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我说,听君一席话,胜读一辈子的书。这几天,东城双语小学的老师们一直跟随孟国泰老师,聆听他的"三标高快"课堂报告,与他面对面地交谈,老师们不放过任何一个交流的机会,就连吃饭时间也不断地提问质疑。孟老师认真耐心地解答每一位老师的困惑。一开始,我的态度是:人家是专家,我们学不来。校长批评我说,你的高度不够。我没有反驳,但心里还是想,本来就是嘛。  相似文献   

2.
俗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我融入华应龙老师精彩诠释的"角的度量"一课时,我深感:听特级教师一堂课,使我顿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悟。华老师那朴实的数学语言、精心的教学预  相似文献   

3.
"听君一席话,如沐春风。"曾经看过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朱军和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老师的一段对话。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魏老师同一位考试经常得个位数的学生进行的谈话。魏老师没有讽刺挖苦的意味,他态度诚恳地说:"这位同学平时上课不听,下课不看,居然考了8分。如果能稍微看看书的话,那么就不知道能考多少分了。"这位考试总是不及格的学生原以为会被老师骂个狗血淋头,却意外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于是心存感激的学生找回  相似文献   

4.
将要毕业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班主任老师——老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实话课”,它将陪伴我踏踏实实地面对人生,走向社会。 那天,老老师一上台就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恐怕没有这个本事。但想和同学们说点实话,谈  相似文献   

5.
杨老师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英语教师。一天,主抓教学工作的李副校长找到他,说要听他的一节展示课。杨老师很紧张,有些不知所措。见状,李副校长安慰道:"没事的,你可以先和其他几位同科老师一起集体备课,然后,再确定上课思路。"杨老师找到了其他几位同科老师,请求帮助。A老师说:"我认为本课单词较多,可以开门见山。然后,将重点放在课文的讲解处理上。"B老师说:"单词是最基础的,我赞成以小故事的形式将单词呈现出来。这样,学生们的识记效果要更好。"C老师说:"我建议将课文提炼出一个话题,让学生们充分去表达。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强化学生们的口语表达。"三个同科老师,你一言我一语,都尽心尽力地为杨老师参谋着展示课的教学思路。杨老师也是很虚心地听着,记着,想着。  相似文献   

6.
"听君一席话,如沐春风."曾经看过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朱军和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老师的一段对话.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魏老师同一位考试经常得个位数的学生进行的谈话.  相似文献   

7.
<正>与张老师的对话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冬上午。虽未能见面,但隔着网络听张老师的娓娓道来,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温文儒雅与学识渊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这个上午带给我的最直接切实的感受。孩子的未来不可设计,父母要做的无非是“如他所是”。  相似文献   

8.
赵春梅 《班主任》2020,(5):48-49
接手新班第一天,坐在前排的一个无所事事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不仅不专心听讲,还毫不在意地玩着小玩具。我几次用严厉的目光暗示他,可他看了看我,仍然继续着他的游戏。我表情严肃地走到他桌前,伸出手来,压低声音说:"拿来,课堂常规你不懂吗?"他愣愣地看着我。这时,他的同桌说:"老师,他是随班就读生,耳朵聋,听不见。"我仔细查看,他并没有佩戴助听器啊!有学生说:"老师,他是感应性耳聋,有时候能听见,有时候听不见。"听了学生们的话,我大声对他说:"你叫什么名字?"他口齿不太清晰地回答:"小淳。  相似文献   

9.
陈冬梅 《广西教育》2009,(31):39-39
5月24日,我参加广西(北流市)2009“名师课堂”教学展示与培训活动,有幸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的上课与讲座,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下面,我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分享。虞老师现场展示了两节课,非常精彩。他的讲座更让我受益。他不像有些专家那样大篇地讲述理论,  相似文献   

10.
“小官迷”     
星期五,我把小外孙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小家伙竟然莫名其妙地让我给他封个"官"当当。一问才知道,原来幼儿园老师刚刚"任命"了一个小朋友当班长,他没有当上,有些不甘心。听了这话,我心里想笑:看来"官瘾"谁都有啊,5岁的孩子也不例外!却也只能一本正经地回绝:"姥爷可没有那本事,再说你们老师也不听我的啊!"外孙一听哇哇大哭,边哭还边说:"您不是当过园长吗?老师肯定听的。"说着拿起手机硬往我手里塞,非要我给老师打电话不可,看那架势,这"官"是要定了!  相似文献   

