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的抄书活动被称作佣书,它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图书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本文对历代佣书业的发展及其对文化传播事业的贡献作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印刷术出现之前,图书复制都是通过手工抄写完成的,抄书活动在古代被称作佣书,它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重点从佣书产生与发展、佣书类型划分及佣书报酬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举例介绍了由佣书而成名者。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历代王朝图书活动"言"与"行"的观察与分析,可以总结出古代王朝关于图书事业的若干政治心态,即:1.图书一统——"大一统"观念的文化表达;2.典籍资治——强调图书政治功用;3.不惜代价——典籍价值高于一切;4.盛世修书——政权强盛心态的表征。通过从政治角度对古代王朝图书事业进行观察与分析,可以对"文化传统"取向型的中国古代政治在图书生产、保存、传播领域里的表现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原古代图书文化是最重要的地域性图书文化之一,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讨论了中原古代图书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原古代图书文化研究的意义和中原古代图书文化研究的内容,认为中原古代图书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丰富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图书贸易文化是中国古代图书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原古代图书贸易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中国图书贸易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原古代图书贸易文化经历了先秦至汉代的萌芽、曹魏至唐朝的发展、五代至北宋的繁荣和南宋至清代的缓慢发展四个阶段,与中原古代政治、经济、学术、教育等因素相互影响,具有根源性、正统性、开放性和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古人的图书价值观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人对图书价值有全面、深刻而系统的认识,这种认识深刻地影响着古代的社会文化活动,促成了古人在图书文化事业上的系列行为和作法。  相似文献   

7.
论述历代佣书业状态,以及对古代书籍流传的作用,提出古代佣书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我国历代中外图书交流的历史状况,探讨了古代中外图书交流的主要途径。认为古代中外图书交流的主要特点是周邻性、单向幅射性及宗教经典传播突出等。  相似文献   

9.
皮亚雷 《出版广角》2017,(20):56-58
文章从微信营销的视角深入研究图书文化传播功能的优化,通过对图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剖析,发掘图书文化传播的三点困境:图书微信营销战略意识薄弱,微信推广传播图书文化的方式单一,以及图书微信营销内容严重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强化图书文化微信营销的战略意识,创新图书文化微信营销的推广宣传方式,并丰富图书文化微信营销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图书文献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之一,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最基本元素,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图书文献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定位,分析了作为传承社会文化的图书文献的构成要素,概述了图书文献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建构,分别从记录、积累和传播三方面来归纳分析了图书文献对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简论对图书出版的传播学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将图书出版简单附会为大众媒介,屡屡导致图书出版实践的思想混乱.本文拟从传播功能、传播内容、运营方式等层面廓清图书出版与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区别,探求图书出版的传播学属性,将传播学误读导致的出版乱象作归因分析,以期使图书出版回归文化传播本位.  相似文献   

12.
图书宣传活动是一个过程,贯穿在出版工作的始终。在当今社会中,有一定影响的图书宣传活动不是由个别图书宣传编辑发动,而是由社会团体、政府、政党以及代表一定阶级的宣传机构发起的。但负责图书宣传的编辑人员,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图书宣传编辑的地位和作用大众传播活动长期被视为六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反馈。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3.
徐怡 《兰台世界》2006,(18):50-52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中国古代官修图书,在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图书文献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它“以官修”的优越性,成为古代文化的主导,代表着当时的时代精神。浅析中国古代官修图书的民族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旨在正确认识古代图书文献。  相似文献   

14.
张俏 《出版广角》2018,(10):78-80
文章通过概述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文化推广与传播的情况,探索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文化推广与传播的途径,探究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文化对当代图书出版的影响,来研究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对当今的出版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南北朝时期图书传播的特点和图书传播的主要方式进行介绍,分析了图书传播和文学发展的关系,为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改革图书出版宏观调控机制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过分强调图书的商品性和出版社的企业性,对出版事业十分不利。从理论上搞清出版社及其产品——图书的性质。对改革图书出版宏观调控机制,以保证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书出版工作是将精神产品,通过编辑部门的组稿、审稿和加工,赋予其一种广泛传播的物质形式,发行后在读者中传播的工作。它是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它的发展,也是以不断积累和传播文化,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动力的。由此可见,图书出版工作的本质是积累文化和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17.
祁承火业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藏书家和图书馆学家,文章论述了祁承火业分类实践活动以及他对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出版广角》2014,(6):36-37
正体育图书的立体化出版,将是体育图书数字化发展的最大趋势。从本质上看,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有效传播这样的特性是体育图书出版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图书出版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如参与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图书分类之历史源远流长,但古代分类不注重对于图书利用的研究。近代以后,外国图书分类法传入我国,主要是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对我国的图书分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在我国的初期传播。  相似文献   

20.
于惠淑 《新闻世界》2009,(11):27-28
图书代表了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方向,图书编辑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图书编辑肩负着准确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责任。这就要求图书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两方面简要论述了图书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