好的的评论作品,发挥其深化认识、匡正时弊、引导舆论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纵观各级党报上的新闻评论,大都做到了论术的问题新、针对性强、观点正确、论证严密,使人看后受到触动和启迪,对加深人民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有不少新闻评论严肃说理有余.生动活泼不足,行文呆板沉闷,缺乏群众的鲜活语言和典型的有情节的生动事例(个人署名评论在生动活泼方面稍好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不强,减弱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新闻评论应向杂文学习。高级编辑、杂文家储瑞耕说:“杂文政论化则杂文死,政论杂文化则政论活…  相似文献   

5.
赵振宇 《传媒观察》2003,(11):23-24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联,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势,了解这一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师生对2002年中国大陆主要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做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包括发表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评论趋势、评论对象、评论时效、评论风格和评论字数等指标),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中缺一不可的基本新闻手段.它们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新闻媒介的两大文体.如果说新闻报道是主体、是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则是旗帜、是灵魂.但是,近几年在广播电台却普遍存在着重新闻轻评论的倾向,这  相似文献   

7.
梁丽丽 《新闻窗》2013,(3):66-66
一、新闻评论形式简析从概念上说,新闻评论是对社会中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急需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发表看法、评论、意见等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所针对的对象是新闻事件,因此在特点上同样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等特点。在表现上,新闻评论是一种论说性的体裁,它对新闻读者的影响则体现为就事论事,以理服人。在新闻报道中,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之相对应,这一点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同样不能例外。长期以来,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宣传的灵魂和旗帜,其形式大体上涵盖了社论、专栏评论、编者按、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等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是党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强化新闻评论。是提升党报引导力的关键所在。尽管一直以来,人们把评论摆在“党报的灵魂和旗帜”的高度加以重视,从报纸的“两类说”而言,新闻评论是报纸上两种主要文体之一(另一种文体是新闻报道)。但在地市级党报中,评论的地位和功用却一度出现弱化的倾向。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论不好写。新闻评论写作对写作者的理论素养、思想积累和文字功底有较高的要求,在地市级党报中,许多人视之如畏途。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的现状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联,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势,了解这一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组织师生对2002年中国内地主要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做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包括发表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评论趋势、评论对象、评论时效、评论风格和评论字数等指标),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如何分类,中外学者其说不一。美国有一种分法,把新闻评论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指社论、短评、专栏评论;广义的把政治漫画、民意调查和读者投书都包括进去。这种分法,狭义的解释尚可同意,但并不完全;广义的解释失之过宽,很难说足确切的。政治漫画、民意调查、读者投书,虽然有褒有贬,有它的政治性和新闻性,但毕竟不是新闻评论。如果这些都能归人新闻评论的话,那么报纸上发表的任何东西,包括新闻,包括标题,包括图片,包括版面安排,都可以称为新闻评论了,因为新闻本身、标题制作、版面安排,都有一定的政治考虑。所以,这种说法很难认为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如何分类,中外学者其说不一。美国有一种分法,把新闻评论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指社论、短评,专栏评论;广义的把政治漫画、民意调查和读者投书都包括进去。这种分法,狭义的解释尚可同意,但并不完全;广义的解释失之过宽,很难说是确切的。政治漫画、民意调查、读者投书,虽然有褒有贬,有它的政治性和新闻性,但毕竟不是新闻评论。如果这些都能归入新闻评论的话,那么报纸上发表的任何东西,包括新闻,包括标题,包括图片,包括版面安排,都可以称为新闻评论了,因为新闻本身、标题制作、版面安排,都有一定的政治考虑。所以,这种说法很难认为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评论应该大众化(一)新闻评论大众化的内涵.什么叫新闻评论的大众化,或者说,新闻评论的大众化的内涵、要求是什么呢?我以为,新闻评论的大众化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主题上,应该贴近生活,是大众关心的问题;在表达方式、方法上,要为大众所接受.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同志曾要求文学艺术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大众性.新闻评论与文学艺术一样,肩负有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责任.中央宣传会议强调,新闻宣传要“改进方法,讲究艺术,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要求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新闻评论大众化正是向这个方向努力.事实上,任何一篇新闻评论,都是要让人看的,而且总是读者越多、影响范围越广越好.而阅读的主动权不在评论员、宣传媒体手中,而在读者手中.因此,新闻评论能不能影响读者,取决于读者对新闻评论的“满意度”.直言之,取决于新闻评论是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不是大家一看就想看,并接受评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学作为新闻学的一门学科,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中的一种,自有它特有的性质。研究并弄清这种特性,既是新闻评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又对新闻评论工作的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新闻评论的基本特性,是题材的新闻性,选题的针对性主题的倾向性、体裁的论理性。 一、题材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在“评论”前面冠以“新闻”二字,充分说明了二者有着不解之缘。没有新闻性的评论,如政治评论、文学评论、音乐评论、影视评论等等,便不能称为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才能称有新闻评论。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的一个根本属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说的是评论与新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依托新闻论理,直接评述新闻、点明新闻价值、补充新闻不足、阐明新闻意义、深化新闻主题、加重新闻分量、扩大新闻作用等几个方面。 1、依托新闻论理。 这同毛泽东同志1919年说的“傍着活的事件”来写评论是一个意思。评论依托新闻报道。甚至同新闻结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是什么?新闻评论是及时或适时针对变动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发表的宣传性、意见性等主体化信息,它承担着社会公众意见表达的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媒介间竞争的加剧,新闻评论越来越成为各类媒体表达自身观点和吸引受众注意的重要平台。新闻评论的特点使其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写作体裁的特殊功能:之于媒介,采用新闻评论可以减少采访成本,提高竞争力;之于公众,新闻评论则可以引导社会舆论,平衡话语权分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但是,这两个功能的内在矛盾致使新闻评论的第二个功能越来越偏离了本来的方向,由“平衡”走向“垄断”。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文风亟待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敦安 《传媒》2000,(1):19-19,21
改革开放以来,报纸的新闻评论文风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与广大读者的要求相比,与不断深入的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报纸只有在不断推进全方位改革的同时,深化新闻评论文风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引导舆论的重任,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目前而言,新闻评论文风有七个方面问题,亟待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一、脱离新闻,不讲时效。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的报道,评论则是及时对报道的重要事实或有新闻价值的当前重大问题、事件的评价和议论。但目前我们报纸中的许多新闻,却没有以新闻报道为依  相似文献   

