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一天,某城里一位理发师在招牌上写下告示:我给本城里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而且只给这些人理发。一位逻辑学家看到这个告示后思考了片刻,便问这位理发师,你的头发该由谁来理?当时,这位理发师无言以对。其实,这个告示蕴涵了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逻辑矛盾。我们知道,根据常识,这个理发师的头发不是由他自己理,就是由其他人来理。如果由他自己来理,那么他就属于自己理发的那类人,而他的告示明确地陈述他不给这类人理发,因此,他的头发不能由他自己来理。若理发师的头发由其他人来理,那他就属于不给自己理发的那类人。但是,他在招牌上写下的告…  相似文献   

2.
脑力激荡     
擂主:谢子安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珠江小学让谁理发在一座小村庄里,只有一家小理发店。一天,有位顾客来理发,理发店里有两名理发师站在那儿,可是他不知道哪位理发师技术好,请问,你能帮他挑选出一位技术好的理发师吗?  相似文献   

3.
小镇理发     
有个很偏僻的小镇,交通十分不便。镇上只有两家理发店,每家只有一个理发师。有一个人想要理发。他先到镇东面的理发店,推门一看,地上很脏,到处是头发。理发师自己的头发理得很糟糕。毫无疑问,这个人离开了这家理发店,向镇西面的理发店走去。来到店门口,隔着玻璃一看,真是天壤之别:室内清洁,地板很干净,理发师的头发修剪得很精致。照理来讲,这个人应该进这家理发店了,可他却没有,相反,他回到东面的那家理发店理发了。你认为这个顾客聪明吗?为什么?(答案本期找)“挑战智力”参考答案:聪明。因为两个理发师都不能自己给自…  相似文献   

4.
马虎和认真     
1兽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一天兽迅到理发店理发。‘户扭J 2理发师见他穿着平常,就马马虎虎地给他理了发。3兽迅走时多付了很多钱给他,理发师想,此人一定是个古怪的大老板。公过了一段时间,兽迅又来光顾理发店,理发师又让座又上茶,理发时象绣花一样的认真。5兽迅按规定给了他钱,没多给他一分钱,理发师有些沉不住气了。兽迅说:“你马虎我也马虎,你认真我也认真。”理发师傻眼了。马虎和认真@何理~~  相似文献   

5.
让谁理发     
在一座小村庄里,只有一家小理发店。一天,有位顾客来理发,理发店里有两名理发师站在那儿,可是他不知道哪位理发师技术好,请问,你能帮他挑选出一位技术好的理发师吗?  相似文献   

6.
螃蟹理发     
一天,狮子大王起来照镜子,发现自己的头发应该理了。他早就听说河岸边有一只螃蟹,整天坐在一块石头上大喊谁要理发,谁要理发。于是他来到岸边,果然,一只大喊大叫的螃蟹挥着两把大钳子,出现在他的面前。狮王走了过去,对螃蟹理发师说出了自己想要的发型:“我想把自己的头发稍微理得……”还没等狮王说完,小螃蟹就对狮王说:“大王,我觉得你应该把头发卷起来!因为,现在最最流行的是卷发,而且这样可以显得你更精神,更有气魄。”其实螃蟹理发师只会理这种发型。当然,狮王也被小螃蟹的好话迷住了,连忙说:“好,好,好。”不一会儿,一个崭新的发型出现…  相似文献   

7.
罗素悖论     
一天。一个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因为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属于自己给自己理发的那一类。但是,招牌上说明他不给这类人理发,因此他不能自己理发。如果由另外一个人给他理发,他就是不给自己理发的人。而招牌上说明他要给所有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因此他应该自己理。由此可见,不管做怎样的推论,理发师所说的话  相似文献   

8.
有趣的悖论     
1.罗素悖论一天,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谁给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9.
罗素悖论     
一天,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1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因为,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属于自己给自己理发的那类人。但是,招牌上说明他不给这类人理发,因此他不能自己理。如果由另外一个人给他理发,他就是  相似文献   

10.
有趣的悖论     
曾经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村子里的理发师在理发店的门口挂了一个招牌.招牌上写道:“我给全村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村民看了这个招牌,都愿意让这个理发师给自己理发.理发店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有一天,邻村的一位村民问了理发师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位聪明的理发师竞哑口无言.从此,理发店的门口再也没有看见那块招牌.那位村民问道:“您的头发由谁来理呢?”  相似文献   

