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中国“入世”再谈法律的趋同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前后开始,第三波法律立、改、废工作,法律趋同化的理论显然又得到新的实践的支撑。这一理论是具有重大而广泛的意义的,它的产生绝不是人为的杜撰,而是有着各种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化上的原因的,是各国在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的理性选择,是随着人类社会开放度不断扩大的“自然进程”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法律趋同化与法律的“本土化”和“国际社会多极化”以及维持国家“法律主权”之间的各种关系,抛弃不能与时俱进的教条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2.
法律认知的培养和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需要人们的法律意识,而法律认知是法律意识的首要表现。法律认知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内在的因素和外部的条件。内在的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相信、渴望和需要法律。外部的条件有法律环境和培养、提高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法律修改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路径。法律修订、法律修正和法律修正案是我国法律修改的三种方式。这三种法律修改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各有其优势。立法机关根据需要适时地选择一种方式或交替使用多种方式对法律进行修改。考察我国法律修改实践,立法机关在运用这三种法律修改方式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法律修改已经成为立法工作重点的背景下,立法机关应当着手完善法律修改方式以提升法律修改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政治、信息、环境等问题的全球化,法律全球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挑战,我国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加以应付,以适应法律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政治、信息、环境等问题的全球化,法律全球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挑战,我国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加以应付,以适应法律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7.
成静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109-112
从法律教育的定位出发,分析了应用型法学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法律逻辑在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中的基础作用,明确指出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法律逻辑是训练法律思维能力必要的、有效的工具。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将逻辑理论知识转化为法律思维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法律以社会为基础,对社会起着强大的作用。法律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功能。在法律的各种社会功能中,其公共职能日益扩大,而且随着科技社会的到来,法律公共功能呈现出广泛性、新颖性和全球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与任何一个概念一样,无论是确定性法律概念,还是不确定性法律概念,都天然存在着模糊、不准确之处;有时,法律概念还存在空白缺失的状况。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这是由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人类实践的无限发展二者之间的予盾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建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法律权威是核心。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在认识以及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树立法律权威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清除认识上的障碍,在法律体系、法律监督、法制队伍、法律信仰等方面,寻求解决途径,使法律权威有效树立,从而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法律环境评级是法律环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法律环境理论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契合点。本文对法律环境评级的原则、要求、法律环境的分级及法律环境的考察领域进行了扼要而全面的阐明 ,使法律环境理论从抽象走向具体 ,从理论走向实践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2.
拍卖法是以拍卖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总和,拍卖规则为拍卖法的核心,拍卖法的法律规则将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贯穿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拍卖法特有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学界长期将法律的目的与法律的价值等同,实际上法律的目的是对法律价值的追求和指向,它既受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同时还受法律、道德等既有规范的影响。法律的目的产生于法律实践并通过法律价值对法律实践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14.
法律逻辑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当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摆正法律逻辑学与普通逻辑学的关系;摆正法律逻辑学与法理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法律逻辑学的“法律”特色;突出法律推理的主体地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法律人的素质能力对实现法的功能意义重大.由法律人担负的发现、整合、解释、执行和传播法律规则的责任所决定,法律人的基本素质主要表现为精通法律专门知识、善于进行法律思维、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等.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现这一方略,就必须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性。但在实践中法律的权威性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因此,探讨树立法律权威有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法律价值观。毛泽东的法律价值观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法律的政治价值,在于有效打击和惩治犯罪,切实保障人民民主,促进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二是法律的经济价值,在于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是法律的文化价值,在于保护人民的文化权益,匡正文化发展方针,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追赶现代化的过程,而法制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有力的驱动器。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评价标准使得如何获得现代性是我们永恒探索的目标。在这种现代性语境之下,我们如何对待法律移植,法律移植对现代性的获得有什么意义呢?本文即以此为视角,在解析现代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对现代性获得的不同意义,并在三个方面就移植的法律如何本土化问题作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现代性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特性与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一种本体论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法律缘何需要解释是一个理论法学的问题,其所要解决的是法律解释的命题能否成立的问题。法律的生命在于理解、解释和应用,法律的本身具有的开放性、概括性与案件的丰富个性产生的冲突,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之间出现的矛盾等都需要运用法律解释来协调。  相似文献   

20.
法律移植是指国与国之间或一国之内各行政区域之间法律条文、具体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规概念和技术、法律观念等的相互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国历史上共有两次大规模的法律移植。法律移植是丰富法律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