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辉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9):47-48
反证法是解决力学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些问题中,如果采取直接论证方法不易解决或不能解决时,采用反证法却会轻而易举地解决。在运用反证法时,一般是先假设所要证明的结论的反面成立,并以此为前提,逐步推出一种结论,而这一结论与原题条件或某定义、定律或与暂设的假定相矛盾,从而说明要证明的结论的反面不成立,即可断定要论证的结论是正确的。下面举几例说明:例1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M,当它在图1甲所示位置时它与传送带一起以v=1m/s的速度在水平上匀速运动,空气阻力不计。请在图中画出M受力情况的示意图。析与解M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平…  相似文献   

2.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要证明一个命题,可以先假设结论不成立,即证明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推翻假设,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就是反证法.实践证明,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有些命题用直接法不容易证明,使用反证法就显得特别有效.下面介绍反证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几个方面的应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在证明数学命题时,待证明的结论要么正确,要么错误,两者必占其一。我们可以先假定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在这个前提下,若推出的结果与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或与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相矛盾,或与假定相矛盾,说明命题结论的反面不成立,由此断定命题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当要证明的命题直接证明较困难时,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用反证法,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用反证法证明结论的否定命题  相似文献   

4.
反证法     
1.反证法是一种间接的证题方法。即:先作出命题结论反面成立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一个矛盾的结果,从而肯定命题结论正确的方法叫做反证法。  相似文献   

5.
"反证法"思想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证法就是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的方法.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是:(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与条件、定理、公理、定义、性质等相矛盾的结论;(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这种思想在初、高中数学,特别是高中数学中有广泛的运用.教材中给出的例题、练习、习题都是反证法的简单运用,在解决较难的题目时更体现出这种思想的优越性,现列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立体几何是技校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包含着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反证法。本文就立体几何中的反证法教学谈几点认识。反证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重要性反证法就是由证明反命题不成立来确定原命题成立的一种证明方法。它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推理形式。它与直接证法相比较有一显著长处,就是当直接证法不易证明甚至无法证明时,运用反证法有时可以达到证明既简练又确切的良好效果。这一重要的论证方法,在初等数学里只是作为选学的了解内容,而对于技校生来说,反证法是必学的一种论证方法。因为如果撇开反证法,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基本定理就…  相似文献   

7.
反证法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通过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反证题不成立,来确定论题是正确的间接证明法.在应用反证法时,首先要假设,即假定原命题的反面正确,然后从假设出发,利用正确的逻辑推理,推导出谬误的结果,即从反设出发,作出违背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或定义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最后根据“排中律”肯定原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8.
所谓反证法,即从欲证命题的结论的反面入手,先假设结论的反面!q为真,从!q为真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与公理、定理、定义、题设等相矛盾或自相矛盾的结论,最后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应用广泛,当正面证明较困难或无法入手时,常用此法.它通常用来证明下列几类命题.  相似文献   

9.
反证法     
1.反证法是一种间接的证题方法.即:先作出命题结论反面成立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一个矛盾的结果,从而肯定命题结论正确的方法叫做反证法.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课标第二十四章第一节介绍了一种用间接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方法即反证法。所谓反证法不是直接从题设推出结论。而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的一种证明方法,它在数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多年数学实践中发现,反证法学生不易掌握,往往出现不会判别题型,或者证题步骤不全,或者不会从反面假设等问题。为便于同学们熟悉并掌握它。现将散见于题中的常见习题,用反证法证明。  相似文献   

11.
王文 《海南教育》2008,(6):134-134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课标第二十四章第一节介绍了一种用间接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方法即反证法。所谓反证法不是直接从题设推出结论。而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的一种证明方法,它在数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多年数学实践中发现,反证法学生不易掌握,往往出现不会判别题型,或者证题步骤不全,或者不会从反面假设等问题。为便于同学们熟悉并掌握它。现将散见于题中的常见习题,用反证法证明。  相似文献   

12.
平面几何中有些命题的成立显而易见,但要从正面入手却很难甚至不能得证.正难则反,不妨试用反证法.用反证法首先要假设待证结论不成立,即承认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以此为条件,结合题设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导出与已知条件或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的结论.即否定结论的假设是错误的,进而命题得证.以下用反证法证明的几例平面几何题.  相似文献   

13.
名数学家玻利亚曾说:“反证法是数学方法中最精良的方法之一。”当一些命题不易从正面直接证明时,我们往往采用反证法。所谓反证法,就是先驳倒“结论”反面,而后肯定“结论”本身的证明方法。即先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把“结论”的反面当作已知条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与题设或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说明假设不成立,原“结论”成立。  相似文献   

14.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解题方法.它与一般的证题方法不同,采用的是逆向思维方式,是一种让步的、间接的证明方法.它不是直接面对所要证的结论,而是间接否认结论的反面.正因为这一特点,反证法为我们解决了许多  相似文献   

15.
谈谈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方法,在证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反证法证题的三个步骤用反证法证题一般分为三步: (1) 反设,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 归谬,从结论的反面成立出发,推出矛盾; (3) 结论,否定反设,肯定原命题正确. 二、使用反证法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中反证法的应用曾建玲反证法是数学中常用的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之一。当命题由已知求证不易着手时,而改证它的逆否命题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通常反证法是从待证命题的结论的反面入手进行正确推理,推出矛盾,从而得出原结论的反面不真,由此肯定原结论为真。反证...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诸多证明方法之中,有一种被称为“数学家最精良武器之一”的间接证明方法———反证法.只要抓住该方法的要领,就能使一些不易直接证明的问题,变的简单、易证.反谓反证法,就是在要证明“若A则B”时,可以先将结论B予以否定,记作-B,然后从A与B-出发,经正确的逻辑推理而得到矛盾,从而原命题得证.反证法大致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归谬法:论题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情况,只要把这种情况推翻就达到了证明目的.穷举法:论题结论的反面不止一种情况,要一一驳倒,最后才能肯定原命题结论正确.反证法常用于以下几种命题的证明:1有些起始命题、基本…  相似文献   

18.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也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使学生真正掌握反证法的方法,才能在应用中得心应手。 反证法一般分为三步:反设、归谬、结论。在反证法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过好这三关。 一、作出恰当的反设。 反设是反证法的前提,所作反设必须合理、全面、正确。反设与结论必须是对立性矛盾。首先帮助学生弄清一些常用名词的否定形式,如:至少n个——至多n-1个,至多n个——至少n 1个,大(小)于——不大(小)于,至少一个——一个也没有。 其次,在审题中分清条件与结论的各自内涵。若命题的结论的反面非常明显且只有一种情况时,较容易得出反设。但如果命题结论的反面隐晦或反面不止一种情况时,要完整地作  相似文献   

19.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论证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中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其基本做法是:(1)假定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通过正确的推理得出予盾;(3)从而断定结论的反面错误,肯定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20.
<正>在解题中有一种"正难则反"的思想,反证法就其利用这种思想的一种证明命题的方法。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一般步骤是:(1)反设:假设所要证明的结论不成立,而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归谬:由"反设"出发,通过正确的推理,导出矛盾。(3)结论:因为推理正确,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反设"的谬误,既然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肯定了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