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可否认,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在成了全球流行的偶像。两年前,他还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名不见经传的初任参议员,而今却成为首位美国黑人总统。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巴马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在Facebook、MySpace等网站建立频道,与美国选民互动,获得了各个阶层民众的支持。因其在竞选过程中,较成功地使用了互联网,被誉为“互联网总统”。本文分析了奥巴马竞选中网络传播的团队构成、传播的原则、措施、效果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经过21个月的艰苦奋战,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终于完成了“不大可能达成的任务”,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秘诀在于他及其竞选团队熟练地运用互联网而开展的政治营销。“电视总统”肯尼迪是第一位用电视直播方式进行政策阐释和新闻发布的总统,  相似文献   

3.
微博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2008年,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时利用Twitter作为他的竞选工具之一,奥巴马的Twitter账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几百万的跟随者,为他参加总统竞选积累了大量人气.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胜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届总统。大选揭晓后,媒体盛赞奥巴马成为第一位入主白宫的黑人总统,标志着美国民权运动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有评论家欢呼美国第一位“网络总统”的诞生,甚至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就不能当选。奥巴马本人在胜选当晚的演讲中,也不无感慨地间接承认了互联网的作用,他说竞选的胜利靠的不是别的,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5日,巴拉克·奥巴马竞选成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总统.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不少人注意到了奥巴马在大选过程中积极广泛地应用了互联网,甚至有些人将他的胜利归因于此.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在当下以“世界领导者”自居的美国,如何对中国力量的发展进行评估和应对是其政界和学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这方面的著述不计其数。其中,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曾多年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在奥巴马竞选总统期间担任其竞选团队的外交政策顾问,  相似文献   

7.
张涛甫 《新闻记者》2008,(12):31-35
2008年的美国大选改写了美国政治历史,奥巴马从4年前一个默默无闻的民主党参议员,迅速蹿升为新一届美国总统.他的崛起创造了一大政治传奇,刷新了肯尼迪在1960年代所创造的美国总统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9月10日奥巴马现在明白了什么四年前,奥巴马以美国梦代言人的形象入主白宫。对本次大选,奥巴马认为这是事关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一次选择。他认为,选民需要对经济现状的各影响要素进行冷静的评估,而正是他的努力才使得美国避免陷入一次经济萧条。而他在四年前竞选中全力主张的跨越党派之争的构想,至今仍未有机会实施。  相似文献   

9.
陈彤旭 《青年记者》2016,(13):20-21
掌握新生代的心理是重要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策略抓住了年轻人,他重视互联网的应用,在推特上表现出色,被称为“互联网总统”,这是相对历史上罗斯福的“广播总统”和肯尼迪的“电视总统”而言.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获胜的蔡英文团队的竞选广告是《跟着孩子走》.尽管有人批评这是蔡的投机心理,但这个案例表明政治传播要把握新生代心理.无论政治传播,还是新闻传播,要想吸引新生代,都可以运用年轻化的思考和设计.这需要体察年轻一代的心理,既了解作为发展心理学组成部分的青少年心理学的经典论述,也要及时跟进每个时代年轻人的特殊心理,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调研.  相似文献   

10.
看板     
碧昂丝为奥巴马筹款9月18日,美国著名歌星碧昂丝在纽约的一家夜店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举办竞选连任的筹资会。本次活动,每张门票价格4万美元(约合25万元人民币)。碧昂丝曾经表示自己是奥巴马的忠实粉丝,愿意为奥巴马连任成功做任何事。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2008,(12):43-43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第44任美国总统。当日,奥巴马的形象即登上各大媒体封面版,在媒体上已持续数月的竞选大战也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新一届总统,他的成功为许多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新闻业走出金融危机困境提供了启发。新闻学者普遍认为,奥巴马竞选成功的直接原因是网络媒体起了关键作用,认为“是网络成就了奥巴马,他的胜利也就是网络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李永成 《全国新书目》2012,(12):111-111
美国总统因为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超级大国地位而风光无限,备受瞩目。2012年11月7日,奥巴马以明显优势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成功连任,奥巴马旋风再起。对于奥巴马顺利连任的原因,有人归功于他精细化的高科技竞选手段,也有人认为在于他在第一任期内取得了不俗的政绩。然而,归根结底,这一切都离  相似文献   

14.
王珏瑶 《新闻世界》2012,(11):111-113
本文从4C营销理论出发,分析奥巴马的2008年赢得美国总统选举。现今的各中小企业在挑战行业龙头企业过程中,也可借鉴奥巴马竞选成功案例的经验,用出色的营销手段让自己成为一匹行业“黑马”。  相似文献   

15.
杨欣 《声屏世界》2009,(2):28-29
2008年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而落下帷幕。在此届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的个人魅力、执政理念在新媒体的传播下征服了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纽约时报》发表的分析文章称,网络等新媒体对2008年美国大选产生很大影响,在此影响下,选民获取政治新闻的途径发生巨大改变。在长达2年的竞选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务院的几名合同人员先后偷看了希拉里、麦凯恩、奥巴马的护照档案,由于三人均为竞选下任美国总统的热门人选,此事已引起美国朝野热议。国务卿赖斯为平息争议,也已打电话给新陷入“偷看门”的麦凯恩和奥巴马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7.
1960年9月26日的美国总统竞选辩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将总统竞选与电视媒体相结合的案例。从此,不仅诞生了第一位"电视总统"肯尼迪,同时,也使电视这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奥巴马在竞选中一再表示,在当选之后,他将在外交政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这不仅是因为布什的外交政策在美国已经丧失人心,而且还因为作为民主党人的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理念与身为共和党总统的布什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南方 《兰台内外》2009,(1):14-15
在奥巴马的五张面孔中,前四张面孔对于他赢得总统选举其实产生了副作用,但是第五张面孔,也就是美国未来希望的代表,成就了他“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麦库姆斯和肖在1968年美国总统竞选中,通过抽样调查和对媒体报道的政治内容的分析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和对于大众媒体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关系。大众媒体对一个问题作为大事报道得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①在2012年美国大选中,媒体多角度对奥巴马和罗姆尼进行报道。而候选人及其团队也审时度势,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