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非谓语动词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不仅单选题考,短文改错也考。其中非谓语动词作补语,在高考中经常出现,现将涉及这一内容的所有考点进行清理,供同学们参考。 非谓语动词作补语的区别是:当宾语与作宾补的非谓语动词在逻辑上是主动关系时,用不定式(未来,即发生在谓语之后)或现在分词(正在  相似文献   

2.
高中第五册方面的:一、“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哉?”(《盂子·齐桓晋文之事》)教材注释为:“[快于心]使心里痛快。快,使动用法。”不确。“于”在古代汉语中一般作介词,与名词性的词构成介宾词组,用在谓语前作状语,用在谓语后则作补语。《文言语法知识》(严沛著)一书中说:“补语的位置通常是附在动词后面的。……例如:秦代韩,军于阏与(《史记·廉颊蔺相如列传》)——秦国攻打韩国,把军队驻扎在阏与(地名)。军:名,在补语‘阏与’前,作动词用,当‘驻军’讲,作谓语。”“快于心”的“于心”与“于阏与”用法相同,属介宾词组,作谓语“快”的补语,  相似文献   

3.
“唯谓形容词”应该是只作谓语的形容词,但目前论著中论说的“唯谓形容词”都不“只作谓语”,其中一部分或为动词,或为语素,或为成语中的一部分,其余的虽说都是形容词,但却可以作中心语、作补语、作状语,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唯谓形容词。从目前已有资料来看,“唯谓形容词”的存在是大可怀疑的。  相似文献   

4.
引言“把”字句的转换有它特定的规律。某些句子,可用动宾谓语句表达:“主──动──宾”,也可用“把”字句表达,将名词性宾语移前:“主──把+名词──动”。动宾谓语句转换成“把”字句,也有一定的规律,这跟动词有很大的关系,也踉宾语和“把”字后名词有关系。本文着重谈谈“把”字句转换为动宾谓语句的情况。一、谓语动词后边的补语成分“把”字句的谓语动词后面带的补语,种类很多,按补语的不同性质,分为以下几种:1、动词或形容词作补语:这里主要指“上”“下”“清”“紧”“回”“去”等动词或形容词与谓语动词构成的动…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中不能作句子的谓语,而是充当其他语法功能的动词,叫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有三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含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非谓语动词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高考的难点,很多学生把握得不好。解好此种类型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类型的非谓语动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动词不定式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动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分词可以作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同时熟悉它们本身在时态和语态上的各种变化。最后再分析题干所要求的答案在句中起什么作用,应选什么形式。下面我结合高考题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法知识短文,句子成分宾语和补语是分别讲述的,学生区分宾语和补语感到困难。据此,我在指导学生复习语法时,有意识地把宾语和补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从比较中提高区分宾语和补语的能力。首先应当明确宾语和补语都是谓语后面的连带成分,但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涉及对象,谓语必须是及物动词,宾语对谓语一般要回答“谁”、“什么”或“哪里”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7.
非谓语动词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也是学生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近几年高考关于非谓语动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非谓语动词作状语和补语上,题目的设置角度显示注重考查语言情景化和句式结构复杂化的特点,加大了对题干句的理解难度。那么,如何做到准确理解、熟练运用呢?本篇文章以“三步走”的原则轻松解决非谓语动词这一“拦路虎”。  相似文献   

8.
阳城方言里“的”的用法很复杂,可以充当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词及补语成分。“的”作为结构助词可以充当定语标记、构成“的”字短语、充当状态形容词词尾、在主谓宾语句中取消谓语动词的谓语性;作为动态助词可表示进行体、持续体、完成体和将行体;作为语气词,可以用于表达陈述语气和祈使语气;作补语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果补语,一类是趋向补语。  相似文献   

