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仁河水库灌区对青州市西南山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灌区经过30余年的运行,骨干工程严重老化、退化。因此,为节约水资源,扩大灌溉效益,应对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工程规划坚持以节水增效为中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项目建设解决了农业用水供需矛盾,调整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灌区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民乐县洪水河灌区自1999年作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试点以来,灌区骨干工程及配套建筑物得到了全面的改造,在节水和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洪水河灌区作为干旱、高寒地区的大型自流灌区,同时还肩负着维护植被、涵养水源、抑制水土流失的作用.经过多年的节水试点建设,该灌区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灌区沟渠建设的渠道化、硬质化,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超量农业用水也严重挤占了生态用水.借鉴国内外灌区建设的经验,提出在洪水河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该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该灌区构建生态灌区的原理和主要技术措施,以期灌区既拥有较高的生产力,又能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潕阳河灌区现状,论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必要性,通过工程规划提出工程措施及工程管理方式,经过对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及经济评价的计算分析可知,潕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氵无)阳河灌区现状,论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必要性,通过工程规划提出工程措施及工程管理方式,经过对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及经济评价的计算分析可知,(氵无)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沈阳河灌区现状,论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必要性,通过工程规划提出工程措施及工程管理方式,经过对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及经济评价的计算分析可知,沈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治黄科技信息》2005,(5):20-21
新华网报道水利部部长汪恕诚15日在此间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00万hm^2,基本完成现有粮食主产区主要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基本实现全国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  相似文献   

7.
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龙岩市新罗区在节水灌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纵观全区现状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灌区进行节水工程改造,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才达到节水增效、节水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龙岩市新罗区在节水灌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纵观全区现状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灌区进行节水工程改造,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才达到节水增效、节水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节水型灌区建设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介绍石堡川灌区工程和水资源的现状,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对节水型灌区建设的重要性,探索灌区工程节水改造内容和实施后的效益,以此为同类灌区节水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主要叙述了灌区末级渠系工程运行管理现状以及渠道改造效益评价。提出了灌区末级渠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进一步说明了加强末级渠系管理对于灌区实现节水灌溉,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以及骨干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华 《宁夏教育》2006,(5):36-37
合力出击财政支农力度空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建设。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西部地区 ,农业灌溉发展缓慢 ,灌溉面积偏小 ,粮食总量偏低 ,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对老化灌区进行更新改造 ,扩大灌溉面积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实行节水灌溉 ,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完善监督执法体系 ,增加粮食总量 ,为西部大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竣工验收工程建设管理报告的编写是项目法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结合靖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报告的编写,提出规范全面、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的竣工验收工程建设管理报告编写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井灌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将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势在必行。减少输水损失是实现农业节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具有投资少、成效大、技术简单农民易于掌握等优点很受农民欢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景电二期灌区支渠衬砌设计主要采用渠底为弧线的梯弧形、梯形、"U"形等三种形式。初期运行达到设计标准,满足灌溉要求。但运行数年以后,梯弧形断面支渠逐渐出现渠道偏心、弧形底板粉化等问题,维修管理费用提高,使用期限缩短问题。经过多年的改进运行实践证明,梯形断面支渠适应景电二期灌区情况,能够满足灌区过水需求,能够解决渠道的偏心破坏问题,改善渠道运行状况,延长渠道使用寿命。在景电一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中广泛应用,对降低工程成本及运行管理费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灌溉工程发展很快,有效灌溉面积1457万hm~2,灌溉率达到63.9%,灌溉面积上的粮食产量占全流域的88%.但近几年来,灌溉面积徘徊不前,粮食产量增长缓慢,不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提出2010年长江流域粮食产量达到21970万t,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40万hm~2.需对现有灌区续建配套、更新改造,认真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积极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区水利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增加灌溉面积,提高单产,使粮食产量登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治黄科技信息》2006,(3):16-16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计划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净增有效灌溉面积3000万亩,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近日表示,实现上述目标后,可以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0亿kg,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形成农业节水能力200亿m^3,增加生态用水,基本遏制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地下水超采现象;可提高农田灌排保证率和灌水质量,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治黄科技信息》2009,(4):21-22
经历了大旱的严峻考验,我国夏粮丰收在望。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生产,水利立下汗马功劳。近年来,发展民生水利成为我国水利事业的突出亮点。仅去年一年,2505座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482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对349处大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3亿kg,增加节水能力48亿m^3。  相似文献   

19.
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主渠道不畅通;最大的瓶颈是建设维护水利设施的投入少、投工难;最难啃的"骨头"是水利条件较差、干旱严重的局部区域;最棘手的矛盾是水费收取和水价确定问题;最急需研究的是如何做到多部门效益的最大化。鄂北岗地区域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坚持把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水利条件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多渠道融资,倾力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坚持依靠基层组织,依靠广大群众,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兴水的路子;坚持兴水与节水并重,建设水利工程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并举;处理好供水、管水、用水的关系。鄂北岗地水利建设应从加快推进引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启动实施鄂北岗地东西高干渠、唐东补水、长山泵站等三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疏浚和修复干、支渠为重点,全面恢复各灌区灌溉能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管护;强化基层组织责任,教育组织农民群众,全民兴水,全面节水;争取把鄂北岗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为全省水利建设的战略重点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水价改革的普遍推进,灌区量水受到灌区管理单位的重视,以涿鹿县桑干河灌区为例,在量水设备和量水技术方面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实现节水农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