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月琴 《生活教育》2012,(12):57-59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的反应,它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小学生学习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从兴趣出发。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地思考,乐于参与到作文的教学活动中去,想象力也会不断丰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认真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智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注意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从思想教育入手兴趣是在认识事物意义的基础上形成的。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为此,我们根据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作文兴趣的形成与全程培养说湖南岳阳市北区云溪中学任建溪“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钟为永《写作教学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这里说明了兴...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令广大教师和学生头痛的事,花费不少精力, 却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运用电教媒体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面有一些切身的体会。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教学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  相似文献   

5.
郭长青 《西北职教》2007,(10):34-34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作文兴趣是学生对作文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先导,是推动学生主动写出好文章的内在动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往往看这堂课是否实现了高效教学.然而要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因为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力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地,产生强大动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写作,无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要么洋洋洒洒,却内容空空,如此种种,真如百态人生。究其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走出困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源动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李彦 《新课程研究》2009,(11):179-180
写作,无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要么洋洋洒洒,却内容空空,如此种种,真如百态人生。究其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走出困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源动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的发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并使他们视野开阔,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本身的兴趣。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体育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有了满足个人行为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总结.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和调控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将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敢说、敢问,会说、会问,把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学习,相反,缺乏兴趣,他们就会产生懈怠心理,不可能爱上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本文从四方面入手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旨在真正让学生爱上数学,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语文教学情境中,将学生按照智能与兴趣分为两组.智能组平均智商为120,但对于阅读与写作不感兴趣;兴趣组学生平均智商为107,但很喜欢阅读与写作.这两组学生同时学习阅读与写作这一课程.一学期结束时,比较两组的测验成绩,结果兴趣组远远优于智能组.这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弥补学生智力的不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十分必要.为此,笔者根据学生兴趣活动的规律,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是小学生的前导和动力。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并用语言文字不拘形式,自由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的形成主要靠多练,多练依赖于自觉,自觉源于正确的认识和爱好。因此,要让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学好作文,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洪玲 《教育教学论坛》2011,(17):179-18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将作文教学贯穿于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让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同行,让写作文不再成为初中学生的负担,让他们不再为写作文而烦恼,从而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活动的意识倾向.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认识事物,探究知识,是个体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初中阶段的教学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的学习行为。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生学习的压力产生于内在需求的冲动,而不是外在压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学,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为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使他们能够有计划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学习作文,主动发展自己作文能力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来源于对作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一、建立情感,创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感受的一种内心体验。教学活动中,它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感染学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可以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有了对物理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且自觉地去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为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八年级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兴趣,心理学认为是个体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的心理趋向。即推动人去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消除障碍,挖掘兴趣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障碍其实是学生的心理障碍,有不少的学生在心理上就认为写作文很难,老师一提到要写作文,他的心里就开始直打鼓,就产生一种排斥和抗拒的心理,尤其是才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引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然而要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我们首先要学会降低作文的起点和要求,并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构建作文进步的  相似文献   

20.
余慧 《考试周刊》2011,(85):87-88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心驰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当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