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现在全国的电视新闻界克隆现象严重,中央台有了《焦点访谈》,然后各省各地市也涌现一批“小焦点访谈”,江苏台出了一个《南京零距离》,然后各地出现了不同地方的“零距离”节目。同样我们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后,因为收视率高,表现形式独特,导致各种浙江乃至全国方言说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2.
周岩 《声屏世界》2006,(4):43-44
从1998年至今,国内对“说新闻”这一节目形态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批有吸引力的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晚间播报》《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发展乃至收视率的提高,证明了观众接受它、认可它、喜欢它。但是,随着“说新闻”在全国各个电台、电视台以铺天盖地之势统领新闻播报天下的时候,很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形成了现在“说新闻”节目发展中的瓶颈。播报如何口语化“说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解说词的口语化。“说”出的新闻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3.
电视栏目《南京零距离》推出以来,电视界除多了“民生新闻”这个新名词,“零距离”的新闻运作理念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追捧。《南京零距离》具有原创之功,尝试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方面有所突破,探索的勇气固然可嘉,“民生新闻”作为地方电视台试验的一种新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4.
2002年元旦,《南京零距离》新鲜出炉。这一档第一次高举“民生新闻”大旗的栏目自开播以来,就一举成为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王牌栏目。其收视率之高,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收视率奇迹”。《南京零距离》的大热在全国各大省市电视台引发了一股“克隆”热潮,2002年以来,仅南京地区就先后出现了6档类似的节目,如《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  相似文献   

5.
王晓明 《视听界》2006,(2):4-11
“领先一步”,这句人们熟知的广告语,放在《南京零距离》,放在江苏城市频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4年多前,当业界还在照搬央视新闻模式,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星星点点的荧屏都在播放当地版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时候,《南京零距离》腾空而起,惊动了中国电视界。一个新鲜的名词“民生新闻”就此在中国新闻史上定格。这两年,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在大战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创始者江苏城市频道,却已经在悄悄地调整战略,将《南京零距离》的品牌效应放大到整个频道。一个先前半死不活的省级地面频道,如今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收视高地、创收大户。[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首播时间为19:38,即紧接在《新闻联播》后播出,次日分别在第一套节目的06:10和新闻频道的一些时段进行重播。根据焦点访谈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被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的第一、二名,《焦点访谈》并获得新闻名专栏大奖,可以说它是一档有较大影响力的栏目。  相似文献   

7.
丁理 《新闻采编》2007,(5):32-33
随着《南京零距离》“零距离”贴近民众的“民生新闻”的成功运作,全国范围内随即引发了“民生新闻”热,各大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节目。由此,运城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第一时间》栏目也应运而生。像其它台的民生节目一样,这是一档站在百姓立场、以平民视角来关注百姓生计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节目,内容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日常的七零八碎、家长里短等。节目中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让他们自己在镜头前述说,增强其话语权,并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体现出媒体对百姓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三贴近”的新闻从业理念。  相似文献   

8.
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浪潮性”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性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后,相继引起了业内,尤其是城市电视媒体对其内容选择价值及节目组织样式的效仿。“民生新闻”也由此成为业界及学界广泛应用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刘天鹏 《今传媒》2004,(4):34-36
应该说,经过几年的实践,全国以“说新闻”为主要播讲方式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其中尤以北京台《晚间新闻报道》、湖南台《晚间新闻》以及江苏台《南京零距离》为代表。这些节目大都将镜头对;隹百姓生活,以平民化的视角,朴素的人本理念和广大电视观众平等地交流。这些节目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拒绝了以往电视节目贵族化的倾向,用老百姓的语言说老百姓身边的事,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南京零距离》问世,揭开媒介发展新的一页,以它产生的广泛影响,和其他大小媒体不断模仿克隆的事实而言,它宣告了一个新的新闻形体——民生新闻时代的诞生,具有史学意义。同时,它也暗合了中国电视媒介所谓“逢三变革”的行迹。《南京零距离》以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追求原生态再现民生与民情的经营理念,迅速获得了巨大成功,全国各地的媒体纷纷效尤,比如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浙江电视台的《1818黄金眼》以及温州台的《温州零距离》等,都在问世之后立即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11.
1993年 5月1日开播的《东方时空》和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不但是中国电视史上新闻杂志型节目和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尝试,而且也成功地推出一批观众喜爱的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敬一丹、王志等。回眸这些如今被观众视为“名人”的主持人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他们都来自新闻采编工作的一线,有一定的新闻采编工作水平和经验。 应该说,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等一批主持人的成长,离不开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这片良好的土壤。中央台评论部的成立和《焦点访谈》节目的创立,没…  相似文献   

