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业余训练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渠道和手段,在现阶段市场经济发生巨大的变革,后备人才怎样培养,业余训练怎样搞,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学校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现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摇篮,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取得较好运动基础和运动成绩是学校业余训练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阶段是体育训练的基础阶段,抓好小学生业余体育训练,深入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并结合实际经验,对小学生业余基础训练做系统、科学、有计划的安排,小结,对更好的提高业余训练质量,更多的培养优秀后备体育人才,大有益处。小学生中蕴含着很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小学生业余训练,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因此,抓好小学生业余体育训练,提高训练水平,是我们基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不少  相似文献   

4.
业余训练恢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手段缺乏、运动和恢复的时问仓促以及教练员、运动员未能从根本上意识到恢复的重要性、提出一些省时、经济、简便、实效的措施,宗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业余运动训练培养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5.
蒋欣 《考试周刊》2011,(66):141-141
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培养田径后备人才,是学生打好全面身体素质基础和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阶段。本文对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运动量合理安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广西的女子举重后备人才日渐萎缩,并且各县市基层业余体校的队伍中在管理和训练工作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就此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各级各类业余体育学校的女子举重后备人才的人数现状、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教练员的情况、训练条件、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和制约广西女子举重后备人才的队伍发展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女子举重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保证女子举重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李永明 《家教世界》2013,(10):72-7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体育训练思想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培养的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蓬勃发展,标志着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开始进入产业化的萌芽阶段。因此加强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还可以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及专访形式,对中国“足球之乡”城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足球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青少儿业余足球竞赛体制现状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体教结合”实行“三合一”的办学模式共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训练体制向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化发展,多渠道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杰  谭广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1):69-71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就湖南省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问题等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湖南省青少年业余田径可持续的发展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调整项目结构;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制定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后备人才的选拔制度;改革目前的青少年田径竞赛制度以及收缩项目加强管理;加强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与教育结合.  相似文献   

10.
韩飞  郑晚怡 《成才之路》2012,(24):32-13
正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当今社会已经不相适应,致使目前篮球后备人才出现了断档,一批出道时被认为是天才少年的球员,现在并没有质的进步,而他们身后也未见有什么亮点的球员,更不用说球员群体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形式正在调整和转换,多种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形式将长期并存。举国体制培养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政策干预,高度集中的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到国家队的运动员管理体制,保障了我国运动队的稳定,提供了青少年后备力量,但是,存在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偏低、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等弊端。  相似文献   

11.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排球后备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表现在队伍减少、人数减少、运动员文化学历层次难以提高、再就业困难、学校排球业余训练难以形成气候等,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推出,使我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怎样利用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广告、市场、群众参与等各种有利因素,更好地开展大学排球事业,形成以大学为龙头,吸引更多地青少年加入到排球训练中来,从而形成通过学校业余训练形式培养排球后备人才的新型体制.大学生排球联赛给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业余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体系中的基础环节,是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形式,是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的基础工程,更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业余训练工作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结合部,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和后劲,关系到我国群众体育的普及和发展。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汉市的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问题变得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课余训练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东燕 《天中学刊》1999,14(2):76-77
体育运动的竞争,实质上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网络的训练管理体系,为多出、快出、出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构成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培养我国竞技人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如何使学生课余训练在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两个方面协调发展,如何发挥教育、体育两个部门的优势,建立适合我国…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97):109-110
田径运动成绩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田径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成了输送田径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一直以来各种田径大赛上斩获的金牌远远比其他项目所斩获金牌要少得多;根据我国田径竞技领域的现状推测出我国的田径项目训练还存在很多不足,文章以格尔木市新华中学的田径业余训练为例,分析其在田径业余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训练现状和问题探索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学校田径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培养和造就部分具有运动天赋的同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为参加上一级的田径比赛,为校争光奠定基础。搞好学校的田径业余训练,可引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业余体育活动,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进而可促使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省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我省竞技体育“九运爬坡、十运回升、十一运突破”的发展目标。省体育运动学校作为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是我省业余训练的排头兵,担负着培养为一线队伍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加强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  相似文献   

17.
调查河南省五个城市的部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构——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体育传统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足球学校等,得出的结论表明:河南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如培养模式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教练员人数少,水平也有待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培养效率低下;运动员出路窄等等,正视这些问题,就容易找到相应对策,切实促进河南省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学校课余业余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具有运动潜能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不断提高其竞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的一种教育过程。为此,笔者对农村中小学校课余训练现状及存在着哪些问题和困难?今后将如何做好农村偏完小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对安定区农村中小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拟从中失节找出差距,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是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没有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我们城镇地区来讲更是如此。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本人所在城镇地区的实际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当下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丞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推动当前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体校是读训并重,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学生是从各业余体校经术科、文化课等考试入校的。这些学生入校后,认为已经达到了自己初步的目标,因而产生了没有远大理想,训练不刻苦,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