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的官吏管理制度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和对官吏权力的控制,建立了和完善了科举取士制度、官员责任制度和监察制度等等,在规范官吏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隋海燕 《兰台世界》2013,(11):27-28
唐代的官吏管理制度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和对官吏权力的控制,建立了和完善了科举取士制度、官员责任制度和监察制度等等,在规范官吏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叶玲 《兰台世界》2016,(4):132-134
唐代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高度繁荣的一个朝代,除了实行开明的统治政策外,还进一步强化各种制度的建设,尤其注重对官吏廉政管理制度的建设,既有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又有严格的官员选拔制度,还有细致周密的监察制度作保障,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唐代的政治清明,国富民强。  相似文献   

4.
明代是一个以严惩官吏职务犯罪为特点的时代,在明代早期,皇帝十分重视,监察制度在打击官吏犯罪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到了后期,由于统治者的不重视,将这些制度搁置,造成了官吏的贪腐之风。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审计问责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问责是出于古代帝王和国家监察官吏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而产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较高权威性。我国古代审计问责以事后实践问责和定期审计问责为主,在审计过程中通常采用"上计法"、盘存法等,并严格落实审计责任。  相似文献   

6.
审计问责是出于古代帝王和国家监察官吏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而产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较高权威性。我国古代审计问责以事后实践问责和定期审计问责为主,在审计过程中通常采用"上计法"、盘存法等,并严格落实审计责任。  相似文献   

7.
明代是一个以重典治吏为特征的朝代,明代的立法、司法和监察制度都体现了对预防官吏职务犯罪卓有成效的法律设置和制度设置。尽管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尝试,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官的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9.
明代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备阶段,其完备而严密的监察组织体系,单线垂直独立的监察组织模式,秩卑权重、禄薄赏厚的职权定位原则,较为完善的监察法律基础等,都体现了有明一代对历代监察制度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近读《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沈星棣等著,江西教育出版社版),感到它是一本史料翔实并卓有见解的、论述官员退休制沿革的著作。(以下简称《制度史》)它富有创见地论述了我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的始末,堪称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领域的一部有重要价值的论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监察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并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成为统治者稳固统治的一种有效途径。明代监察制度承前启后,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创新性,都察院作为明代的最高监察机构,在监督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本文主要阐述了朱元璋的监察思想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产生对监察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巡视监察制度,古已有之记者: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央巡视工作,成果斐然。这一制度安排,在我国古代是否有迹可循?张晋藩: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由来已久,实际上,有官就有察官,有官就有考课。监察、考课是逐渐连在一起的,但是,作为一种监察制度,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确立的。战国以前,还是贵族政治。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出现,皇帝任免官员。监察官的制度、名称,  相似文献   

13.
李炳元 《兰台世界》2012,(30):12-13
荐举连带责任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人事选拔制度,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荐举选贤是为适应专制主义集权政治需要而建立的官吏选拔制度,连带责任是为统治阶级能够通过荐举选拔出优秀人才而设置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14.
宋代初期贪腐之风盛行,宋太祖、宋太宗为了维护期统治政权,实行了严刑峻法治理官吏犯罪,同时从经济、行政和监察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防控和治理,在当时起到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人们的休假日,追源溯始,是由从政的官吏先作起的,古代官员为政期间的正常休假,是他们所享受的一项基本福利待遇,古代的休假制度名目多样,但节日假一直是各朝各代休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现在的假日制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汉代建立了十分有特色的官吏监察机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创建了地方机关对中央官员进行监察的机制,强化了地方机关对中央官员的监督。第二个方面,创建了拥有独立侦查权、审判权的监察机构——司隶校尉组织,能够对自己所纠弹的官吏犯罪行为独立侦查、审判,有利于监察机关摆脱行政机关的干预,独立行使监察权。  相似文献   

17.
宋代建立了严密的监察体系,使得整个国家的官吏和重大事项都受到皇帝的监察控制,这在客观上加大了皇帝的中央集权,使朝廷的命令能够有效地传达和执行,但同时也使得各级官吏失去了创造力和积极性,最终国家走向了灭亡。  相似文献   

18.
李明 《兰台世界》2013,(12):25-26
宋代建立了严密的监察体系,使得整个国家的官吏和重大事项都受到皇帝的监察控制,这在客观上加大了皇帝的中央集权,使朝廷的命令能够有效地传达和执行,但同时也使得各级官吏失去了创造力和积极性,最终国家走向了灭亡.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央政府派遣监察官员巡视全国,防范检查官员腐败。一般来说,古代"巡查制度"分为常设和临时简派两种形式。两种"巡查"制度一是位高权重、职宽责严的巡按御史。汉武帝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每个区设置一名刺史巡行监察,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权力很大,属于常设巡查机构。这种巡查制度,为历代沿用借鉴,如魏晋、隋唐时期有"监察御史",宋朝有"监司",元朝有"按察使""廉访使",及至明代,巡查制度已相当完备。据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明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  相似文献   

20.
致仕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留下了很大遗憾。文章回顾了致仕制度的沿革历史,总结了它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它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