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变化不少,让广大师生有应接不暇的感觉,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在作品的选材上,一改往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而变为外国文学名著的节选。其中第13题问"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这道题是非常有难度的,很多考生对这道题的理解似是而非,有如雾里看花,觉得好像和某些知识点有关,但又没有把握或者答得不确切。其实,考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情有可原的,有以下几种因素造成了考生的困扰。一、命题者选材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近五年来,探究题一直是江苏语文高考中考查考生能力的"必备良方",这也让该题型成为了广大考生的"必然苦药"。苦口良药不仅苦了莘莘学子的心,也辜负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有这些话语:"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  相似文献   

3.
正文学作品少不了描写,描写类语段表达特色题也一直是江苏省高考的热点题型,如2007年江苏高考第15题、2009年江苏卷第13题、2010年江苏卷第11题。但从学生应答情况来看,结果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对该类题束手无策,盲目作答。其实,只要掌握了描写的相关基本知识点,再结合文本分析,描写类语段表达特色题还是可以做到有迹可循,有法可依的。一、分清类型,明确方向在现代文中,描写对象以人物、景物和场景为主,描写  相似文献   

4.
正总体而言,今年江苏高考的试卷难度当属中等,题型稳中有变(最大的变化自然是作文)。这是大家都明显看得到的,在此笔者不予赘论。对于名著阅读题,笔者有些想法倒要谈谈。一、名著教学的回顾今年的高考附加题均分据说只有十七分多点儿,这其中的原因一则是"材料概括分析题"的确难了点,另外恐怕是"名著阅读题"的正确率不太高(参加江苏高考的有些考生曾在  相似文献   

5.
阅读题是高考语文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即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要求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文旨在探析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特点和阅读技巧以提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  相似文献   

6.
杨佰智 《考试》2008,(2):53-55
综观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省自主命题的"地方化"特点明显。比如:上海卷(十二)题、山东文综卷第29题、江苏卷第34题等,这些试题,关注乡土地理,彰显地方特色。考试内容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体现了"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在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丁瑞芝 《成才之路》2012,(31):82-82
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多年以来一直出现在高考试卷中,而且赋予其较高的思想内涵和分值比例,难怪高考专家说:"得阅读者得高考。"可见,阅读理解对考生来说是多么重要。下面,就考生如何做好阅读理解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一、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考查近三年英语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可以清晰看出,试题一直以英语《考试大纲》为依据保  相似文献   

8.
现象:一道并不太难的"难题"."前面的试题很简单,最后两题太难!"提到08年江苏高考数学卷,几乎每位考生都这样评价.经过实际解答及与部分考生交流,笔者认为,第20题(全  相似文献   

9.
正"对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景和人物形象,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鉴赏文学作品方面对考生提出的要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已经成为现今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考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试题,做到准确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做出评价,写出自己的感悟呢?本文将简要分析。一、高考人物形象鉴赏题的命题类型高考语文人物形象鉴赏题的命题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文学作品中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简要概括人  相似文献   

10.
从近几年课改地区高考试卷来看,全国新课标卷2010—2011年考的都是小说,2011、2012年全国高考17套试题中有8套考了小说阅读。由此可见,小说阅读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也作了一些规定,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文本的选择上,主要是选中外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但也有可能从中长篇小说中节选,如2011年江苏高考卷就是节选。小说阅读设题的特点自然与小说这一文体本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应是这六个方面:故事情节的概括,人物形象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语言的品味,标题含义的理解,开头、结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考卷中,实验题是高考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变化的题型.从2008年江苏物理高考采用新的高考模式以来,江苏省高考实验题一直设置为两道题,第10题(8分)、第11题(10分).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实验题除了分值固定外,还有很多相对固定的特点.现将分析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望能对2012年高考创新实验复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一、2008~2011年高考第10题特点分析纵观2008~2011年江苏高考第10题,从该题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18题第(Ⅲ)问是考生们、老师们反应最强烈、感受最深、争议最多的试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该题运算量偏大,花费的时间太多,因此而影响最后两题的解答的考生不在少  相似文献   

13.
<正>综合探究题作为一种新的题型,它在2006年高考江苏政治卷中首次出现就十分引人注目。2007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的第39题,是该题型在政治学科高考中第二次出现,它以切入点小、赋分重、课题现实性强、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和理论深度,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方向,深受考生和教师好评。下面就试题特点及给我们今后的复习备考启示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其中“探究题”(能力层级F)更让考生甚至老师感到头疼。它是文学文本阅读中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题。从江苏近三年的高考实践来看,这一题是全卷失分最为惨重的试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之前江苏高考题所选的小说类文本都是国内一些名家之作,但2014年却选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之死》。考生可能始料不及、茫然无措。下面就这阅读题考题情况进行分析,谈谈外国小说的阅读鉴赏问题。一、考有定向,《安娜之死》考了什么2014年江苏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一)考外国小说《安娜之死》,既然是小说文本的阅读考查,考查的主要方向也是常规的,有迹可循。它肯定是对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中的手法以及作品情感主题倾向等设题考查的。第一题是简析该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的具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中的"最"和"第一",通常都是历史的转折点或时代的开端,而这些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又扮演着"题眼"和解题关键点的角色。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些方面的考查屡见不鲜,例如:2007年全国卷Ⅱ的第16题,2006年全国卷Ⅰ第21题,2004年全国卷Ⅱ的第12题、19题,2004年全国卷Ⅲ的第22题等等。笔者现将历史教材中有关这方面考生易错的知识点归类整理,供考生高效备考。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课本(必修)第六 章《遗传和变异》是整个 教材的重点,这一点从历年的高考 生物学试题中可窥一斑,该部分有 关概率问题的计算更是一个难点, 成了考生失分的雷区.2005年全国 卷第31题、天津卷第5题、上海卷 第30题、广东卷第35题、江苏卷 第31题、江苏卷第27题等都涉及 到概率的计算.前不久笔者将今年 全国各省高考试题中有关计算概  相似文献   

18.
高考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中难度较高考查能力较强的测试题型。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经常出现答偏、答错、答题不全等现象。本文就考生在2012年江西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有效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方法。一、高考阅读题型的特点高考阅读题型一般分为论述与说明类文章、实用类文本以及中外文学作品。这三类文体各有其特点和考查方向。例如:论述与说明类的文章一般会考查理解文中概念、句子的含义;实用类文本把重点放在分析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上:而中外文学作品与前面两类不同,它  相似文献   

19.
一、整张试卷结构特点跟其他省市不同,江苏2008年新高考为文科考生设计了加试题。必考题和选考题的结构也和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新课程卷不同,2008年江苏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题选材为文学类文本,而非论述类文本。四省区选考题阅读材料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最后一题均为探究题;江苏在选考部分将用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且均不设探究题,而将探究能力的考查调整至必考的文学类文本中。所以,江苏考生毋需在选考部分进行探究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语文卷中经常要涉及到"表现手法"这一概念,2007年全国的18套高考卷中,涉及这一概念的就有5套。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则含糊不清。这里不妨借2007年高考出现的五道题来看暴露出的问题。1、海南(宁夏)卷的第13题:"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2、全国卷(Ⅰ)的第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江苏卷的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