11.
<正>在班会课上,我问学生们长大想干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我想当科学家。""老师,我想做一个音乐家。""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警察。"……我很满意他们的回答,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小手一个劲儿地往空中伸,哦,原来是班里的学困生——吕斌斌,我请他回答他的志向,他大声地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清洁工!"班里一阵哄堂大笑,同学们叽叽喳喳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幼儿们一个接一个地跑来告诉我说,“韦老师,杨益小朋友要两脚把你踢死,一脚把你踢到山顶上。”我一听感到很奇怪,是不是我哪件事处理不当,引起他对我如此大的仇恨?我若无其事地向周围幼儿了解事情的起因。原来,杨益和蒋维芳小朋友闹矛盾,蒋维芳说,要告诉老师。杨益听后便脱口而出:“我才不怕韦老师哩!我能两脚把韦老师踢  相似文献   

13.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14.
一天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群小学生,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饶有兴趣地跟在他们后面听他们谈话,一个小男孩愁眉苦脸地说:“唉,回家又要吃‘皮带炒肉丝’喽我在学校捅娄子了,今天老爸在家长会上准又挨批了,他丢了面子,回家还不得抽我一顿。”一个女孩说:“我也好不到哪去,期中考试没考好,老师准要告状,回家也是吃不了兜着走”“还是我快活,俺爸妈都不愿意去开家长会,最后让奶奶去充数,奶奶可什么都不懂的。”另一个女孩高兴地说。孩子们不经意的一席话使我陷入了沉思中……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是给学生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5.
贾利云 《小学生》2012,(12):7-7
前不久,学校开展了诊课活动,听了徐立虹老师教学《草船借箭》,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引起了我的深思。课上,老师在总结全文时问:"诸葛亮能够这么顺利地借到十万多支箭,是谁帮了他。"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认为是鲁肃帮了他,因为鲁肃是个老实人,诸葛亮吃准了他不会把借船这事告诉周瑜,所以我认为是鲁肃帮了诸葛亮。"老师满意地说":这位同学说得真好,的确是鲁肃帮了他。"旁边一位  相似文献   

16.
老师的话     
每次家访,家长们都会说上一句:“这孩子就听老师的,不论大小事,他都爱说‘我们老师说的’,真拿他没办法。”开始我听了不以为然,心想:老师的话真有这么大的威力?然而,当自己的孩子入园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老师说的话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我儿子上中班时,有一次他告诉我美术课上画了什么,是怎么画的。我说:“你画画的顺序不对,应该……”没等我说完,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就是这样,我们老师都这样画的。”我拿出纸笔想纠正他,他  相似文献   

17.
牡丹江一中高考班的老师办公室,老师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突然,从风雪交加的门外走进来一位15岁的男孩儿。他犹豫了好一会,终于鼓起勇气大胆地说:"老师,我是黑龙江省海林县三道沟公社二道河大队原始部落屯的……"老师们一片惊呼:"原始部落?那有二百多里路啊!"男孩儿说:"我来请教老师  相似文献   

18.
《家教世界》2013,(11):20
一哥:你好!今天数学课上,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同桌凑了过来,在我耳边说:"喂,刚才老师讲的那一步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想听老师接下去的讲解,但又怕不告诉他,他会生气,那时的我真是左右为难。放学后,同桌又对我说:"沙沙,跟我去旱冰场溜旱冰吧。"可是我早上答应爸爸放学后按时回家,但听同桌这么一说,我又很不好意思,心里矛盾起来:去吧,其实心里一  相似文献   

19.
放学时,我照例对学生们一天的在校表现进行总结.大家都很认真地听着,唯有小宇,双眼盯着窗外,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我用眼神暗示,可他毫不在意.我提醒他认真听讲,他却说:“老师,我听着呢!”这时他的同桌说话了:“你明明盯着窗外,还说认真听讲?”小宇不服气,开始反驳:“我是一边看着外面,一边听老师讲话,谁说我没认真听讲?”我制止了他们.我告诉小宇一个人不能同时干几件事情,我说:“只有集中注意力干某一件事情,才容易把这件事干好.”说完我继续做每日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一思 《课外阅读》2013,(13):38-39
<正>台湾老师的建议上海广中学校请台湾财团法人、外展教育发展基金会执行长廖炳煌老师在浦东为学生进行外展训练时,廖炳煌忽然向乔俊君提出:"乔校长,能不能从今晚开始,让老师和学生一桌用餐?"乔俊君对廖炳煌的建议有些不明就里,因为按照惯例,学生和老师是分开就餐的,尽管在一个大厅里,也是学生们坐在一起,老师与老师坐在一起。"当时我一听,他想一起用餐,应该是为了增加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