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藏族建筑艺术是丰富多采,生动独物质,具有浓厚的藏族风格和强烈的地方特色,调动了藏文化的全部艺术手段,十分巧妙地表现了同大自然菘存,蕴含着宝贵的建筑经验和历史文化价值,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藏族建筑的杰作。  相似文献   

2.
建筑装饰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艺术意志的体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是藏式建筑的精华,其装饰艺术是藏区宗教、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装饰文化展示了藏民族宗教热情和审美情趣,反映了藏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是藏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丹巴高碉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巴高碉群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早期是作为战争和民居两用的,后来仅作防御外敌入侵之用。但修建 高碉的建筑艺术逐步被运用于修建藏族民居,使高碉文化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庞慧 《文教资料》2009,(5):60-61
本文通过对藏吉祥八宝图引出对藏传佛教艺术的特点分析研究.藏传佛教艺术体现出藏族文化独有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念,一个民族的深远历史与厚重的文明及其独特的情感气质都丰富地展现其中.整体的图形和独立的部分都有这各自不同的寓意和内涵.佛教的吉祥八宝作为藏族吉祥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它是反映藏族吉祥文化的一面宝镜,是佛教传入藏区以来藏族人接受佛教文化的真实写照,它不仅有着深奥的宗教文化意义,而且全面深入到了藏族的民俗文化中,从藏族的建筑、装饰到文学、谚语,吉祥八宝无处不在,可以说它是藏民族吉祥理念的神圣图腾.  相似文献   

5.
浅析藏族建筑装饰中的常用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藏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这门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统称藏学。藏族建筑装饰中所运用的色彩,也是这门文化独有的特色。藏族的传统建筑色彩,以及这些色彩所象征的意义,给了现代建筑设计一定的提示。本文对藏族建筑色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嘉戎藏区地处川西高原东南部,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造就了这一区域奇特的石彻建筑。本文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建造技术三个方面对嘉戎藏区石彻建筑的特色做了分析,对寺庙、碉楼、民居等最具代表性的嘉戎藏区建筑的空间布局、造型特点、施工方法等作了介绍。由此得出结论:石砌建筑不仅体现嘉戎藏族高超的建筑技术,而且体现嘉戎藏族绚丽的建筑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中的一朵高原奇葩。  相似文献   

7.
白马藏族艺术是凝结着白马藏族人民智慧的文化瑰宝,历史悠久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双重功能,表达了白马藏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追求和美好愿景。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因其本身的传承方式和新的流行文化等原因,日益失去原有的光辉。文章从白马藏族艺术家主体地位的保护、倡导新的传承方式以及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方面对白马藏族艺术做了深入的探讨,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白马藏族艺术的发展方向也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藏式传统建筑种类繁多,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要继承和发扬藏族建筑文化,研究藏族建筑文化的精髓,发掘其与当前时代和社会相适应的建筑类型,创造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藏族建筑。在研究和创造过程中,要注重对藏民族建筑风格的梳理、运用。  相似文献   

9.
论藏族服饰艺术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所有人类服饰一样,藏族服饰也是藏族出于实用目的而创造的,除了挡风遮雨的基本功能外,还负载着藏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藏族服饰艺术是藏族在满足实用目的的基础上,基于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考虑而产生的,富有很强的哲学意味。在对藏族服饰艺术展开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藏族服饰具有的实用哲学、美学和宗教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藏式民居建筑广泛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康定地区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康巴藏族主要聚集地,康定地区的藏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内涵和特点,是康巴藏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丰富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甲居藏寨民居建筑及其与自然环境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居藏寨的居民是嘉绒藏族的一支,他们在长期的自然和文化选择中,发展出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独特建筑形态。文章首先对藏寨建筑的源流和整体特征进行了描述,然后从取材、设计、结构到布局的角度,分析了其独特建筑样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作为我国西北、西南两大民族迁徙通道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的寺观壁画同样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瑰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寺观壁画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而通过数字化手段则能够永久地保存壁画的信息。现代科学与古代艺术交融碰撞,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寺观壁画数字化,是永久保存该文化遗产的完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楚四名楼之一的晴川阁,历经明清两代,多次进行维修、增建和重修,形成了今天独具魅力的建筑特色,在中国建筑史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晴川阁古建筑群以南方建筑风格为主,融合南北建筑风格之长,使楼阁的雄奇、行宫的古朴、园林的秀美浑为一体,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既有中华民族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又有藏族文化独特的个性,具有重要的历史、经济、文化、娱乐、健身和审美的学术研究价值。要加强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与保护,大力发展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使这一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甘孜藏区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博大精深的康巴文化成为甘孜州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甘孜藏区人文旅游资源,根据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特色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分为9类: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类;民族风情与民俗节庆类;建筑文化类;名镇名村名寨;红色文化资源类;民间信仰类;服饰文化类;饮食文化类;地域特色文化类。  相似文献   

16.
赵剑峰 《大连大学学报》2012,33(3):69-71,93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的发展和变异有着多层面的联系。本文就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的继承,现代建筑对建筑文化的依赖性,以及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等3个方面,对建筑与文化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位于横断山脉的藏彝走廊是现存的最为完整的古老文化保留地,是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黄河大统一文明的独特文明样式。其多元文化整合过程具有重大的多元文化整合价值和现代社会发展价值,不仅全面揭示了多元文化整合的基本准则、要素及最终目标,对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民族关系处理等方面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当全球化浪潮冲击到文化和文学领域之后,作家尤其是那种跨越国家、民族或语言的创作的作家的文化身份的辨析成为聚集了众多争议的问题。藏族汉语作家扎西达娃的汉藏双重文化背景决定了它的文化身份必定是模糊的和分裂的。本文通过对他的作品的解读,分析了扎西达娃文化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天津是一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多国建筑风格的城市,在天津打造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究近代西洋建筑的整体风格与个性特征,正确解读其文化内涵,将对繁荣建筑创作、发展建筑文化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