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机构怎样设置好?开场白阿昆主持莫本栏目今年依次推出的辩题是“档案机构怎样设置好?”,“档案有偿利用的利与弊”,“档案部门清贫吗?”,每个辩题辩论的期数视来稿多少而定。目前正在辩论的“档案机构怎样设置好?”是栏目开办后推出的第六个辩题,拟辩六期。欢...  相似文献   

2.
中国网民在“自杀”、“就业”、“增长”、“代表”等词前加上“被”字:“被自杀”、“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被就业”……这样一个“被时代”究竟意指什么?它的背后隐匿着什么?  相似文献   

3.
画中有话     
“本来发改委就是机构改革的龙头,需要改革的就是它。它去牵头搞机构改革,这个怎么可能呢?”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谈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4.
档案机构怎样设置好?阿昆主持阿莫晓杨吴“档案机构怎样设置好?”已经辩了三期,多数认为企业档案机构独立设置好,但多数企业档案机构都没有独立设置,可见独立设置常常是档案人的一厢情愿。站在厂长的角度看,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我们希望各方面的人,特别是局外人也...  相似文献   

5.
“民族性”(或日“国民性”)是什么?一个民族能否被概括出若干“性”来?如果能的话,这样的概括在多大程度上是客观的、而非本质主义的?如果存在“民族性”的话,造成它们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的“民族性”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新闻观察     
2008年,记者被抓事件频频发生,而“受贿罪”成为记者被抓时反复出现的罪名。记者频因涉嫌受贿被拘说明了什么?是否有必要立法禁止记者收取好处?请看“面对面”《“受贿罪”阴影下的记者被抓现象》。  相似文献   

7.
陈利 《新闻导刊》2009,(5):34-35
新闻体裁中的消息不仅是新闻报道中的“常规武器”,被新闻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大量使用,而且还因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性,成为我们迅速传播信息,扎实掌握写作能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的有效文体。那么,消息这种文体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效?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如果“公众利益”的辩护被合法用于所有新闻调查,民众隐私的大厦是否会就此倒塌?而如果“公众利益”的辩护被禁止,又是否会使新闻自由受到钳制?  相似文献   

9.
陈凡 《记者摇篮》2009,(5):44-44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命题已经成为媒体理论学者争论最为集中的话题。电视的命运真的会被外界的预言所言中,会被新兴的结合网络与电视媒体的“超级媒体”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把我们带到了后传播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的传播史可以划分为前传播时代和后传播时代。在后传播时代,传者和受众的极限被打破了。从理论上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缩小了。网络对传媒的舆论把关人角色是一种解构。按照传统的概念,传媒至少应该是一个组织机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单位,而网络既可以是一个组织,又可以是个人。过去的传播大多是由组织向个人传播,或者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网络是不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媒体?网络是不是最理想的传播工具?网络是不是用形式“颠覆”着内容?网络是不是使大众传播变成了小众传播或者分众传播?  相似文献   

11.
在传播学术史中,拉扎斯菲尔德的维也纳岁月未被重视,这段时光与拉氏美国时期的关联常被割裂看待。对此,文章提出核心问题:拉氏的维也纳岁月与美国时期是“连续的断裂”吗?通过重访拉扎斯菲尔德的早期研究机构、重要研究(RAVAG广播研究、马林塔尔失业研究),文章发现,尽管主流叙事基于特定目的将拉氏的维也纳岁月与美国时期呈现为“连续的断裂”,但二者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究其根本,拉扎斯菲尔德的维也纳岁月与美国时期的关联并非“连续的断裂”,而是“断裂的连续”。  相似文献   

12.
近来,一部名为《破解魔术密码——魔术秘密大公开》的电视专题片在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电视机构推出,引起各国魔术界的恐慌。国际魔术家协会致函拍摄该片的福克斯公司表示抗议,中国魔术艺术委员会负责人也认为,“解密”节目名为促进麾术的更新改革,实则是对魔术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解密”风波尚未平息,但却引出一系列非常现实的话题,那就是,某些艺术表演究竟是不是骗术?艺术该不该有自己的“隐私”?在各种艺术门类纷纷走向市场的今天,是否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生存和竞争的权利?记得两年前,川剧《变脸》被搬上影…  相似文献   

13.
近日,“脊梁”成为一个网络热吣词。倪萍也因获“共和国脊梁”奖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中华羊蝎子奖”“颈椎病人得奖”“山寨奖”等各种“讽刺帽”纷纷扔了过去。一篇《9800元拦到了多少共和国脊梁》的帖子又让网民对这类评奖活动“花钱买奖”产生强烈质疑:“倪萍到底是否花钱买奖?”“‘脊梁’评奖活动是否合法?”“评奖的背后到底有没有敛财?”随着网友的不断爆料和调查的不断深入.“共和国脊梁”背后的乱象被层层剥开。  相似文献   

14.
高焕 《档案天地》2008,(4):55-56
众所周知.图书馆学命名为“图书馆学”而不是“图书学”.博物馆学命名为“博物馆学”而不是“文物学”.二者都是以保存机构命名.而不是以保存物命名。那为什么档案学命名为“档案学”而不是“档案馆学”呢?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们经常被人问道:“你幸不幸福?”或者我们更多地会扪心自问:“我自己真的幸福吗?”——在这个时代,幸福是如此被我们所需要,“幸福”这个词也经常会被如此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  相似文献   

16.
陈锐 《新闻世界》2013,(1):39-40
西方传播学鼻祖之一的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传播?向谁传播?传播效果如何?”被认为是概括了传播学的全过程。我们从这五个“W”来分析传媒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术教育机构的“官本位”程度究竟深几许?在通常的模糊感知之外是否有精确的量化指标?日前,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的几项研究给人们提供了这种参照。  相似文献   

18.
档案机构怎样设置好?开场白经过为期半年的辩论,广大读者对“档案机构怎样设置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表了不同意见。虽未达到共识,却也能对当前档案机构设置上五花八门的现状有所了解、理解和谅解,从而为在现状下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打下了新的基础。这大概既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08,(4):10-10
近日,由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旗下全资附属机构星空传媒要从中国内地撤退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尽管这一消息最后被否认,但是默多克急于转型新媒体,新媒体将成为默多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新载体,这一观点不容置疑。在这背后,“传媒大鳄”又欲以何为?  相似文献   

20.
刚接触数据分析工作,就有同事上前,一脸关切:“以后由你负责数据啦?”“嗯。”“真的啊?!”对方声音高了8度。“真的。”我有些没了底气。“真的啊?!!”对方已接近纪敏佳震碎玻璃杯子的高音。“真的。”我基本是在嗓子眼哼哼了。“我太同情你啦!!!”……虽然之前知道数据工作的繁琐,但被如此同情,还是有些心理准备不足,开始恐惧,这是什么样的工作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