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不仅仅是女人"--从娜拉的觉醒看现代妇女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解放”是对《玩偶之家》作浅层次意义上的阅读 ,娜拉的精神觉醒既是易卜生在该剧中关注的重心 ,也是作者给予现代妇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工作自由和生儿育女两个角色同时充当而精疲力竭 ,是现代妇女的生存困境 ,也使她们面临更多的矛盾和苦恼。因此 ,她们更需要有娜拉的勇气和力量 ,在扮演好两个角色的同时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2.
“倾听”的丧失与“对话”的误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倾听”的丧失缘于对“对话”的误会 研究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引进的“对话理论”,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前者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便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而合适的对话与交流,有“倾听”与“言说”两个侧面。“倾听”既是倾听文本作者的言说,又包括“倾听”自己(读者)的言说,作品的意义便产生于两种“言说”的融合。在这里,需要辨明几个概念。其一是“倾听”。它包含阅读文本和从文本获得自己(读者)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而绝非学生被动地听别人“读”课文。其二是“言说”。阅读行为产生便是言说,这里既有文本作者对读者的言说,又有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言说”,这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所以《标准》倡导“个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现代文学史中,"娜拉"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本文围绕现实中的几个"娜拉"事件,讨论知识分子们在女性解放问题上的态度和观点.在言说和讨论女性问题的公共空间中,表述了对"新女性"的理想性创造.而知识群体的分歧和启蒙的内在裂隙也由此显现.  相似文献   

4.
《玩偶之家》和《伤逝》中的女主角娜拉和子君都被各自的环境所物化,但她们分别采用了言说和沉默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来表达自己。通过言说,娜拉否定了男权至上的观念,维护了自己做人的权利;子君则在沉默中失却了自我,乃至于生命。在两种不同选择的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根源。总体而言,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女性大致扮演着相似的角色,但与西方同时代的妇女相比,囿于封建教条的中国妇女的命运更为悲惨。  相似文献   

5.
何解 《初中生》2008,(4):43-46
女主人公娜拉为了给丈夫海尔茂治病,为了不让重病的父亲为她担忧,曾伪造父亲的签字向别人借钱,触犯了当时的法律。剧本开始时,海尔茂即将担任银行经理,打算辞退一个名叫柯洛克斯泰的职员。娜拉的女友林丹太太来看她,海尔茂答应把这个职位让给她的女友。但是被辞退的柯洛克斯泰正是娜拉从前的债主。为了报复,他要挟娜拉,并将娜拉假冒签字一事写信告诉了海尔茂。一方面,娜拉不忍心牵连自己深爱的丈夫,准备自杀以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她又盼望着“奇迹”出现:丈夫能够挺身而出保护自己,承担责任。但是她的梦幻破灭了。海尔茂看过信后,勃然大怒,斥责娜拉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还扬言要剥夺她教育子女的权利。正在此时,柯洛克斯泰受到娜拉女友的感化,退回字据。海尔茂看到危险解除,立即转怒为喜,巧言哄骗。至此,娜拉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现实,毅然决定离家出走。本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娜拉和海尔茂因为借条的事情发生激烈争吵,他们之间的潜在矛盾暴露出来,并产生冲突。  相似文献   

6.
徐坤在其小说中运用其独特的话语策略。无论是“反串”男角的“失语”的话语,之后在“失声的野地”上奋力“言说”,还是以女性写作守护女人的“紫禁城”,其创作目的都是为女性争取一份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等待     
作者以“等待”为题,抒写了自己对人生需要等待的体会,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言说等待的希望、焦急和喜悦,情感真挚。作者对写作和文学的热忱深深打动了我,对创作的坚持与不懈也深深感动到了我。  相似文献   

8.
"娜拉现象"与《雷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初期,易卜生及其剧作《玩偶之家》以及作品中主人公娜拉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批“娜拉”式的具有全新的价值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涌现出来。在中国,创作思想上与易卜生相通并在创作上得到易卜生创作真髓的是曹禺。《雷雨》是曹禺写得最好最成功的剧作之一。《雷雨》与《玩偶之家》从创作思想、作品中矛盾冲突到思想内容、人物形象都有相通之处又各具艺术魅力。两部剧作都各自着力塑造了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繁漪是个失败的娜拉。《雷雨》是话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本土化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9.
要对以“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等为关键词的当代文学理论进行追本溯源式思考,就有必要对近代以来的文学理论生产机制作必要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将“言说语境”和“叙事方式”作为思考问题的角度,无疑能够将问题聚焦于“生产机制”这一中心话题之中。一方面,从言说语境的流变来看,近代来以来文学理论的言说语境经历了一个从“现代性”到“消费”的变化过程。尽管“现代性”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未完成的命题,但当代提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言说语境,既是近代以来所生成的“现代性”语境在当代的流变,也是对现代性话语的传承与呼应。而随着消费社会的生成以及大众文化的繁荣,“消费”已逐步取代“现代性”成为当代文学理论言说的话语背景。很显然,以“消费”为中心的大众化立场,与之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精英化立场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以“批判”理论的引入为标志的批判话语得以生成。另一方面,从叙事方式来看,近代以来在以革命斗争为主题所生成的“革命”语境中,宏大叙事成为革命年代叙事方式的首选,其话语表征是注重文学艺术的革命宣传功能和政治教育功能。到了当代,随着言说语境从革命向“消费”的转移,叙事方式也从宏大叙事向大众化叙事转移...  相似文献   

