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化学教材的常规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中,由于氢氧化亚铁比较强的还原性决定其对隔离氧气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制备的氢氧化亚铁容易被引入的氧气氧化,致使部分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无法获得较为纯净的氢氧化亚铁。如果是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制备时间过长,都可能导致氧气再溶解,影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本文主要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结合金属钠本身与水反应可快速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的反应速率,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是高中化学众多实验中一个。教材中设计的实验过程因为没有过多考虑氢氧化亚铁还原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观察不到白色絮状沉淀。如果按照课本进行实验,观察不到氢氧化亚铁的生成。为了看到氢氧化亚铁"本来面目",达到学习化学的目的——认识物质。高中教材中的许多实验需要引导学生改装和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发探究和认识自然的潜能。本实验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优化,放在第二课堂或学生兴趣实验上,是挺不错的。本文从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仪器出发,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紧抓反应原理,设计了几种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新方法,力图展现创新实验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难于明显观察到其白色絮状且更难较长时间保存等问题,对制备氢氧化亚铁的装置进行了改进与设计。利用医用输液器和注射器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氢氧化亚铁。改进后的实验具有材料环保易得、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实验快速、氢氧化亚铁保存长久等优点,非常适合课堂实验。  相似文献   

4.
关于氢氧化亚铁制备这个实验,按照现行人教版教材实验所述,氢氧化亚铁沉淀的颜色是白色,然后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棕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方法是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制得。虽然硫酸亚铁是新制的 ,但是由于溶液中或多或少还是溶解了部分的氧气 ,而且由于反应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与外界存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 ,不断有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 ,所以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甚至还来不及观察到有白色絮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只看到了氢氧化铁与刚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 :一些暗绿色的絮状沉淀。2 实验原理分析要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并使氢氧化亚铁沉淀能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金属钠的性质以及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建议的学生实验探究活动。在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教材关于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提供的实验方案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然后滴加NaOH溶液。  相似文献   

7.
按教材实验,通过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往往由白色逐步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为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及改进.结果表明: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亚铁,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溶液中亚铁离子而显示灰绿色.采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亚铁(使溶液中没有过量Fe2+)和水浴加热(促使过量Fe2+水解)的方法,使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是白色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氢氧化亚铁,往往产生的沉淀物只有瞬间白色,很快转变灰绿色,这是因为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使氢氧化亚铁保持白色絮状沉淀而不被氧化呢?我们通过反复多次实验,得到了以下几种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验改进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对NH3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及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喷泉实验效果不理想,氢氧化亚铁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使实验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通过化学实验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促进手脑并用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 ,谈谈体会。一、改进部分课堂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学生看得最多的就是演示实验 ,但部分实验由于受传统实验方法的束缚 ,常有现象不够明显的遗憾。例如高二新教材氢氧化亚铁的制取这个实验 ,按教材演示所得的氢氧化亚铁怎么也不是白色的絮状沉淀。针对这个问题 ,我叫同学们尽可能从多方面去找原因 ,经过分析 ,同学们罗列的原因有四五种 ,而较为集中的…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33题(22分)考查了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有很多专家也在不断探究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方案、可行性、原理等,笔者在这里呈现的是组织学生在生本高效课堂模式下整合信息技术对该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一、呈现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常规方案1.多媒体投出,学生回答,师生共选定反应原理:盐+碱→新碱+新盐。试剂:可溶性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制备较纯净的氢氧化亚铁的方法在不同资料中常有介绍,其关键是创造无氧环境,以防氢氧化亚铁被空气氧化.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改进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亚铁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绿色物质是水合氢氧化亚铁或是绿锈,争议颇多。在参阅相关文献基础上,将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设计在密封性能好的注射器中进行,探究绿色物质的成分以及能较长时间保存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斌峰 《考试周刊》2014,(69):147-147
<正>创新实验课题选自一些实验的教材和化学知识,选自实验习题、化学试题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制不同的创新实验课题。1.如高二化学教材中"白色氢氧化亚铁制取"课题的创新设计。因教材中的这一实验存在"生成的白色氢氧化亚铁极易氧化,转化为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的缺陷。学生不易观察到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的生成。教师可借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探索:1怎样制取不含正三价铁离子的亚铁盐溶  相似文献   

15.
以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方法、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因素采用单指标的正交试验法来探讨氢氧化亚铁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表明,仅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方法对氢氧化亚铁沉淀白色持续时间长短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统化学教材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中难以保证“白色”沉淀这一现象的稳定性,影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本研究主要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原理和实验装置作改进。根据双水解反应原理,通过定性实验比较Fe2+与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双水解,通过定量实验探究最佳浓度,以提高实验成功率。同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微型化设计,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7.
从电源电压、电流密度、电解质溶液浓度等方面,对制取氢氧化亚铁进行了研究,并探索到了电解制取氢氧化亚铁较为理想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8.
按照高中化学教材对氢氧化亚铁的制取过程和方法,往往看不到白色智状沉淀,只看到氢氧化锹与氢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和物,灰绿色的絮状沉淀。其关键在于没有充分减少溶液氧气含量。因此文章对此一问题阐述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磷及其燃烧产物和水化物都有较大毒性,而且最终都可能被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污染.为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污染问题,我们经过实验探究,最终根据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性质,利用过量氢氧化亚铁吸收一定体积空气中氧气的方法对该实验进行改进获得了成功.此改进实验具有装置简化、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方法是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制得。虽然硫酸亚铁是新制的,但是由于溶液中或多或少还是溶解了部分的氧气,而且由于反应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与外界存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不断有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所以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甚至还来不及观察到有白色絮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因为,沉淀在生成过程中,还没有凝聚起来就已经被氧化了,所以根本看不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只看到了被氧化了的氢氧化亚铁与刚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一些暗绿色的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