12.
姚晓静 《新闻传播》2009,(10):16-16
《焦点访谈》作为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代表之作,有着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的风格和特色,在节目形态.特别是表达媒体观点的“说话”方式等方面尤为突出。近目,有人送来一套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编写的《焦点访谈》系列丛书,记录了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以来的稿件和采访心得,读后,再次感叹不已,也再次坚定了自己对《焦点访谈》成功之根本为恰守事实的一贯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3,(1):5-6
央视1套开年节目改版受关注 2013年新年刚过,央视1套的多档节目成了全国媒体及观众、网友热议的话题。“豆饼大叔”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大力度改版.《梦想合唱团》第二季人气爆棚,《星光大道》豪华升级,《开讲啦》第二季再次奉上”思想盛宴”等,节目不仅开年表现“很给力”,收视率也名列前茅。有观众评论:“新闻接地气.综艺有新意。”  相似文献   

14.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这句节目宣传语已经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大眼睛徽标一起深入到千家万户。据央视观众调查显示,《焦点访谈》这个新闻评论性栏目在全国的平均收视率已由开播初的14—15%上升  相似文献   

15.
魏玉龙 《视听界》2014,(1):95-97
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栏目(《南京零距离》的升级版)开创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节目包罗:万象、内容平实、短小精干,有“电视晚报”的美誉。其中,有一类节目很是独特,颇受观众的喜爱,那就是“零距离”体“老文化”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6.
郭光华 《新闻界》2006,(6):90-91
2002年第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诞生,收视率迅速提高。马上引发全国不少省市电视台的跟进。同样获得高收视率的回报。“民生新闻,一抓就灵”,这句话已成为中国电视业界提升收视率的秘笈。  相似文献   

17.
陈栋  王丽明 《新闻窗》2006,(5):110-110
如今,除了央视一套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典型评论节目外,新闻频道也纷纷推出了《新闻会客厅》等评论节目,山西电视台的《记者调查》、四川电视台的《今晚10分》、湖北电视台的《沟通》等,都是一些颇具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评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相比于平面媒体,电视的新闻评论力度与其媒体地位难以匹配。  相似文献   

18.
责任在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评论类日播栏目,《焦点访谈》制作播出了大量影响广泛的优秀节目.形成了以舆论监督著称的栏目特色,“成为了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好帮手,成为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了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成为了基层困难群众的主心骨,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精品栏目”。为此,有的观众形象地比喻《焦点访谈》是“帮哑巴说话,搀盲人过河”,更亲切地称呼她为“老焦”。  相似文献   

19.
1994年4月1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正式开播 ,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先河。一时间 ,全国各地电视台争相仿效 ,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闻评论栏目。1996年 ,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调查》 ,再次引起了广大电视观众特别是全国电视界的关注 ,并再度推动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一些县级电视台也随之开办了类似节目。应该说 ,新闻评论节目在电视中的出现和普及 ,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一大幸事 ,有许多可喜之处。可喜之一 :突破了以前电视新闻短和浅的弱势 ,使电视新闻有了向深度开掘的空间。节目样式的创新和容量的加…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电视屏幕可谓异彩纷呈,在经历了综艺晚会热、纪录片热和纪实电视剧热之后,又出现了电视“谈话热”。中央电视台以综艺型的谈话节目《十二演播室》为发端,经过访谈型的谈话节目《焦点访谈》,而后又推出了论辩型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尤其是《实话实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屏幕终于有了纯粹的电视谈话节目,它把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展示给了观众。在中央电视台“一枝独秀”的示范效应下,电视谈话节目这朵荧屏奇葩在全国各地竞相开放。如今全国各省级电视台几乎都有了类似《实话实说》的电视谈话节目,可以说荧屏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