10.
鲁迅笔下的子君被奉为“中国的娜拉”,似乎不曾引起争议。重读《伤逝》,对子君有新的认识。虽然子君诞生在“娜拉出走”的历史背景下,但她不是娜拉的舶来品。她的婚恋悲剧蕴含的女性解放表述,承载的是鲁迅对“娜拉”中国之行思想移位的冷思考。文章据此立论,展开论述,揭示“子君”文学语码被“误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不能说张爱玲是伟大的 ,却可以说张爱玲是深刻的 ;不能说张爱玲是最重要的小说家 ,却可以说她是最具有西方现代精神特征的小说家。张爱玲选择苍凉这一审美基调来感悟人生、阐释生命 ,充分显示了她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怀疑 ,在此意义上 ,张爱玲构建起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而是现代的属于人的生存意义上的悲剧观。因此 ,苍凉所显示出的是悲剧的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2.
从《传奇》看张爱玲的心灵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那“沧桑看惯”的写作姿态,她那透过繁华喧嚣俯临人生苍凉底蕴的悲悯眼光,甚至对琐屑快乐、浮华欢喜背后透骨的凄凉的清醒认识,无不带有心灵的、精神的形而上性质。这也正是张爱玲比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甚至比鲁迅更为独特的地方,因为她开辟的是文学本身的道路。然而张爱玲的心灵世界也存在局限,那就是她在洞见人生的悲剧性处境之后,不是向更高的精神层面开拓,而是选择了妥协的后退,精神探求上的妥协退让必然导致琐碎情调的泛滥,张爱玲正是在这里折断了自己原来可以继续向上攀升的天才的羽翮。  相似文献   

13.
色彩语言是张爱玲自我确认的独特感觉表达方式,她游刃有余地运用着各种色彩来展示作品人物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在她笔下,色彩呈现出了超出传统的许多种独特表情,透露出她作品中的感伤情调和苍凉心态。  相似文献   

14.
对于作家而言,年龄是一种写作资源。步入中年以后的张虹看世界的目光中少了几分纯净、诗意与唯美,多了几分冷静、沉重与无奈。从《都市洪荒》中我们不难发现,张虹小说创作的情感波澜被孤独情结、权力意识等因素所推动,这些因素同时也构成了张虹近十年小说创作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十分“尴尬”的,她以自己特异的现代性体验来观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人生世态。她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次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张爱玲在文学史上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她既是历史的“叛逆者”、“零余者”,又是历史的“先行者”、“预言者”。  相似文献   

16.
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及性欲理论在张爱玲小说中有很好的体现。张爱玲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以独特的方式对都市男女的诸种精神现象,如潜意识、变态心理和各种情绪进行逼真的刻画和深入的挖掘。张爱玲对人物心理独具匠心的刻画,印证了她作为“当代中国第一位心理小说家”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7.
1978年的夏天,人到中年的张洁用孩子气的纯真追求和寻找“不能忘记的爱”,寻找了近30年,终于发现了“爱是不能指望的”。张洁的痛苦与绝望是可想而知的,张洁的绝望与痛苦源于她爱的方式和爱的对象都是过于理想化的。从《爱,是不能忘记的爱》到《无字》,正是张洁生命的感悟和体验,现实一次次无情的打击使她清醒和蜕变,也使她超越与升华,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她将走出自己的情感漩涡。  相似文献   

18.
张虹是我省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集《黑匣子风景》学界多有评说。本着重分析作品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并认为在这些形象中体现了作对女性问题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中国涌现出了许多娜拉式的新女性,她们冲破了封建旧婚姻的牢笼,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另一种怪圈:以反抗始,以悲剧或妥协终。  相似文献   

20.
论张爱玲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的传奇女作家,其文学创作焕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张爱玲善于截取“软弱的凡人”的心理和情感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无意义和绝望。笼罩于张爱玲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是无法消解的虚无和绝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