11.
话说在萨维尔村,有个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就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因为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上所言,他只给村中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因此,无论这个理发师怎么回答,都不能排除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管窥李政道     
一、如果只举一个细节——理发。先请喜剧大师卓别林出场。一次,他来到一个偏远的小镇,想要理发。当地只有两位理发师,各自开了一家理发铺。第一家,房小,椅旧,地上满是头发楂,理发师的发型尤其让人难以恭维,看上去像个麻雀窝,邋里邋遢;第二家,房大,椅新,地面非常洁净,理发师的发型更是端庄整齐,一丝不乱。你猜,卓别林会在哪一家理发?第二家?不,错了,他选择第一家。为什么?卓别林  相似文献   

13.
小白兔大声地喊着:“大伙快来哟!熊猫大叔是有名的理发师,他给我们理发来了,大家快来哟!”小花猫、大黄狗、小猴子、小山羊等都来了。只有小刺猾,他最怕理发,每次理发,他都悄悄地躲到草丛中去,躺在那里睡觉。松鼠大婶见到他说:“小刺猾啊,你躲在这儿是不是又怕理发?你看你的头发,已经是又长又粗啦,再不赶快请熊猫大叔给你剪掉,过些日子就要成刺尖儿啦。”不管松鼠大婶怎么劝,他都听不进去,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小刺猬的头发变得又粗又长,又硬又尖,浑身  相似文献   

14.
话说在萨维尔村,有个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就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因为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上所言,他只给村中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因此,无论这个理发师怎么回答,都不能排除内在的矛盾.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悖论的典型例子.所谓悖论,是一个逻辑学的术语,是指那些会导致逻辑矛盾的命题或论述.数学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悖论,有些甚至在数学…  相似文献   

15.
GUESS     
有一位理发师为了吸引顾客,在他的店门口贴了一张布告(如下),上面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你能猜出理发师要表达的意思吗?  相似文献   

16.
快快把你搜集的笑话拿来排排队!笑话一经采用,即寄样刊和稿酬哦!笑话请寄:530023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创新作文》编辑部哈哈店长(收)哈哈店长:小伙伴们,快快放下一切烦恼,空出脑袋一起到理发店听笑话吧!晚饭后我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问我怎么剪,我大声地说:“往帅里剪!”在一边烫头发的大妈看了我一眼,说:“别这样为难理发师,人家赚点钱不容易……”有个人去理发店理发,他对理发师说:“把我左边的头发剪到盖住耳垂,右边的头发剪成平头,前面的头发剪成正方形,又能使后面的头发往前拉到下巴。”理发师说:“对不起,我做不到。”那人怒吼:“上次就是你把我的头发弄成那样的!”  相似文献   

17.
罗素悖论     
《中学生数理化》2007,(4):17-17
一天.萨维尔村的一个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正式上岗的那一天,给第一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头发留得太长。师傅解释:留长点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头发剪得太短,师傅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顾客听罢欣喜而去。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时间太长。师傅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是很有必要的。顾客听罢满意而去。由于师傅的不断鼓励,这位徒弟增强了自信心,不久,便成了闻名遐迩的杰出理发师。假设故事中的师傅换一种教育方式:当第一位顾客理发后嫌头发留得太长时,师傅…  相似文献   

19.
因果     
他姓弗莱明,是一个贫穷的苏格兰农夫。一天,当他在田里辛勤劳作时,听见附近沼泽地里传来呼救声。他丢下手上的活跑过去,看到一个男孩陷在黑色的烂泥里。惊恐的男孩尖叫着,挣扎着,但越陷越深,腰以下部分已经陷入泥中。农夫弗莱明沉着勇敢地把这个少年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第二天,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了苏格兰人贫瘠的土地上。一位气度不凡、衣着华贵的贵族走下马车,对农夫说自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我要报答你,”这位贵族说。“你救了我儿子的命。”“不,我救他不图回报。”这位苏格兰农夫说,摆摆手拒绝了贵族的提议。这时,农夫的儿子从简…  相似文献   

20.
笑林     
《家长》2002,(9)
要收费的老师:“你近来老逃学,我准备找你爸爸谈谈。”学生:“你千万不要去找我爸爸。”老师:“为什么?”学生:“我爸爸是律师,和他说话是要按小时收费的。” (供稿蒋惕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