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焦顺是陵川县曹庄乡东谷村人。数十年来,他历尽艰难自办农民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的人才。使家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被人们誉为“山村文化播种人”。其实,郭焦顺早年只是个“百字先生”——他小时候念过两冬天的书,认识了百十来个字。但是,他对“学而不厌,侮人不倦”的教学思想理解得却颇为深刻,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去努力付诸实践。1946年,解放区政府号召村村办冬学,人人上民校,郭焦顺立即响应政府的号召,主动担任了冬学义务教员,靠识百字的家底,办起了全省第一个农民识字班。当时桌凳没有,他从自己家里拿木板做;经费没有,他和学…  相似文献   

2.
<正> “农民教育,贵在坚持”。回顾我们由文盲村到文化村,再由文化村到文明村的成长历史,正是这样。坚持办学提高农民素质 1946年,人民政府发出“村村办冬学,人人上冬学”的号召,农会主席宋安法如久旱逢甘雨,积极响应,先组织5名农会会员在自己家里成立了“冬学识字组”,把郭焦顺请来当“百字先生”。1948年,全村40名青壮年都上了冬学,掀起了学文化热潮。1951年实验注音扫盲速成识字班。1952年,经专署验收,全村40名学员除1名因病停学外,都领了扫盲毕业证书。我们东谷村有了第一代文化人。1953年,冬学转为常年民校。1956年办起了业余高小班。1960年办起了业余初中班。在十年动乱中,我们排除了极左路线的干扰,农民教育基本上坚持下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适应改革的需要,把民校改为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通过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提高了农民文化素质,现有82名青壮年中,小学程度的24人,初中的42人,高中的9人,中专的7人,全村没有一个文盲,培养出各类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3.
爱心馒头     
刘军民两口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要衣食无忧,生活安安稳稳的,他们就知足了。然而,他们近来却不得不抛下故乡的田土,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省城,“改行”干起了祖宗八辈都没有干过的营生——卖馒头。  相似文献   

4.
张俊 《江西教育》2005,(7):96-96
陪女儿逛书店,一本亮丽封面的书跃入我的眼帘——《赏识你的孩子》,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顺手拿起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没有长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短短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何许人竞能将儿童教育看得如此透彻?  相似文献   

5.
程永超 《班主任》2008,(7):26-27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列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上。一位作家问一位农民:“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农民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相似文献   

6.
近日(指2013年冬天——编者注),南方部分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而农民在入冬后焚烧秸秆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但很快有人反问,农民焚烧秸秆的习惯由来已久,为什么古代没有雾霾呢?且慢,谁说古代就没有雾霾了?  相似文献   

7.
我爱妈妈     
妈妈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农民。自从我12岁那年父亲过世后,家里全靠妈妈一人来撑着。邻居十分同情我们母女俩,深知妈妈一个人供养我上学确实很困难,就帮妈妈介绍对象。妈妈心领了,却没有答应——担忧我不乐意。  相似文献   

8.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我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样,没有贫困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体农民的共同小康。因此,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是当前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钱理群 《学习之友》2010,(12):27-28
我国的改革开放使大量的农民脱离了土地,流向城市,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吧:但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迁徙权,城市吸纳了农民工作为劳动力使用,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权利,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吸纳他们,既允许农民脱离土地,又保留着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这就有了形成“游民阶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对"三农"问题的一点政治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是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农民的人权(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是农民的利益问题,是农民的权利问题——是农民在国家权利资源分配中的地位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当前首要的是明确农民在国家权利资源分配中的地住,给予和保障农民享有充分而平等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给予农民以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1.
李水山 《教育与职业》2006,(13):101-101
在韩国新村运动初期,没有实质上的农民合作组织,农民也没有自己的银行,美其名曰的农业银行实际上还是商业银行,对农民没有多大帮助。民间高利贷加上粮食短缺,成为每年春季一些农民“迈不过的大麦岭”(当时在韩国实行稻麦轮作栽培,有些农民等不到大麦收获就饿死)。随着新村运动的深入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迅速发展,改组后农协银行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银行,城乡居民以比其他银行高的利息存入,农民以低于其他银行的利息贷款,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也可以用于其他生活。虽然,后来农协自成体系,讲究过多利润成为一些问题,但比其他商业银行更低的利息贷给农民用于生产、生活、保险、福利,解决了农村金融难题。  相似文献   

12.
佚名 《阅读与鉴赏》2005,(10):36-36
他,只是一个农民,一个偏远山区的连电灯也没有见过的普普通通的种地人。他,四肢健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能糊口的生活。但,他并不觉得他过的生活有什么不好——毕竟,他所认识的人都和他过着同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农民的利益的愿望出发,没有地主的土地,辅之以赎买政策,分配给农民,实现了土地农民所有制,受到农民的欢迎,使解放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由此,中共由弱变强最终战胜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早期现代化面临着两大历史主题,民族化和农民的整合,没有民族的独立,没有农民的整合,就不可能真正启动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上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把农民纳入到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中,而且在理论上也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共产党处理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教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苏联共产党在处理农业和农民问题上的教训是:违背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客观规律,没有把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走上了一条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没有切实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破坏了工农联盟。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农业管理体制。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认真探讨和总结前苏联共产党的教训,重视和解决我国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民的和谐生活,就没有全社会的生活和谐。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农民被人为地降为二等公民的不平等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行动也日趋高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护农民的各项权益,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如一日勇挑扫盲重担——记岚县教育局副局长朱明适胡雨堂李福海岚县地处吕梁山西北麓,是一个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比较落后的山区县。生活在这里的农民,过去不懂得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发展教育事业也没有太高的热情,全县老老少少的文盲不少。然而,...  相似文献   

18.
几年连续回乡,我惊讶地发现为数不少的农人不再热爱土地了。说别的地方没有现实根据,还是说我热爱的故乡小镇吧。虽说是镇.其实和城镇定义了不相关,不过是人口集中些的村庄——农民并没有像乡长变镇长那样变成镇民.亦如没有像县长变市长那样变为市民。但若说毫无变化也不对。变化之一.即是这里一些农民不再热爱土地。那么热爱什么呢?拆迁!  相似文献   

19.
1.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民.没有实质性的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将成为纸上谈兵.农民增收和保护农民利益也难以兑现。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农业的竞争力就不会提高,中国的农业就长不大。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步履艰难,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农民教育与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这话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已成为全国上下形成的共识。首先,是我国的农民太多了。我国除台港澳外,共有人口9.35亿,占人口总数的73%。农业带动生产率,只是发达国家的1%左右。如果70%多的农民达不到小康水平,那么全国的小康从何谈起。其次,是全国的城乡差距正在拉大。据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农民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