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对NC102、中烟100品种的中、上部烟叶采取“8点式精准密集烘烤工艺”和当地常用烘烤工艺两种烘烤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两品种最适宜的烘烤方式。结果表明,对NC102品种,中部烟叶采取两种工艺,烤后烟叶质量差别较小,上部烟叶“8点精准烘烤工艺”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较高。对中烟100品种,采用两种烘烤方式差别较小,烤后烟叶质量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吴奎 《中国科技纵横》2009,(10):158-158
由于烤烟地的常年连作,施用肥料种类单一,使土壤有机质受到严重破坏,烟叶产量下降、质量下滑,同时各类病害也逐渐加重,引起贵州省烟草会司高度重视,从2005年起在全省的主要烤烟生产市(县)安排这一生产课题,旨在研究为如何提高烟叶生产质量和产量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地保护我县种烟土壤,打遣梵净山山地中棵烟叶品牌,彰显山地烟叶特色,稳定烟地的产出能力,必须优化烤烟施肥,合理搭配各种营养元素,有效控制烤烟对养分的吸收过程,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烟株营养平衡,为此,特进行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生育期配方施肥与普通施肥在团棵期并无明显差异,现蕾期比对照要晚4-5天,打顶期比对照要晚4天,脚叶成熟晚5天,腰叶成熟晚5天;移栽后45天对烟株农艺性状调查发现,处理比对照平均茎高多42.9cm、茎围多2cm、自然叶片数多19.5片、最大叶长多0.6cm、宽多1cm,打顶后5天发现处理比对照平均茎矮1.5cm、茎围粗2.2cm、留叶叶片数多9片、最大叶长多1cm、宽多1cm,配方施肥处理明显好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烤烟生产规模化种植、规范化栽培、专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发展,由于密集烤房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烤烟烘烤质量、适合烤烟生产规模化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已在我国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但是密集烘烤存在的一些问题:烤后烟叶质量颜色偏淡、油分偏少、香气有待加强及烤后烟叶的青筋和杂色问题,每竿编烟量偏大,烤房内装烟布局不合理;烘烤过程中一些关键温湿度点稳温时间不合理,特别是38℃以下时间偏长,而45~且47℃以后时间偏短,不利于烟叶内香气物质的增加和稳固,从而影响烟叶质量。为了更进一步的推广烟叶精准密集烘烤工艺,开展了烟叶精准密集烘烤工艺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4.
某烟区历年来白露后烟叶挂灰、烤青烟叶比例较大。主要是大田生长过程中,前期干旱,烟株"蹬塘不长",后期雨水较多,烟株猛长,烟株生育期足够,烟叶成熟期不够,烟叶内部干物质积累与完善程度不充分,落黄速度缓慢;加之低温因素,烟农采收不当,采后烘烤过程中,变黄和脱水困难,变黄和干燥不协调,烘烤中难以定色,致使烤后烟叶烤青、挂灰严重。通过从烟叶成熟采收、分类编竿、气候、烘烤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采取烟叶提前移栽期、成熟度采收、分类编竿、改变烘烤工艺等技术措施,为该烟区白露后烟叶烘烤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烟叶烤房群联网在线动态控制系统技术先进、管理科学、操作简便、能缓解收购期间技术人员指导的压力,最大程度上降低烟农因为烘烤不当而造成的损失,能降低烘烤成本和提高烘烤质量。该系统集计算机应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GSM技术于一体,采用GSM通讯方式将各个烤房的自动化烘烤控制仪和烟站监控主机连成一个网络,符合今后烟叶烘烤技术的发展方向,适合在全国各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复烤温度对片烟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和分析不同复烤温度对不同部位烟叶质量的影响,提高打叶复烤加工质量,对不同复烤温度下片烟的工艺质量、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采样统计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能满足干燥要求的前提下,使用较低的复烤温度能降低叶片卷曲和收缩程度,提高片烟大中片率,有利于提高卷烟的成丝率,有利于致香成分的保留或积累,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烟叶在感官评吸时的香气量,降低中下部烟叶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7.
<正>一、基本概况本项目是国内第一项沼气替代燃煤烘烤烟叶项目,由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与云南师范大学联合,烟草部门作引导、烟农为主体、科技作支撑,在弥勒县新哨镇小路体村进行烟区生态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太阳能辅助热泵,实现中温沼气发酵进行烟叶烘烤。同时,把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烟草局越来越重视打叶复烤环节原料的均质化加工,烟叶分选作为打叶复烤企业的第一道工序,在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艺分级的提出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分选后烟叶等级纯度、对样合格率,提高了烟叶的可用性以及成品片烟质量的稳定性,打叶复烤加工前工艺分级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烟叶是整个烟草行业的基础,烟叶质量是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烟叶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原料竞争的核心是烟叶质量,进一步提升烟叶质量、推动原料上水平是每一名烟叶生产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一、蔚县烟叶质量现状1、生产规模蔚县是河北省烤烟种植第一大县,也是我市唯一种烟县。多年来,蔚县烟区始终作为卷烟工业的“第一车间”,加大科技投入,细化田间管理,致力于烟叶质量的全面提高。我市烟叶工作坚决  相似文献   

