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居于语文核心素养四大内容之首,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古诗文教学存在“重教学目标,轻文化感悟”“重机械分析,轻文体逻辑”“重考试技巧,轻思维发展”等问题。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采取模块化主题、多元化拓展、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悟古诗文的丰富内涵,理解古诗文蕴含的文化元素,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蓬勃发展的根基和源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古诗文阅读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与、关注当代文化的关键途径,古诗文教学课堂是文化传承与参与的主阵地。深挖古诗文的文化内涵,深耕古诗文阅读教学,不断优化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无论是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还是对民族的繁荣昌盛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华夏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内涵,是当代人汲取先人智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不可缺少的文化桥梁。现阶段基于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笔者针对实践中古诗文教学模式刻板,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不高的现状展开研究,以期促进初中古诗文教学事业发展,为提高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贡献绵薄之力。一、学习古诗文,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1.提升初中生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文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丽宝藏,吟诵不仅仅是古人对于诗文的传统诵读与流传的方式,也是对于古诗文创作的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的重要形式,其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与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吟诵作为古诗文的声音载体,有效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帮助古诗文的朗读、背诵与记忆,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领会起到积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带领学生感受诗文的情境,领会古诗文所蕴含的哲理与魅力。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古诗文是小学生从小就应该进行自主学习的知识,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古诗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核心素养。结合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小学生掌握的古诗文量不达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不足。本文分析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质量,以期提升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综合能力。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宋词、唐诗、汉赋、离骚、诗经等都是我国的古典诗文的瑰宝,经过了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古诗文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根基,更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从现阶段开始培养小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爱好,将传统文化厚植于学生的内心,使学生能自发自觉地对古诗文知识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借助古诗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承、教育,促使学生可以深层次的理解传统文化内涵,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研究高中古诗文品拓写教学,建构古诗文教学“品—拓—写”策略,引导学生发掘古诗文蕴含的情愫,加深对古诗文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塑造美好心灵,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古诗文的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情感的一个重要纽带。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发掘古诗词中的情感内容,发挥古诗词的美育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是初中生必学课程,而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继承传统文化有着显著的价值。古诗文本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与构成,初中生古诗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教师若能在古诗文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渗透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和质量,还能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让其语文素养得以全面发展和进步。究竟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呢?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诗文传承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每一篇古诗文中蕴含着较为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思想及价值,这些作品具有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上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有效提升自身全面素质的发展。一、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现状在高中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古诗文中的字、词、句乃至全文的理解及背诵,教师将文本完全割裂开来进行解释,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及作者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是当前高中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古诗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现状,从坚定弘扬传统文化的新理念、强化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和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承样式等方面,对当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组成元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引入传统文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塑造学生的文化情怀,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本文针对中国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古诗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学好古诗文,不光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朗诵是常用方法,本文将围绕古诗文朗诵教学的意义、现状和方法展开论述,为提高初中语文古诗文朗诵的教学质量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盛艳玲 《天津教育》2021,(11):156-158
在新时期越来越重视经典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学好古诗文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文教学,从学习期待、学习情感、诵读记忆、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不断探索,提升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文化经典在小学生的诵读吟唱中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古诗文整合式教学是一种将语文学科的不同内容进行整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古诗文、现代文、语言知识、文化常识等内容被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综合认识和理解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古诗文;将现代文与古诗文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变迁和文化传承的过程;将语言知识融入诗文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技巧;将古诗文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由此,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古诗文,增强他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吴惠琴 《教师》2020,(9):25-26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目前教育部门正逐步增加教材中古诗文的篇数,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文化中古诗文的重视。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建立起课内古诗文教学与课外古诗文学习的桥梁,通过对比式教学来实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加深学生对同类型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文章分享了在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三步"教学模式,以期为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不但要教会 学生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 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传统 的教学手段中融入现代多媒体教学,以期增添古诗文教学的魅 力,从而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是我国经典文化,选入统编教材的古诗文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80%左右,体现了国家注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和传承,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是教材的意图.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深远影响。系统梳理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选编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古诗文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历史的见证。由古至今传递着中国的历史,感染着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回首历史,延续未来。古诗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也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古诗文的韵律美感和形式美感吸引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同时,古诗文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把传统文化融入现在初中语文课程中,也被列入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