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尝试探讨留守儿童积极适应、消极适应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采用社会适应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32名农村留守初中生积极适应、消极适应和心理弹性进行测查.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的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各指标得分均呈偏态分布;不同适应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高危型学生弹性水平最低,适应型学生弹性水平最高;心理弹性对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累积解释力分别达到61%和37%.其中,目标专注对积极适应的预测力最大,情绪控制对消极适应的预测作用最大;积极认知有助于提升积极适应功能,家庭支持则有助于减少消极适应症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留守儿童适应的预测作用具有领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看流浪儿童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儿童在逆境中的适应情况因其内部、外部保护资源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心理弹性高的儿童能获得更好的适应,其中社会支持是最重要的保护因子之一,来自家庭、同伴、社会的支持将有利于流浪儿童的适应与恢复。本文探讨了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总结了流浪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对策与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法,比较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和受到社会支持的差异,考查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受到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1)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维度和社会支持的工具性支持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2)广西桂林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总维度和各维度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福建...  相似文献   

4.
依据心理弹性理论和社会生态学理论,通过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部分留守儿童和部分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明显高于初中留守儿童;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自尊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以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家庭亲密度、同学支持、自尊、教师支持这几个变量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为此,有必要在家庭支持、学校支持等方面多做工作,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情绪行为问题的状况及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对贵州省毕节地区309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希望、品行问题、多动和亲社会行为上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上呈显著性差异(P<0.05);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困难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增加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对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心理韧性与心理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K)和心理适应量表(APAS),对298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尤其应重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品质培养,并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开展。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心理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意义.基于心理弹性理论逻辑,可以从探索保护性因素、减少危害性因素、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不断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377个有效样本建立了其社会支持量表(SSR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可知,留守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接受到的社会支持有关,而心理弹性在两者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720名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69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两类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差异特征。结果发现: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心理弹性及其四个维度(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上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家庭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②在积极认知维度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留守儿童则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仅在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上,留守儿童男生显著高于女生;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有随年级的增加而降低的态势,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则随年级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外来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在社会排斥和支持情境下的内隐心理弹性的差异。采用RSCA量表划分出两类儿童的高低弹性组,分半参与社会排斥或支持的活动,进而完成stroop任务。结果显示在社会排斥情境下,对消极词汇的反应,外来工子女比留守儿童快,高弹性者比低弹性者快;社会支持情境下,高弹性者对积极词汇的反应快于低弹性者。说明受社会排斥的留守儿童和低弹性者有更多的内隐消极情绪,而受社会支持的高弹性者内隐积极情绪也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