10.
明确了烤后烟叶挂灰的内涵,指出含水量大的烟叶产生挂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变黄期温度过低,转火过急,发生了“棕色化反应”,应加强田间管理,在烘烤方面高温脱水变黄,缩短小火时间,降低烟叶变黄程度,延长中火时间,低温定色,达到温湿度平衡,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打叶复烤操作,对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在线检测,与初烤烟叶原料化学成分检测相结合,积极构建了专门用于成品片烟质量一致性水平评价的工艺指标,另外还指出了有效处理质量问题的各种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1年/2002年在云南冬春香料烟主产区保山的罗明片和柯街片进行密度种植试验和气候考察.揭示出本区冬春香料烟生产季最高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土温时空变化特点及差异气候特征;其中,冬季温度变化关键期(12月/1月)大部时段土温旬均值高于气温O.5℃~3.0℃,最低气温极值为3.0℃~3.4℃,随时空而异.研究表明,密度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株高迅速生长的天数随气候类型的不同而异;冬季热量水平低是生产优质冬春香料烟的制约因素;影响冬春香料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温度因素因地域而异;光温差积影响烟叶总糖含量,10 cm土温影响烟叶烟碱含量;适宜种植密度行株距为40cm×12cm,单株风干烟茎重达28.44g~31.33g/株、风干烟叶重达82.99g~91.41g/株、产量为1 729.1kg~1 903.8kg/hn2.此外,建立了株高-温度关系模型,模型通式:y'=c0 n∑i=1ci·xi.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主产区实现优质香料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烟叶收购过程中,由于上部橘黄色烟叶颜色较深,易与上部烤红烟叶混淆,出现混组、混级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烤红烟叶与橘黄色烟叶进行比较,提出了不同烤红程度烟叶的定级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提升昭通基地烟叶与云南中烟品牌符合度的研究及应用"项目是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昭通卷烟厂在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支持下立项的烟叶原料科技项目,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昭通由于独特的生态气候环境,导致其烟叶品质和风格一致性差,烟叶工业可用性不佳,对云南中烟品牌发展没有提供较好的支撑作用,严重制约和影响昭通两烟产业的发展。项目通过对云南中烟品牌原料需求和昭通烟叶品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找出昭通烟  相似文献   

15.
对烤烟烟梗香味成分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烟草制品,不论是卷烟、雪茄烟,还是斗烟、水烟及旱烟,所赋予人们的生理享受,即生理强度(劲头)、香气和吃味等,大都来源于烟叶的天然成分。然而在其加工制造过程中,为了有效的克服烟叶自身质量的局限性,矫正、弥补和提高烟草制品的香味,遮盖杂气,减少刺激性和辛辣味,广泛应用与加香加料技术。本文用GC和GC/MS方法测定并对比分析了烤烟叶片与烟梗中的香味成分。从测定结果看,中性香味成分、酸性成分和大多数的碱性成分在叶片中的含量比烟梗中的高,只有吡啶、2-乙酰吡啶在烟梗中的含量高于叶片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正>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保证,烟叶之争归根到底是产区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综合比拼。近年来,保山烟草牢牢把握全省推进新烟区建设发展的战略机遇,不断增强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谋发展的理念,立足于保山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坚持把烟叶质量安全作为差异性优势的一项重要措施,围绕烟叶质量安全核心目标,先后开展了特色优质烟叶质量安全控制和绿色生态烟叶开发等方面项目研究工作,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集成了绿色植保、减  相似文献   

17.
玉溪是全国闻名的云烟之乡.玉溪红塔集团每年生产的名牌卷烟,一半以上都是采用玉溪市生产的品质优良的烟叶加工而成.为了生产更多的优质原料,在国家局、省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及国内外专家的指导下,玉溪市烟草公司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紧紧围绕科技兴烟这一主题,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及增加资金投入,在全省最先全面推广了营养袋假植育苗技术、烟种包衣丸化技术、K326品种引进推广、K326雄性不育系技术、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烟叶农残检测技术,立式炉烤房改造及烘烤技术、饼肥有机无机复合肥,以及全面推广漂浮育苗、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新品种示范与推广、择优布局与轮作等实用技术,使烤烟种植水平和烟叶质量显著提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的促进了全市烤烟生产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陇县产区散烟收购过程中专业化烟叶分级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提高陇县产区烟农合作社专业化分级人员、烟农专业分级水平,提高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当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41份育成烤烟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种质在皖南地区的农艺性状与烟叶产量产值表现,并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不同烤烟品种(系)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在叶部及茎围上的变异程度已经相对较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产值均与节距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茎围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节距和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茎围呈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19、0.385和-0.549,且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06、0.515和-0.511。产值与叶数和节距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围呈极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18、0.478和-0.625,且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62、0.434和-0.409。结合皖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本研究认为,皖南烟区在选择烟草品种时可考虑节距稍大,打顶后的株高、茎围和腰叶长度适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烟片加料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将料液假设为一种成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一种以料液与烟叶比例数学模型为基础的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烟片加料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