16.
简论新闻评论改革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缺一不可的两种基本新闻手段。新闻报道重在叙述新鲜事实、传播最新信息以显示其导向功能,新闻评论则贵在结合实际阐述政策疏导思想以引导舆论。如果说前者为新闻媒介的主体;那么,后者则是它的灵魂或旗帜,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实践表明,为了搞好新闻宣传,发挥正确的导向功能,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两者还常常需要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协同动作,形成合力,以便从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及时、深刻、全面、有效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论和路线。 下面仅就我国新闻评论的改革和发展趋势作些初步探讨。我以为我国于七十年代后期由阶级斗争为纲转而进入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的真实性标准不是“5W H”。而是,第一、新闻评论的依据是真实和准确的;第二、新闻评论的论题是合乎实际的。具备这两条新闻评论就是有真实性,否则就是失真的评论。新闻评论的失真比新闻报道失实有更大的可能性,而且造成的危害更严重。可是很遗憾,新闻评论失真没有新闻报道失实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就当前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议论、讲道理的一种文字体裁,是述评和论文的总称,统属于论说文、说理文、议论文的范畴.新闻评论由于它的独特功能,在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体现一张报纸政治面貌的旗帜.新闻评论和大量的新闻报道,构成每天报纸版面的两大主要体裁.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这两类主要体裁,在一个总的宣传思想指导下,既有分工而又互相紧密配合着完成一定的宣传任务.两者缺一不可.那末,新闻评论的特点何在呢?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比较高质量的、真正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好评论,总是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提出的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重新认识新闻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评论的特点需要根据发展了的新闻评论实践进行重新认识。把新闻性、政治性和指导性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不合适的。新闻评论有五大特点 :以新闻事实为依托、时效性、思想性、论理性和大众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8):23-28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受众地位的增强,我国新闻评论经历了由"论"及"评"的转变,如今在自媒体环境下,意见表达呈现出多元性和无序性,述评这种能够整合新闻、观点甚至是情绪的评论形式,则引领着新闻评论由"评"向"论"的再次转换。在话语方式和主体意识上,新闻评论则从"教育者"向"批判者"和"揭秘者"转换。写作风格上的地摊文学化、表达方式上的述评化以及表达功能上的情报化和智库化是自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