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心理素质的概念、意义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离不开心理素质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同的人在遭受同一挫折后,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有的灰心丧气,有的毫不气馁;有的怨天尤人,有的自我反省;有的恼羞成怒、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殃及无辜,有的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些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态度和外部表现,根源于人的不同的心理素质。那么,什么是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2.
《海外英语》2009,(12):21-21
世界各国的人们。每天都在奔波劳累,有的为了生计,有的为了理想,有的为了金钱,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东西,而无形中,这些追求的事物就成了我们压力的来源。有趣的是,因为文化差异,各国人们的追求不同。压力来源也就不同——让我们来看看,让你感到压力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止戈 《职教论坛》2000,(12):43-43
要对职校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离不开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同的人在遭受同一挫折后,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有的人灰心丧气,有的人毫不气馁;有的人怨天尤人,有的人自我反省;有的人恼羞成怒、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殃及无辜,有的人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态度和外部表现,说明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素质。对职校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职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1.时代使命的需要。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其行为表现、工作绩效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常说“事在人为”,就是说,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对同一件事,不同心理素质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也就有不向的行为结果。在校大学生,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废寝忘食,孜孜以求,学业显著,有的虚度光阴,昏昏噩噩,不学无术;  相似文献   

5.
人的潜力一般情况下是难以发挥出来的,它受人的体力、知识、环境、心理素质、成就感、激励激励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人们的潜力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要能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并针对不同特性的人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6.
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心理素质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基础。社会现代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消除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心理异常,培养国民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淑红 《天津教育》2004,(11):39-41
21世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所以,在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有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和制高点,作为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具体举措。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性人才,需要心理健康的人才,以应付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压力。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2005,(7):49-49
无论你是研究生、大学生还是中专生,当你离开校园,离开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进入社会时,结交新的朋友,融入周围的社交圈子可谓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与人交往是每一个人生存的社会需要,否则就会产生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但人的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地培养的程度不同,每个人的交际能力也必然不同。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开始的寂寞总是难免的。有的人能够很快地与人打成一片,我们给这种人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自来熟”。可也有的人进入公司看到要和这么多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立刻感到手足无措。工作还好办,就发憷和人交往。别人在业余时间有说有笑,打牌聊天,好不热闹,而自己形单影只,和别人无话可说,虽然心中满是羡慕,可就是做不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  相似文献   

9.
丁晓玲 《宁夏教育》2005,(11):11-12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机遇和挑战并存,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大大地增强。人们常常面临职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理解和相应的生活态度,“自我”与“社会我”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或不等,人们理想状态中“我”的体验,很多时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就人本身而言,矛盾、困惑会伴随我们终身,这无形中也是我们每个社会人在我们生命历程中必须要承担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个领域都充满着竞争和挑战,个人承受的社会压力加大,这无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影响。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不少人心理严重失衡,产生许多心理障碍,出现郁郁寡欢、满腹牢骚、忌妒猜疑、冷漠忧伤甚至悲观厌世的情绪,尤其是现代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心理素质问题在中小学生身上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然,要…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心理调节与心理保健显得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政法干警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如社会各项改革的压力,义、利观念的压力,工作强度、难度提高的压力,人身安全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压力,经济压力。这些压力,使政法干警队伍中的一些成员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影响了政法干警的正常工作,有的甚至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关注和开展政法干警的心理调节与心理保健工作,提高政法干警的心理素质,帮助政法干警掌握常用的心理调节的方法,使他们能够适应现实生活与工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即将步入的二十一世纪 ,是瞬息万变的时代 ,高节奏、高科技、高风险、高竞争、高压力给人们既带来了成功的机遇 ,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由此而生又无法回避的心理重负。人类社会已经从“躯体疾病时代”进入“心理疾病时代”。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提高民族素质 ,教育既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 ,更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未来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目前一般中专学校均开设有心理学课程。为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健康向上的、全面发展的跨世…  相似文献   

13.
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压力是一种刺激.适度的压力可以是动力的来源,对工作或生活有帮助。但过多的压力却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幼儿教师的工作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很多老师都在喟叹工作压力大,有的老师说:一想到星期天过后又有那么多的事在等我,头都大了——。  相似文献   

14.
人生箴言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年代,知识的加速更新,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人们怎样应对,让世界继续发展,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为此,我们向读者奉献人生不应忘记五句话。第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第二句话:生…  相似文献   

15.
当你离开校园,离开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进入社会时,结交新的朋友,融入周围的社交圈子可谓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与人交往是每一个人生存的社会需要,否则就会产生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但人的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地培养的程度不同,每个人的交际能力也必然不同。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开始的寂寞总是难免的。有的人能够很快地与人打成一片,可也有的人进入公司看到要和这么多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立刻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工作还好办,就怕和人交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09,(2):42-45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能否顺利和成功与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容易激动.有的人机智灵活,有的人天生慢性子。其实。这种性格差异就是“气质”,这是人的心理素质的原发性基础。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提出了神经类型说.即:  相似文献   

17.
无论你是研究生、大学生还是中专生,当你离开校园,离开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进入社会时,结交新的朋友,融入周围的社交圈子可谓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与人交往是每一个人生存的社会需要,否则就会产生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但人的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地培养的程度不同,每个人的交际能力也必然不同。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开始的寂寞总是难免的。有的人能够很快地与人打成一片,我们给这种人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自来熟”。可也有的人进入公司看到要和这么多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立刻感到手足无措。工作还好…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的需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教育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对象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和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攀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状态,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有攀比心理存在。可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攀比内容却有了很大变化。您知道孩子们正在比什么吗?先来看看我们的小调查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多重压力下,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环境和接触的人群不同,由此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文章通过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