9.
李文宏 《中学文科》2004,(11):12-16
非谓语动词即不在 句中作谓 语的动词形式,它包括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它们的功能是: 主语 宾语 表语 定语 状语 补语不定式√ √ √ √√ √动名词 √√ √ √× ×现在 × × √ √√ √分词摇过去 × × √ √√ √分词 近几年高考试题主 要是从以 下几个方 面来测试它们的用法的: 1.动词不定式的变化形式: (1)不定式的一般式:表示动作或状态在谓语动词之后、与谓语动词同时或几乎同时发生或存在。 例:W e  agreed  to  m eet here  but  so  far  she hasn’t  turned  up  yet. (2)…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近代汉语词汇体系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敦煌文书是唐五代最重要的近代汉语研究资料。以《敦煌变文集》作为考察对象,发现唐五代时期,“了”主要出现在以下四种格式中:用于主语之后作谓语;置于前一个动词宾语之后作谓语;用于动词之后作补语;放在动词和宾语之间起帮助作用。通过分析“了”字在每一种句式中的特点和功能,得出结论:“了”字从动词逐步虚化为助词,且在唐五代末,助词“了”在口语中就已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1.
对文言中“战于长勺”、“裹以惟幕”、“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一类句子,人们惯常释作“状语后置”。《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三十八所重点中学教师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讲到“文言句式”时,也把上述现象归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并作如下解释:介词结构“于……”常放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而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因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中,有那么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即介词结构对动词谓语起修饰或补充作用。《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在谈到这种现象时说:“介词结构,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做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后做补语,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现象。”介词  相似文献   

13.
非谓语动词是由动词变来但不能作谓语的一种形式,但可以带自己的宾语或状语,构成非谓语动词短语。非谓语动词之不定式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表语,同时动词不定式也有时态、语态和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近代汉语词汇体系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敦煌文书是唐五代最重要的近代汉语研究资料。以《敦煌变文集》作为考察对象,发现唐五代时期,“了”主要出现在以下四种格式中:用于主语之后作谓语;置于前一个动词宾语之后作谓语;用于动词之后作补语;放在动词和宾语之间起帮助作用。通过分析“了”字在每一种句式中的特点和功能,得出结论:“了”字从动词逐步虚化为助词,且在唐五代末,助词“了”在口语中就已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5.
某些带“得+补语”的句子和谓语最相关的“主体”可以在“谓语+得”之前作整个句子的主语,也可以在“谓语+得”之后作补语部分的主语而语义相同。这一语言现象得以成立需具备若干基本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这种句子的谓语和补语的语义必须共同指向整个句子主语或补语部分的主语  相似文献   

16.
动词不定式是动词的非限定形式,不受人称和数的限制,不能单独在句子中作谓语。不定式是由“to 动词原形”构成,否定形式在to前面加not。不定式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或补语。另外还有不带“to”的不定式,其否定形式是“not 动词原形”。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这是一个条件关系复句,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对后一分句的句子成分分析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懒”是形容词,充当谓语,“得”是助词,是补语的标志,“去张罗买卖”是动词短语作补语。有人认  相似文献   

18.
系动词亦称连系动词(Link Verb),作为系动词,它本身有词义,但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后面必须跟表语(亦称补语),构成系表结构说明主语的状况、性质、特征等情况。说明:有些系动词又是实义动词,该动词表达实义时,有词义,可单独作谓语,例如:  相似文献   

19.
有问必答     
湖北的刘小丽同学问: 初中语文第三册《句子和句子成份》一文中有如下例句: (一轮)红日[渐渐]升<上>天空。 短文把“天空”划作了宾语,而我总认为“天空”应是“上”的宾语,而不是“升”的宾语,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有道理,请老师们帮我分析一下,好吗?河南省原阳二中的常义谦老师答: 刘小丽同学,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商榷。我认为“天空”应划作补语才妥。 我们知道,宾语和补语的根本区别,在于宾语是动词谓语支配的对象,补语是动词谓语的补充说明。“天空”只能是红日运行(升)的处所,而绝不是红日运行(升)的对象。 黄…  相似文献   

20.
一、“以”字用法索源。“以”(),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作ued”,像把形。金文作像人用。《说文》:“以,用也。”《玉篇》:“用也,意也。”因此,它的本义是“用”和“认为”的意思,动词。在古汉语中,“以”的常见用法是作介词,使用频率高,仅次于“于”。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虚化来的。当句子中的“以”带有宾语(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并且它的后面又有谓语Z心词(主要是动词)时,它便与所带宾语组成介宾词组作谓语中心词的状语,有时用在谓语中心词后作补语。这时,它就退居为句子的次要成分,由动词虚化成了介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